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拍一拍」 产品经理对微信新功能的看法
受疫情影响,端午节只在京郊简单的游玩。但无论在何处游玩,一路上路人的高频应用都基本上是微信和短视频应用。近期微信团队的一些更新可谓引发一片沸腾。作为一名C端用户,同时也是一名自媒体作者和产品经理,谈谈近期微信主要的新功能的看法。
搭讪神器
近期微信更新最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正是「拍一拍」功能,双击头像就能触发。拍一拍功能使用场景在单聊和群聊,一经上线后,在各个群聊中起到了刷屏的作用。单看功能实现的价值,做到了通过行为而非语言或表情实现了社交的功能,与之类似的功能之前还主要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拍一拍」这样的功能非常适合没有话又想开始话题或引起别人注意的场景。前几天参加一个线上分享活动,女嘉宾还提到学生时代,男生为了引起其注意,弹小火柴棍到其身上,其侧身躲开被老师发现的趣闻。拍一拍相当于将线下的搭讪社交,搬到了线上,并且不仅限于好友,还在群社交应用,不难预料,此功能既能提升了群活跃,还能够提升群成员之间关系链的构建,从而带动微信更大粘性。
「拍一拍」这个小功能出来后,不少产品人觉得微信团队黔驴技穷了,都开始关注这些边边角角的小功能了。客观来讲,微信这种近10年的产品做到今天这个程度,还要考虑其连接器的作用(很多事情不能做),基本已经很难有大功能动作,产品也进入平台期,在这个阶段就应该在细分用户群和细分场景上做深耕。
当年在搜狗浏览器实习产品时,恰逢PC互联网发展高峰,浏览器也发展了近20年,大的创新机会不多。当时产品团队也是抓住了细分用户场景和需求做产品创新,接连做了抢票、视频网站跳片头、资讯分发,进一步提升浏览器的工具属性和满足细分用户群需求,与微信当年阶段异曲同工。
公众号算法分发
将视线切换到公众号文章,近期微信公众号消息盒子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开始乱序分发,这个功能点非常容易察觉,直接看发表日期并非时间倒序,而是呈现出时间乱序,没有什么规律。
这个功能的改变,激起了自媒体圈子强烈的反弹。因为曝光量更没有保证了,而很多自媒体人是靠运营自媒体过活的。微信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微信团队更是罕见的出来公关解答相关问题。
作为有着多年内容分发产品经验的产品经理,自然能理解微信团队背后的动机。随着个人关注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用户筛选公众号内容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用户就直接犯懒,直接都不看或不点击了,微信公众号整体的打开率应该是越来越低的,打开率低显然会影响生态平衡,于用户、全体自媒体人、微信平台、广告主都是损失。
于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回到了如何提升内容与用户的匹配效率上。标题和图片是微信控制不了的,微信只能学着资讯平台搞智能分发,但关注和推荐其实是两套逻辑,微信也是先通过将账号流变为文章流,进而将时间逆序变为算法分发。
微信的算法分发迭代逻辑,虽然受到自媒体的反弹,但考虑到早年facebook、微博都经历过由时间逆序转为算法分发被喷的过程,但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相信微信团队并不会因为反弹而回退,而是一条路走到底,作为后续微信商业化重要的入口,毕竟现在「看一看」的入口价值相比微信这个体量,完全不够看。
作为自媒体作者而言,微信公众号改为算法分发,自然会带来一定影响。但考虑到发文频率有限,受众用户较为垂直,只要做好标题和内容质量把控,影响相对可控。
其实现在这群自媒体作者最大的对手,根本不是算法分发,而是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严肃阅读或长阅读,会持续成为更为稀缺的内容消费形式。
文章专辑功能
除了以上两个覆盖较广的功能外,公众号文章支持创建专辑功能也很亮眼。一些比较大的号目前都开始将公众号内容归并到一些专辑中,并且在文章正文顶部有专辑入口。专辑的功能对终端用户来讲,非常便于相关或主题连续阅读,增加阅读消费深度。
目前「产品经理读书会」公众号已经运营4年有余,随着运营时间越来越长,沉淀的文章也会越来越多,而公众号文章又偏知识与思考类型,时效性不算强,一直面临如何激活长尾分发的问题。这四年来,公众号内容早已经超出「读书」的主题,涵盖不同话题和类型,但一直缺少梳理的工具与动力,有些自媒体会整理近期文章或热点文章。
有了专辑功能显然解决了自媒体长尾内容分发的问题,并且还可能更加促进自媒体的商业化。很多公众号涉及内容连载,专辑功能可以实现付费内容的整理与封装,给作者带来更大收益。
从内容出版角度来讲,近期读的《城里的房子》和《未来地图》有很多内容,应该都是作者前期积累,最后集结成集的。专辑功能对于作者来讲,提供了绝佳的素材管理工具,不需要出版时再放大招,而是通过专辑的管理,日常就能不断规划和落地未来要出版的书籍素材。
近期微信更新的功能,都属于比较实用的功能,希望再喷微信团队时,不要为了喷而喷,站在其功能和产品价值上评价会更客观,也更能受益。
以上就是“没事「拍一拍」 产品经理对微信新功能的看法”的内容了,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相关内容,可以来 产品壹佰 官方网站获取更多内容。
搭讪神器
近期微信更新最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正是「拍一拍」功能,双击头像就能触发。拍一拍功能使用场景在单聊和群聊,一经上线后,在各个群聊中起到了刷屏的作用。单看功能实现的价值,做到了通过行为而非语言或表情实现了社交的功能,与之类似的功能之前还主要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拍一拍」这样的功能非常适合没有话又想开始话题或引起别人注意的场景。前几天参加一个线上分享活动,女嘉宾还提到学生时代,男生为了引起其注意,弹小火柴棍到其身上,其侧身躲开被老师发现的趣闻。拍一拍相当于将线下的搭讪社交,搬到了线上,并且不仅限于好友,还在群社交应用,不难预料,此功能既能提升了群活跃,还能够提升群成员之间关系链的构建,从而带动微信更大粘性。
「拍一拍」这个小功能出来后,不少产品人觉得微信团队黔驴技穷了,都开始关注这些边边角角的小功能了。客观来讲,微信这种近10年的产品做到今天这个程度,还要考虑其连接器的作用(很多事情不能做),基本已经很难有大功能动作,产品也进入平台期,在这个阶段就应该在细分用户群和细分场景上做深耕。
当年在搜狗浏览器实习产品时,恰逢PC互联网发展高峰,浏览器也发展了近20年,大的创新机会不多。当时产品团队也是抓住了细分用户场景和需求做产品创新,接连做了抢票、视频网站跳片头、资讯分发,进一步提升浏览器的工具属性和满足细分用户群需求,与微信当年阶段异曲同工。
公众号算法分发
将视线切换到公众号文章,近期微信公众号消息盒子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开始乱序分发,这个功能点非常容易察觉,直接看发表日期并非时间倒序,而是呈现出时间乱序,没有什么规律。
这个功能的改变,激起了自媒体圈子强烈的反弹。因为曝光量更没有保证了,而很多自媒体人是靠运营自媒体过活的。微信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微信团队更是罕见的出来公关解答相关问题。
作为有着多年内容分发产品经验的产品经理,自然能理解微信团队背后的动机。随着个人关注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用户筛选公众号内容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用户就直接犯懒,直接都不看或不点击了,微信公众号整体的打开率应该是越来越低的,打开率低显然会影响生态平衡,于用户、全体自媒体人、微信平台、广告主都是损失。
于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回到了如何提升内容与用户的匹配效率上。标题和图片是微信控制不了的,微信只能学着资讯平台搞智能分发,但关注和推荐其实是两套逻辑,微信也是先通过将账号流变为文章流,进而将时间逆序变为算法分发。
微信的算法分发迭代逻辑,虽然受到自媒体的反弹,但考虑到早年facebook、微博都经历过由时间逆序转为算法分发被喷的过程,但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相信微信团队并不会因为反弹而回退,而是一条路走到底,作为后续微信商业化重要的入口,毕竟现在「看一看」的入口价值相比微信这个体量,完全不够看。
作为自媒体作者而言,微信公众号改为算法分发,自然会带来一定影响。但考虑到发文频率有限,受众用户较为垂直,只要做好标题和内容质量把控,影响相对可控。
其实现在这群自媒体作者最大的对手,根本不是算法分发,而是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严肃阅读或长阅读,会持续成为更为稀缺的内容消费形式。
文章专辑功能
除了以上两个覆盖较广的功能外,公众号文章支持创建专辑功能也很亮眼。一些比较大的号目前都开始将公众号内容归并到一些专辑中,并且在文章正文顶部有专辑入口。专辑的功能对终端用户来讲,非常便于相关或主题连续阅读,增加阅读消费深度。
目前「产品经理读书会」公众号已经运营4年有余,随着运营时间越来越长,沉淀的文章也会越来越多,而公众号文章又偏知识与思考类型,时效性不算强,一直面临如何激活长尾分发的问题。这四年来,公众号内容早已经超出「读书」的主题,涵盖不同话题和类型,但一直缺少梳理的工具与动力,有些自媒体会整理近期文章或热点文章。
有了专辑功能显然解决了自媒体长尾内容分发的问题,并且还可能更加促进自媒体的商业化。很多公众号涉及内容连载,专辑功能可以实现付费内容的整理与封装,给作者带来更大收益。
从内容出版角度来讲,近期读的《城里的房子》和《未来地图》有很多内容,应该都是作者前期积累,最后集结成集的。专辑功能对于作者来讲,提供了绝佳的素材管理工具,不需要出版时再放大招,而是通过专辑的管理,日常就能不断规划和落地未来要出版的书籍素材。
近期微信更新的功能,都属于比较实用的功能,希望再喷微信团队时,不要为了喷而喷,站在其功能和产品价值上评价会更客观,也更能受益。
以上就是“没事「拍一拍」 产品经理对微信新功能的看法”的内容了,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相关内容,可以来 产品壹佰 官方网站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