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贝叶斯方法开启新产品的设计
什么是贝叶斯方法
最近在看统计学方面的书,无意间了解到贝叶斯公式,该公式主要是用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不过本章不是谈计算公式,也不谈什么贝叶斯网络 分析等,而是公式背后的思考方法,以及如何指导产品设计和用户研究。以下是《得到》李翔对贝叶斯方法的解读:
- 先评估一下自己的信念,设定P(信念);
- 等待新证据;
- 证据出来后,用贝叶斯公式更新自己的信念,计算P(信念|证据);
- 继续等待新证据,依次循环......
以《狼来了》的故事为例,先评估村民对小孩的可信度是0.8;第一次小孩说狼来了,村民纷纷上山去打狼,最后发现被骗了,于是村民更新了对小孩的可信度;那第二次村民又发现被骗了,于是村民再次更新对小孩的可信度;因此当第三次小孩说狼来了,村民就不再上山打狼了,因为此时村民对小孩的可信度趋近于0;
其实作为产品经理,看到这个方法,我脑海中第一复现的是这个图:
贝叶斯方法对产品的影响
刚转产品第一年,跟前辈探讨过一个问题“新产品是做到60分再发布,还是20分就发布?”,如果产品还有很多bug的情况下就发布,那好不容易获得的用户就可能会流失,这一直是我之前顾虑的问题。现在用贝叶斯方法可以很好的解释。首先评估我对新产品的信念,(要看产品是否真的缓解了用户痛点,或刺激到了用户的痒点),如果你对产品足够信心,就尽早的将1.0版本发布吧,然后等待用户的反馈,并根据用户反馈及时优化调整,逐步的让用户帮助自己完善产品。在产品设计方面,贝叶斯方法跟跟《精益创业》里的MVP,以及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理念是一致的。最早我们用问卷的形式做满意度调研,开始我设置了6个选项(1-5的分值+无所谓),最终发现大部分都选了3(中立值)。看到这样的数据,其实对产品做转化预测分析意义不大。后来咨询了从事用户研究的前同事,给到了这样的观点“带着假设去做研究”。
贝叶斯方法不是万能的
几年前我在分享如何做竞品分析的时候,提到过这样的分析步骤:确定选题→发现问题→确定改善方向→选择竞品......,当时就被台下小伙伴提问,你这样的研究方法带有个人偏向性,会导致选的竞品及分析的结论都会偏向于个人最初的假设,最终无法得出公正的结论。是的,这种方法是会出现分析过程中发现最初的选题或改善方向是错的,于是我们只能重新调整选题和方向。贝叶斯方法并不是万能的,那什么情况下适合用贝叶斯方法呢?如果对客观事物了解不够全面,且判断人经验比较丰富,不妨大胆的提出一种假设,然后根据新证据来更新这种假设吧。相反如果实物或产品已经步入成熟期,千万不要轻易去假设去试错。就像拥有10亿用户的微信,每一个新功能都非常克制,产品设计上更是走心,始终保持工匠精神来打磨产品。当然对于成熟期的产品,其实也是有很多线上测试的方法的,这里不再深入展开。
关注公众号【零点零壹】 ,在产品的路上 和玉米大人一起 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