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需求出发:云音乐Vs虾米音乐VsQQ音乐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的主要目标
了解国内音乐app行业发展概况,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规模、行业分布、竞品选择、需求分析等
结合需求分析,交叉研究产品定位、功能、层级结构与界面等差异化特征,就需求提优化建议
总结需求与优化选择,提出其他未来发展方向
第1部分 概览
1.1 行业概述
2016年中国音乐市场表现让世界瞩目。据国际唱片协会今年5月发布的 2016全球音乐市场报告 显示,2015年中国音乐销量上涨63.8%,达到1.7亿美元,其中数字音乐收入整体上升了68.6%,成为今年来中国音乐市场增长最快的一年。数字音乐市场的显著增长,主要受到2015年BAT巨头的版权争夺战影响,由于版权开销巨大,越来越多移动音乐应用寻找更多的变现模式,促进了数字音乐收入的显著提高。
(数据来源:速途网)
据统计发现,2015年我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达到63.7亿元,预计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6.2亿元。移动音乐市场规模跨越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泛娱乐文化产业的影响,形成跨界生态圈,通过合作式营销带动产业飞快增长。移动音乐产品在会员付费模式的基础上,还先后探索了秀场主播、在线演唱会直播、歌迷互动、音乐场景化线下延伸、音乐硬件销售等创新有效的变形形式。
移动音乐市场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主要受到泛娱乐文化产业的影响,形成跨界布局,通过合作式营销带动产业飞快增长。其中不仅仅是会员付费模式,还有秀场主播模式、演唱会推广、歌迷互动等形式变现。此外,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移动音乐用户已增至约3亿,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移动通讯资费的降低、移动用户数量的增长、用户使用移动听歌习惯的养成等因素也促进了国内数字音乐和移动用户整体规模的增长趋势。
1.2 行业分布
由85后、90后构成的主要用户群体极大影响了数字音乐的移动化和社交化。传统PC端的竞争已逐渐延伸到现在移动端的竞争,音乐竞品既有QQ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为代表的综合移动音乐播放器,电台广播竞品如豆瓣FM、蜻蜓FM、喜马拉雅等,专注垂直领域的跑嗨乐、野马现场、唱吧等产品。
在QQ音乐与中国音乐集团合并后,国内移动音乐市场逐渐形成巨头领跑,百家纷争的状态。腾讯系音乐以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为代表,主导了国内56%的份额。阿里系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紧追其后。其中阿里音乐由阿里星球和虾米音乐组成。网易云音乐虽是后起之秀,但因其个性化与社交化的产品特色,在用户中拥有极为良好的口碑(笔者注:2016年7月,据网易云音乐官方消息,云音乐用户数量已破2亿)。
1.3 竞品选择
本文结合用户需求,选取内容型音乐产品——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与QQ音乐移动端产品作为竞品分析对象。
1.4 移动音乐用户需求分析
(1)用户画像 :易库智观调研显示,国内移动音乐用户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以85后、90后年轻人占主流,主要身份为学生和白领。
(2)使用场景 :包括交通往返、餐饮场所等碎片化时间;下班、放学、休假、旅行、跑步、阅读等等大段时间。
(3)用户需求
核心需求包括发现音乐、消费音乐、管理音乐等。
发现音乐 ,即通过主动搜索(含搜索单曲、专辑、歌单、MV、电台、排行榜、专题等)与系统推荐(含音乐人自荐、大V推荐、系统个性化自动推荐)等方式发现并找到用户喜欢的音乐。
消费音乐 ,即用户通过普通用户或付费用户身份消费音乐,消费内容包括音乐品质、付费数字音乐等
管理音乐 ,即用户通过标签、评级、收藏、歌单分类等方式管理音乐资源。
其他魅力需求包括个性化需求、音乐社交需求、反馈需求、娱乐化需求等。
个性化需求 ,通过个性化设置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满足用户使用音乐app而得到的差异化待遇。
音乐社交需求 ,通过使用音乐app发展以音乐为主的站内站外兴趣交友互动。
反馈需求 ,主要表现为在使用产品时遇到问题向产品方申请并获得及时帮助;其他产品方与用户的互动如音乐私信推荐等。
娱乐化需求 ,即除了听歌外用户在产品平台上进行的与音乐相关的娱乐活动。
2.0 竞品产品分析
2.1 战略层
产品定位
云音乐在满足用户个性化、社交、反馈与娱乐需求整体领先于虾米音乐和QQ音乐
三款产品各有独特定位。云音乐和虾米音乐突出“听、看、玩”;QQ音乐突出“听、看、唱”。
在核心需求上 ,云音乐重在通过个性化推荐和UGC歌单库,以满足广大学生和白领等用户发现音乐、消费音乐与管理音乐的需要;虾米音乐则定位于通过个性化推荐、精选集和较专业的音乐分类以满足音乐中深度爱好者的需求;QQ音乐则通过最庞大的版权和付费高品质曲库吸引多个年龄层用户。
在其他需求上 ,云音乐较全面地满足了个性化、社交、反馈与娱乐需求,其中社交、反馈与娱乐需求尤为突出:社交上,主推活跃的音乐评论社区、LBS兴趣交友以及音乐届的“朋友圈”;反馈上,采用全民反馈机制,较快速地回应并解决用户问题;娱乐上,吸引歌手入驻与粉丝直接互动,密集的线上线下推广活动等。
虾米音乐在个性化、社交化、反馈与娱乐需求的功能设置略有滞后 ,但是近期产品功能改良趋势(开设歌词海报与分享、增加社区栏目、增设活动版面等)显示出其对于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视,以及对于音乐文化的沉淀以及对于社区互动文化的再打造。
QQ音乐背靠腾讯,依托海量版权和高品质曲库资源,也吸引了不少音乐用户买单 。其中歌词海报个性化、在线直播、明星与粉丝创意互动、车载音乐场景等模式较好满足了用户追求个性化、社交以及娱乐的需求。
2.2 范围层
2.2.1 发现歌曲
云音乐与虾米音乐都关注个性化精确推荐与歌曲每日缓存更新功能,前者做得更好
功能对比1
云音乐在单曲相似推荐和个人性化推荐精确度备受用户好评 ,开设了私人FM、每日约20首歌曲推荐等栏目,以歌搜歌功能还可以搜出歌曲所在的优质精选集。云音乐最新版本增加了跑步Fm功能,可根据用户跑步步频播放节奏一致的歌曲,支持离线音乐包,可以说是“私人定制化”与“听歌场景化”的一大有趣尝试。
虾米音乐也是在单曲相似推荐和个人性化精确推荐的一大玩家 ,与云音乐不相上下。虾米音乐是三个产品中最先支持离线音乐包的app,每日自动更新1小时离线音乐包,其歌曲漫游功能精确度好,点吉漫游按钮可自动播放。同时,虾米除了精选集与电台,还在“推荐”页设置“场景音乐”选项,早中晚、工作日与周末等不同时段会有不同推荐。例如工作日晚上,系统会有“小酌一杯”、“睡前一本书”与“沙发时间”电台推荐。
相对之下,QQ音乐的以歌搜歌准度并不突出,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搜索上,QQ音乐除了输入搜索外还支持语音搜索;在听歌识曲外,QQ音乐除了普通识曲也支持哼唱识别。
2.2.2 曲库资源与管理
QQ音乐在曲库资源总量领先,云音乐擅长于曲库资源“再创造”,虾米音乐思考着“版权不够,独立歌手来凑”
功能对比2
QQ音乐在曲库资源总量领先,打造直播演唱会与车载场景
QQ音乐提供了海量歌曲与付费高品质音乐,支持车载互联与设置空间背景音乐。据 艺恩咨询 2015年的盘点,截至2015年十月份QQ音乐已有超过1500万曲库资源。在今年第二季度与中国音乐集团合并后,两大音乐巨头歌曲资源共享,曲库资源堪称“海量”。QQ音乐旗下拥有的部分独家版权使其在欧美音乐和韩流经典曲库方面拥有突出优势,如BIGBANG、iKON、Beyonce、Whitney Houston等歌手,华语歌手独家版权亦有周杰伦。另外,QQ音乐鼓励用户购买绿钻享受无损高品质音乐,同时开展与移动、电信、和联通的合作,提供优惠流量包,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以“驾驶场景”深度切入,是QQ音乐与另两者的另一差异化表现。
云音乐长于曲库资源“再创造”,突出音乐多元场景化
云音乐在曲库资源的处理上不甘示弱。据云音乐今年7月份官方消息,通过与QQ音乐达成的音乐版权合作等途径,云音乐目前曲库资源已经超过1000万首曲目。与QQ音乐不同,网易云音乐十分重视歌曲资源的整合和再创造,其UGC 6400万优质歌单倍受好评,同时吸引了1.2亿条乐评和2亿次音乐分享(截至2015年7月云音乐官方数据)。另外,在排行榜、主播电台等音乐收听资源的分类上更为精细。以主播电台为例,主持视频与音频的主播形式,在内容上划分为明星做主播、创作演唱、脱口秀、美文读物、音乐故事、情感调频等18个栏目,同时鼓励用户创作主播节目。在着重于多元场景化推荐的同时,开展了跑步FM等有趣的线下场景延伸尝试。在会员管理上,开设了豪华会员与普通会员。豪华会员具有参与某些特定线下推广优惠活动的特权。
虾米音乐“版权不够,独立歌手来凑”,创意实时场景推荐令人惊喜
虾米音乐社区也沉淀有较多的优质精选集,较精细的音乐分类,较有创意的实时场景推荐。但是由于曲库资源的局限等因素,不少歌曲下架。2015年底发生了虾米用户大迁移事件,许多老用户流失,导致社区活跃度降低。不过可以圈点的是,虾米音乐近两年发动了寻光计划、极光计划等活动以寻找、培养并推广独立歌手,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曲库资源。
虾米音乐的歌曲管理战略点也在活跃UGC社区,与云音乐着重“歌曲与人”相比,其核心为“歌曲”。具体表现在,在每个主模块都突出了其“以歌搜歌”的个性化推荐功能;用户访问所关注的其他用户主页时只能看到其听歌总数、所制作的精选集、歌曲收藏等内容;歌曲分类最细致,管理歌曲可以添加标签、星级与短评等信息。创意实时场景如上文提到的,早中晚、工作日与周末等不同时段会有不同推荐。例如工作日晚上,系统会有“小酌一杯”、“睡前一本书”与“沙发时间”电台推荐。
2.2.3 社群、娱乐与互动
云音乐“分享社交、活动互动”占据优势;虾米音乐“发现海量你可能喜欢的歌曲”;QQ音乐“独家首发玩直播,流行音乐我最大”
功能对比3
云音乐“分享社交、活动互动”占据优势
在追求满足用户的娱乐等需求上,云音乐立足于“分享社交”与“活动互动”。在“音乐好友”、“查看好友主页/动态”、“歌词海报制作以及分享”等功能上,用户的选择性相对另两者更灵活,也更突出“社交性”。,“听歌看评论“已经成为云音乐用户的一大标签。用户在社区内发布评论有相当快速而活跃的可能性获得“赞”与“评论”极大促进了社区活跃度。少数歌手如薛之谦甚至参与评论,在演唱会推广期给粉丝发私信,较好的满足了用户的娱乐化需求。线上线下活动互动如校园音乐节等不仅促进了用户的线下社交,也提高了云音乐本身的曝光率。
虾米音乐“发现海量你可能喜欢的歌曲”,发起社交追赶
与云音乐和QQ音乐的“音乐社交”相比,虾米音乐的功能设计立足点更侧重于”发现海量你可能喜欢的歌曲”。具体体现在,在主模块瀑布流提供了音乐专题等内容更新;在精选集管理上,不仅可以收藏还可以关注更新,可根据喜欢歌曲智能生成精选集;搜索音乐好友时可选择“与你品味相似的音乐用户”(有评分显示,精确率待考量,因为笔者的两个听歌量均20k+虾米账号相似度仅为43%);而歌词海报制作与分享、由线上参与活动等功能更多表现为“被动式”设计,在云音乐和QQ音乐先后推出了个性化的分享互动功能后“不得已跟进式策略”。
为了更上社交大潮,虾米音乐增加了“社区”栏目,设置了围绕给定话题的内容讨论与分享,开展了参与社区评论可有机会获得某演唱会门票、某音乐节门票等活动。
QQ音乐“独家首发玩直播,流行音乐我最大”
QQ音乐凭借其广阔的曲库资源和独家版权,大玩数字专辑首发和流行音乐在线直播,结合弹幕评论等创意粉丝互动,前景可观。在线直播功能与歌词页的弹幕评论功能是QQ音乐的亮点设计。两者结合有利于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并活跃社区。
此文,QQ音乐功能设计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其他腾讯产品的用户管理机制,比如设置了“做任务领勋章”。这个功能对“关注音乐”而非奖励的用户的激励作用不突出;又如,个人主页除了收藏的歌曲与歌单,还包括“相册”、“口味”等内容,与QQ空间略有相似。在面向站外的分享互动功能上,突出了个性化,歌词海报的制作相对另两者选择更多,可以设置字体、歌词、排版、背景图片等内容。但是对于站内社交,QQ音乐则不太重视,比如在添加好友上,除却传统的其他社交渠道好友导入与艺人关注,云音乐提出了基于地理位置远近的社交,虾米音乐可以搜索“音乐品味评分相似的用户”,QQ音乐的提出了“基于地理位置(看地图找好友)的社交”,亮点不够突出,没有很好结合“兴趣社交“这点深挖。另外,不同于云音乐和虾米音乐,QQ音乐没有特别设置私信其他用户的功能,仅设置了消息中心,可以接受任务相关通知,以及与“曲库助手小美”联系。
2.4.4 功能对比小结
由整体来看, 云音乐在保证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同时更加专注满足用户社交与娱乐需求 ,以用户为中心,三大核心功能是私人歌单、歌曲评论、歌曲推荐,高品质音乐无限下载,注重音乐的分享与发现,通过跑步FM与其他多元场景等特色功能实现了较好的差异化和场景延伸,互动活动丰富,会员管理有较好的权利区分度。
虾米音乐曲库资源相对云音乐与QQ音乐存在劣势 ,在 对核心需求的满足上 须在加强推广“个性化歌曲栏目定制与推荐”突出歌曲漫游、个性化推荐与创意音乐场景,同时加强对独立音乐人的发掘、培养与推广; 在其他需求上, 通过运营线上线下活动活跃音乐评论氛围、提升用户创造精选集积极性以及促进音乐文化的沉淀,努力打造专业的音乐发烧友社区。
在满足用户核心需求上 ,QQ音乐应充分利用强大的曲库资源和搜索能力,侧重满足用户听歌的广度与高品质需求。加强对数字单曲与专辑的推广力度,深挖K歌、“移动离线音乐”、“车载音乐”等线上下场景与绿钻会员等模式。 在其他需求上 ,QQ音乐继续着重满足用户的社交与娱乐需求,积极探索音乐与腾讯系产品的结合(包括QQ、QQ空间,以及拓展在腾讯游戏、腾讯动漫、腾讯文学、微信等平台上的推广);除了在线直播+弹幕互动外,尝试探索其他创意粉丝互动模式,改良广告呈现模式使之用户友好化;塑造“曲库助手小美”友好形象,鼓励并积极回应用户反馈。
2.3 结构框架
篇幅限制,浓缩如下。
网易云音乐app框架
-以歌单和社区互动为核心
-主导航放在底部,分别是发现音乐、我的音乐、朋友与账号。上手成本低。右上角播放按钮可以进入当前播放的音乐。在产品结构设计上着重突出歌单、电台、个性化推荐是云音乐的核心功能。
虾米音乐app框架
-以个性化推荐和精选集为核心
-主导航放在顶部,分别是我的、推荐与发现。在产品结构设计上突出了个性化推荐、优质精选集和音乐专题推荐。“推荐”和“发现”信息和层级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探索时间。
QQ音乐app框架
-以曲库资源搜索和呈现为核心
-主导航在顶部,分布是我的、音乐馆和发现。播放栏置于底部。“音乐馆”与“发现”等信息和层级较为复杂,需要较多探索时间。“简约模式”比较贴心,但也需要一定学习成本。
2.4 框架层与表现层
2.4.1 进入界面-各有特色
进入界面对比-1
进入界面对比-2
设计表现各有特色,虾米音乐广告友好
网易云音乐以鲜明的红色品牌标志性为主页,顶部的模糊人物较为独特;QQ音乐以鲜明的黄绿logo和大片白色为主主页;两者都在短暂的广告页随其后即进入主界面。
虾米音乐以清新简洁的橙白色为主调,大片的淡橙色看起来简洁舒服,之后是约三秒的广告页,用户可看到3秒倒计时以及“点击查看”按钮,之后自动进入主页面。“点击查看”的按钮可连接歌手数字音乐专栏,从用户好奇心角度出发,广告设计较为友好。
2.4.2 主页面-云音乐简洁与丰富并重;虾米主打个性牌但信息太杂;QQ音乐UI奋起直追
主页面对比-1
主页面对比-2
云音乐简洁与丰富并重;虾米主打个性牌但信息太杂;QQ音乐UI奋起直追
云音乐简洁与丰富并重;虾米主打个性牌但信息太杂;QQ音乐UI奋起直追由上图可见,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的主界面较为精简,云音乐给客户提供了自定义主界面选项,QQ音乐供客户选择“简洁模式”,体验简洁流畅。同时,云音乐的内容不失丰富选择,可谓在简洁导航引向丰富内容起到了示范作用。QQ音乐的UI正在逐渐改善,提供了的“简洁模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值得继续探索。而虾米音乐想要打造音乐图书馆为代表的音乐优质社区,着重通过瀑布流栏目推荐内容,包括排行榜、手机唱片店、精选精选集、音乐专题等,信息较为冗杂,增加了用户的学习和探索成本。
---个人建议---
虾米音乐的主界面可以考虑改进:
-建议将“推荐”与“发现”的瀑布流统一进行整合,给予用户“个性化”订阅排序的选择权。现有音乐信息瀑布流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是内容过多过杂而与“个性化推荐与定制”理念冲突。
-建议版面突出“个性化推荐”、“实时创意场景”与“音乐专栏”
2.4.3 播放界面-云音乐与QQ音乐主打互动与分享;虾米重在以歌搜歌
播放界面
网易云音乐播放界面
虾米音乐播放界面
QQ音乐播放界面
云音乐与QQ音乐主打互动与分享;虾米重在以歌搜歌
播放界面上,云音乐主打复古唱片设计,突出了 收藏、评论、下载与分享功能 。此设计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用户积极的评论与分享参与。同时,当用户在选择收藏或下载时,第一选项是“收藏到歌单”也帮助培养了用户“管理音乐”的习惯,活跃UGC歌单库,增加用户粘性。由图可见,同一个歌手的同一个歌曲下,云音乐评论区互动十分活跃,用户参与度高,被认可度(点赞数)也位于三者中最高。
虾米音乐以歌手专辑封面自动切换,较有特色,突出了 收藏、评论和歌曲漫游功能 。在播放界面内提供其他两个界面切换,方便用户管理播放列表以及了解歌手、歌曲风格、专辑、所在精选集等信息。此设计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以歌搜歌”发现海量喜欢的歌曲,同时较积极的参与评论。菜单栏的第一选项和分页对于精选集的呈现有利于引导用户“生产”并“发现”精选集,但是效果不如云音乐明确。“分享”功能的隐藏容易导致用户“个体式的音乐沉浸”,不利于站内外的用户间互动社交。
QQ音乐的播放界面以炫亮黑色星空感为主调,似乎也是唱片设计,突出了 看“MV”、音乐品质选择、下载及分享功能 。与虾米相似,QQ音乐提供了另两个页面切换,分别可了解歌手、专辑、所在歌单、相似单曲推荐、歌手新闻等信息以及查看歌词并在歌词页发弹幕互动。此设计的核心推广点并不突出,似乎在贪全但又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以个性化和社交需求为例,歌词海报的多选择一定程度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但是在歌曲的个性化推荐上精确度提升空间较大;歌词海报的站外分享有利于促进用户在QQ、微信等平台与其他好友的社交互动,但是在站内互动上,弹幕功能隐藏在下一层,标识较小,较难发现,而且用户有相对于云音乐与虾米音乐都丰富的个人主页,却没有用户对用户的私信功能。
---个人建议---
(1)云音乐的播放界面可以考虑改进:
- 播放界面底部菜单栏过长过于拥挤,可以考虑参考虾米音乐和QQ音乐的三界面切换方式,在用户听歌而不切歌的同时,满足用户了解歌手与歌曲相关信息的需求,开发更多互动与场景。如果现在的设计是为了用户切歌方便角度考虑,那么可能有些多余,因为许多耳机已经自带切歌快捷键。
(2)虾米音乐的播放界面可以考虑改进:
-独立放置“分享”功能,以引导用户进行更加积极的站内外分享互动
-在播放界面分页增设“添加到精选集”功能,加强培养UGC文化
(3)QQ音乐的播放界面可以考虑改进:
- 在播放界面改良设计,将播放界面与音乐馆的MV、在线直播资源进行联动
-增加车载场景切换快捷键
-右下角的菜单栏弹出界面过于拥挤,包含十个栏目,可以考虑优化或者改进设计。如歌曲下载功能在播放界面已经有快捷键,那么在弹出菜单栏可以考虑舍去。
2.4.4 音乐社区界面-云音乐:来我们这玩“音乐朋友圈”;虾米:来我们这玩“微博话题榜“;QQ音乐:来我们这玩“QQ空间”
网易云音乐社区
虾米音乐社区界面
QQ音乐社区界面
云音乐的突出特点在于将社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模块“朋友”,突出“音乐社交”概念,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处于产品设计的主要优先级。 用户可以关注“认识的人”、“明星用户”以及“音乐达人”,还可以找附近听音乐的朋友。在“朋友”页面,用户可以发送音乐、专辑、图片、短评、专栏文章等内容,并通过点赞、评论与转发进行互动。“朋友”区更新与互动较为活跃,用户间可使用私信功能。此设计有利于突出云音乐的差异化定位,通过活跃的社区互动增加社区粘性。
虾米音乐和QQ音乐分别提供了“社区”与“音乐圈”,均作为子模块,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处于产品设计的次优先级。
虾米音乐的社区以热门话题将用户动态进行分类,动态内容包括歌曲、图片、短评等。用户可以关注艺人,添加“推荐大虾”、“微博好友”、“品味相似”的虾米用户,互动方式体现为“回复”与“点赞”。“社区”的更新速度和互动程度较为一般,用户间可使用私信功能。
QQ音乐的“音乐圈”可以查看已关注歌手以及添加的用户的状态。用户可添加感兴趣的用户、QQ好友或歌手。发布状态可为歌曲、专辑、电台节目、短评等,用户可通过点赞、评论进行互动。“音乐圈”的更新速度和互动程度较为一般,用户间不可使用私信功能。
虾米音乐和QQ音乐的“次社交化”有一定的道理,主张做音乐内容社区而非音乐社交社区,但不利于从“其他需求”差异化满足用户。个人看来,庞大的音乐内容库如果没有用户积极的探索、讨论、再创造等活动,靠强大的曲库资源固然可以产生优质的音乐内容沉淀,却难以保证社区的促活和拉新,大比重的PGC也会增加运营难度和压力。
---个人建议---
(1)虾米音乐的“社区”可以考虑改进:
加入活动专区。在“社区”栏按钮旁有“音乐节送票”字眼,但是当用户点击进入页面却没有看到相关活动信息,给用户错误引导。如果虾米音乐的用意在于通过活动搞活社区,那么建议在“我的话题”、“热门内容”板块旁加入活动专区,有利于相对另两者形成差异化优势。
(2)QQ音乐的“音乐圈”可以考虑改进:
-点赞数与点赞按钮分开,评论区与评论按钮分开,较为别扭,可以优化。
-可以考虑连接音乐播放界面“歌手相关新闻”公布歌手直播快讯等一手独家信息,以歌手新闻动态、歌曲动态、直播资源讨论互动等为方向,促活音乐圈。
(3)虾米音乐和QQ音乐须在现有分享功能上增加“分享至虾米/QQ音乐”
-虾米音乐的精选集、“音乐专题”等内容,以及QQ音乐的“专栏”、“电台”等内容,都可以选择分享到站外(即QQ、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但不支持分享到站内(即虾米音乐的“社区”和QQ音乐的“音乐圈”),不利于音乐平台内部的社交盘活。
第3部分 总结
综上所述,移动音乐app在白热化版权资源战争后,应依托内容加强产品设计,在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基础上,也提供有趣、多元、实用的功能以及引导以满足用户其他个性化、娱乐、反馈、娱乐等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用户需求回顾
核心需求 :发现音乐、消费音乐、管理音乐
其他需求 :个性化、社交、反馈、娱乐等需求
综合优化建议
1. 核心需求
- 通过综艺歌曲、影视歌曲、独立音乐人计划以及其他热门音乐的版权购买与合作,丰富曲库。
- 突出个性化推荐功能,积极开发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场景音乐,并对场景进行线下延伸如音乐电视、音乐咖啡馆、音乐图书馆等。
- 引导用户自主进行单曲标签与歌单创建管理,增加用户投入成本进而增强粘性
2. 其他需求
- 根据目标用户调性塑造品牌鲜明调性,关注用户关键的个性化需求
- 打通站内社交功能、音乐内容与个人主页的联动,突出社区互动特色,如云音乐主打“评论”,虾米音乐可主打“音乐话题”,QQ音乐社区可针对粉丝特性突出“替偶像打榜”的互助群组,以及围绕“偶像”进行的讨论等
- 加强对用户反馈的鼓励与重视,根据反馈改进产品设计,提升用户满意度
- 丰富音乐消费内容,与第三方商家开发除了付费音乐外的其他付费内容
针对性建议
网易云音乐
1. 继续加强选秀歌曲、综艺、影视歌曲以及其他热门音乐的版权购买与合作,丰富曲库。
2. 在播放界面等突出个性化推荐功能,积极开发以跑步FM为范例的其他创意场景。
3. 增大与线下KTV、咖啡厅等商家合作,以音乐营销推动线下场景开发与私人定制服务,实现双赢。
4. 加强音乐专题与专栏建设。
虾米音乐
1. 精简音乐专辑推送等界面信息,深度打磨个性化定制功能。
2. 加强社区内外互动建设,提供更开放的互动与分享功能。
3. 在社区话题经营上,可考虑与微博热门音乐话题深入挖掘链接,借势明星新闻与音乐动态等。
4. 增加选秀歌曲、综艺、影视歌曲等热门歌曲的购买与合作,以及独立歌手挖掘和培养,丰富乐库,提升音乐聆听品质。
5. 突出“打榜”功能,打造粉丝经济;加强线上线下音乐互动活动,可以数字专辑商城和独立歌手音乐节为切入点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
QQ音乐
1. 围绕“听歌、搜歌、荐歌、互动”精简功能,可以从K歌、车载场景、在线直播等角度深挖探索。
2. 在提供站外便捷分享功能的同时,也要提升开放站内社交体验,突出社交圈特点。
3. 对巨大的曲库资源进行有效细分与呈现,可考虑加强标签化与场景化管理。
4. 考虑与硬件商进行合作,突出高品质音乐高品质硬件聆听模式,继续推出耳机、音效等周边产品。
5. 改善广告推广形式,继续探索将广告与音乐歌单、专题等做友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