2020年中国“数字治理一线城市”排名出炉
8月18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信息协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这是国内研究机构首次从数字治理指数角度对城市发展水平进行考察。
报告显示,杭州超越北上广深,数字治理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武汉、郑州、西安等中西部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数字治理一线城市。
报告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行政服务、数字公共服务、数字生活服务四个维度,对2019年度GDP排名前100位的城市数字治理水平进行了研究分析,杭州、深圳、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郑州、苏州、东莞、西安位列前十。
杭州
报告显示,杭州数字治理指数位列全国第一;同时,在数字行政服务、数字公共服务和数字生活服务等三个单项指标也全面领先。此外,在针对45个城市居民的数字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杭州市民的数字生活满意度也同样最高。
据悉,杭州是全国最早实现“扫码乘车”、电子社保卡全流程就医的城市,全国首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首个互联网法院也诞生于此。
早在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就发布全国首个“城市大脑”,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治理城市。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会上首次将数字列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议题。同年,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城市大脑”,并以交通治理为突破口,希望打通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手段驱动城市治理。
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已全面铺开至警务、交通、城管、文旅、卫健、房管、应急、农业、环保、市场监管、基层治理等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通过这些信息化手段,杭州的城市管理者能够更高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精准做出科学决策,显著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而在今年的疫情大考中,从杭州走出的健康码、消费券等数字化工具扩展至全国,为数字化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6月,杭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宣布加快建设“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报告显示,杭州的周边辐射带动能力强,长三角区域数字治理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南京、宁波、合肥、温州、湖州、金华、无锡、嘉兴、绍兴等长三角城市均位于全国城市数字治理前列。地铁互联互通、长三角一网通办等创新项目最早在长三角落地生根。
北京
报告显示,北京数字治理指数位列全国第三。《报告》认为,北京市海淀区依托中关村创新发展机遇,贯彻提出“创新发展16条”,探索实践智能化治理新模式,积极承担全国特大城市治理标杆的责任和使命。
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海淀“城市大脑”建设成为重要抓手。海淀“城市大脑”是以“信息流”为主线,以数据驱动、AI赋能为核心的城市级智能开放平台,是促进协同、辅助决策的智能管理中枢,是支撑引领城市高效、稳定、可持续运行的智能基础设施。
海淀“城市大脑”从城市治理领域入手,将海淀区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发展实现高水平互动,助推人文活力型、创新引领型、新型智慧型、宜居宜业型的新型城市形态,形成新时代海淀新型城市发展的智慧模式。
《报告》指出,海淀“城市大脑”通过数据跨行业、跨部门处理,实现公共资源高效调配、城市事件精准处置,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长期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支持。
上海
报告显示,上海数字治理指数位列全国第四。在数字行政服务、公共服务和数字生活服务等多个指标,上海皆进入全国十强,其中数字生活服务指数全国第一。在针对45个城市居民的数字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中,上海市民的数字生活满意度位列第二。
2008年,上海和支付宝合作,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事业互联网缴费的城市,引发全国网上办事热潮。此后,上海接连开创多个第一:第一个“在线法律服务援助”、第一个“互联网结婚登记预约”、全国首创预约挂号、电子医保看病一次都不用“排”……
从“办事一次都不用跑”到“生活一次都不用跑”,上海人的数字生活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从上海走向全国,正式开启3公里数字生活圈。
目前,上海已有近50家盒马鲜生门店,占据全国200家的1/4数量,疫情期间更是成为上海人的“菜篮子”。2020年4月17日,盒马全球总部正式落户浦东,助力上海继续成为中国新零售引领全球零售业发展的制高点。
武汉
报告显示,武汉数字治理指数位列全国第五。武汉领跑中西部城市,率先受益数字化,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在公共服务水平排名中,武汉居全国第二。
在数字经济推动下,武汉市民的数字获得感也在稳步提升。在信息治理基础上,武汉改善超大城市治理能力,已初步建成“云端上的城市”。市民在网上可享受一键支付水电费、预约挂号等超过800项公共服务。
武汉通过持续深化“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革,不断完善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市民在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可自助办理139个便民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
为缓解交通拥堵,武汉建成了“易行江城”智慧交通系统,集成了行车停车诱导、车驾管服务等40多项功能。
武汉还在全国首创为每部电梯建立“健康档案”,对电梯运行情况进行评估诊断,实现风险预警,将电梯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云端武汉·企业”网站上,企业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线办理各项业务,还可获得桌面IT支持、在线办公、企业邮箱等应用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开展数字化“战疫”。依托“鄂汇办”及“湖北健康码”等小程序,减少了纸质出入证办理、健康信息重复填写过程中的多次人员接触。此外,还上线了“武汉战疫”小程序,确保市民及时获取到权威、正确的疫情数据信息。
从数字战疫到数字防汛再到数字城市复苏,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已经从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到武汉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郑州
报告显示,郑州数字治理指数位列全国第七。郑州市依托现代化城市管理技术系统,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成为中原数字城市的一匹“黑马”。
2月10日,郑州市率先上线了居民小区健康登记系统,不仅成为国内首批实现电子化登记的城市,也成为国内数字化战“疫”的样本。
4月1日,郑州市政府率先宣布通过支付宝发放4亿元消费券,拉动线下消费。首批5000万元的普惠性消费券,共核销金额3925万元,带动消费5.52亿元,杠杆比例达到1∶14.1,拉动比稳居全国前列。
6月16日,郑州市与阿里巴巴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宣布要合力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联手打造“中部数字经济第一城”。
今年上半年,郑州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多个数字产业项目,朝着打造“中部数字经济第一城”又迈进一步。
苏州
报告显示,苏州作为江苏省唯一跻身前十的城市位列全国第八。
近年来,苏州不断加强数字建设,打造智慧城市样本。疫情期间,为了解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难题,苏州人率先拥有了自己的“电子通行证”:2月22日,苏州联合阿里云、支付宝上线了“苏城码”,通过红、黄、绿三色健康码对不同人员进行科学管控。
3月以来,苏州推出“姑苏八点半”文旅夜经济品牌。
5月1日,苏州启动了“苏州锦鲤好运等你”消费激励活动。
8月1日起,“苏州锦鲤好运等你”消费激励活动全面升级,通过支付宝平台的数字化赋能,将市民可使用消费券的区域再拓展,让更多商家、市民和游客享受”锦鲤红利”。
2017年,苏州市民就可以在支付宝“市民中心”不出门办理超过200多类的热门网上服务,实现政务、公共、便民服务互联互通,让老百姓“一次都不用跑”。
2018年苏州实现扫码乘车,也是全国最早一批完成一码通行的城市。
2019年,苏州共建设涉及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惠民利企、经济运行等领域的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应用项目320个。
西安
报告显示,西安成为前十中唯一西部城市,千年古都迈入城市治理2.0时代。
近年来,从生活缴费、电子证件、社保公积金到交通出行,越来越多的服务搬到支付宝等平台上,西安人办事的时空限制被打破,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手机几分钟完成。
在脱贫攻坚方面,西安的数字化治理也有着生动的实践。2.6万名扶贫干部纳入移动政务平台。涵盖市、县、镇三级脱贫攻坚指挥部、扶贫部门,各级“八办两组”行业部门,还包括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等扶贫一线干部。
2018年1月,西安地铁率先实现扫码乘车,全国首个“城市版蚂蚁森林”花落西安。西安市民可以用自己绿色出行产生的蚂蚁森林能量,为西安种一片真实的“蚂蚁森林”。如今在西安,地铁、公交、单车、12306、出租车等多项出行服务,都可以通过支付宝首页“出行”按钮一键实现。
广东广州、深圳、东莞独占十强三席
报告显示,广东深圳、广州、东莞数字治理水平均领先全国,是入围城市最多的省份。其中深圳第二,广州第六,东莞第九。
如今,广东人已经过上了指尖办事的数字生活。早在2014年,广州市妇儿医院就率先支付宝挂号,成为全国首家“未来医院”。2016年,深圳交警联合支付宝发出全国首张电子驾照。此外,养老金刷脸认证、手机少儿医保等创新服务均起源于广东。而在东莞,打开支付宝首页出行端口就可以直接扫码乘公交车;东莞大部分停车场实现移动支付,支持支付宝扫码缴费出场。
自2018年以来,以政务互联网思维打造一体化数字政府,以移动化建设思路推进“掌上政府指尖办”,并在全国首创“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新模式。
近两年来,广东陆续推出“粤系列”移动服务平台,除了“粤省事”,还包括全国首个涉企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粤商通”、全国首个基于小程序的电子签章平台“粤信签”、全国首个集省市县政务地图数据中台“粤政图”、全国领先的联通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办公平台“粤政易”、全国最大的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广东政务服务网、全国集成度最高的政务终端广东政务服务一体机等。
2018年,广东省网上政务服务水平综合能力跃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粤省事”实名用户已突破2246万,累计业务量超3.9亿,平均每5个广东人中就有1人在使用“粤省事”;“粤商通”推出3个月,下载量接近10万次,办件量超过10万件;“粤政易”实现了政府部门内部事务的协同办理,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实现省、市、县、部分镇街4级全覆盖。如今在广东,除了常见的移动支付、移动办公,移动政务服务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政务服务正在变得像网购一样方便。
二三线城市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研究显示,数字化为城市竞争开辟了新的赛道,不仅东莞实现了弯道超车,武汉、西安等一些中西部城市也由于及时抓住机会实现了城市治理上的跨越式发展。
以郑州为例,2019年度GDP仅排在全国第15位,数字治理指数排名高居第7位,已经凭借数字化能力成为中原地区一匹“黑马”。江西省会南昌在数字治理指数榜单上26位,较其GDP全国排名前进了14位。江西公共服务平台“赣服通”已上线服务数量保持全国同类平台的前列,让江西老百姓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课题组认为,数字治理是城市治理2.0阶段,是未来发展方向。从对100个样本城市的考察来看,我国城市数字治理水平总体仍然偏低,且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各城市间指数水平差异较大。从区域上看,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
课题组表示,在数字治理语境下,传统二三四线的概念可能会被打破,这些城市应当主动抓住契机,谋求跨越式发展。例如浙江湖州,按GDP排名在81位,但数字治理指数为22名,已经进入二线水平。根据课题组对45个城市的问卷调查,台州、南通、嘉兴、烟台、湖州、芜湖等经济体量较小的城市对当地数字生活满意度反而较高。
责任编辑: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