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产品如何避免返工带来的效率低下
评审,为什么是日常战场
举个例子:笔者所在的公司,一轮的产品内审若不通过,无法进入研测外审,需要返工修改方案后,申请二轮产品内审,而二审组织起来,至少需要1天,甚至是几天的时间,最后改完方案并通过二轮内审,可能是3、4天后的事情了。
这样的推进效率,无疑是很低的。但问题的根源是产品方案的设计不够合理,所以避免方案的不合理设计,保障自己一次性通过评审,自然就避免了返工的发生,保证了我们的推进效率。
说到这里,我们如何避免产品方案的设计不合理呢?
具体明确哪些点
-
需求的背景: 确保自己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做了要解决哪些问题;
-
需求的范围:在这一期实现过程中,这个需求具体要做到什么程度,是完美解决所有问题,还是先解决部分核心问题;
怎么明确目标
-
直截了当的问:
当我们从leader手中接过新的需求时,如果对新的需求理解不足,这时直接向leader提问,是合乎情理的,这时我们抛出自己对于需求的疑问点,不会体现自己的理解能力不足,反而认真确认需求的态度容易给leader正面的印象,当然,最重要的,是确保自身对需求的理解与leader在同一条线上;
-
委婉的提问:
根据自己对于需求的理解,可以用导图描述自己的大概思路,与leader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观察leader反应,判断自己的思考方向是否正确,不正确则借机问领导的想法,来确保自己的设计思路与其同步;
集中确认的风险点在于方案的信息同步偏晚,因此,确定基本方案之后,我们都可以将产出的信息进行同步。如下图:
多阶段的沟通确认,能让我们更早的发现错误,而在错误伊始便进行修补,这样的犯错成本就小的多了。
当然,工作中我们不可能频繁的与leader确认同一件事情,这样既打扰了leader的工作,也无法突显自身的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在需求的基本方案确定后,或在需求的基本原型确定后,带上已有的产出,
主动找leader碰一下
,确保对方知晓且认可你的方案,如果基本方案或者原型不被认可,那么当场记录问题点,回去立刻做修改。
而当基本方案、或者原型在前期就经过leader的肯定后,我们即可放心的进行需求文档的编写了,这样最终诞生的产品方案,即使在内审、外审上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产品方案在方向上,完整性上,肯定也是ok的,最后的结果定然就是迅速过审,需求的实现也能继续推进。
-
为了更准的结果,我们在对接需求时,要敢问,第一时间向leader提出自己的疑问,确保自己一开始就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为了更快的实现,我们在产品设计中,要敢说,多阶段主动与leader沟通产出情况,预知错误节点,保障自己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行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