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视角的审视:产品人的自我认知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生活中的产品经理们,总是习惯于运用自身思维体系和逻辑框架,采用灵活丰富的方法论去处理用户需求、产品架构等工作任务。同样,勤学好知的产品经理们也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论来进行自我认知,例如他人评价法、内省法、测量法等等,但这些测量出来的真的是客观纯在的、真实的自己吗?可能这只是别人眼中的你而已。

一次机缘偶合的机会,让我能够体验一次“带新人”的滋味。过程中,新人的种种表现、产生的各种问题,都犹如我自身成长记忆中的回放,只不过这次是以第三方的视角,来审视“我”的成长,下面我也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复盘:

一、职场上的“行为规范”

1、谦逊但不自卑。

初入职场的我们,难免谨言慎行,生怕犯错,但越是如此,越容易陷入“穿针心理效应”(即越重视越在意某件事,反而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去完成)。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才是我们不断成攀登成长的姿态。

2、职场素质≠道德素质

职场素质指的是我们所处在的职场身份所要求的我们应具备的职场技能和行为标准,例如执行力、同理心、需求分析能力、文档撰写能力、沟通能力等;道德素质是个人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括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例如尊师重道、待人温和有礼等。勤于求学的我们总是拥有无懈动力去追逐自身知识体系之外的知识,无论是从他人亦或是网络上,我们都能搜寻到大量的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系统之间的交互,我们期望在他人身上学习时,必须在以了解他人的生活性格、尊重他人个人偏好及不侵入他人“安全距离”的基础上。因为一旦你逾越、触碰了他人的警戒线,那么换来的可能是他人骤然立起的戒备心与疏远感。

二、成长方法论

为自己负重前行,是最好的成长方式。相信很多人的思维认知中,都会存在这么一个想法:公司为我分配的成长导师,是我远航路上的灯塔,是带领我通往成功的领航人他将为我的成长负责。这句话在纸面上呈现出来时,我们很容易的就会发现其中的逻辑错误,没错,导师是我们远航路上的灯塔,但他却不负责将你带往成功。人们总是很容易看到别人存在的问题,但却往往无法发现自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成长路上亦是如此,我们在以第三方视角审视他人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他所存在的问题,但却很少将问题联系到自己身上,也许他身上的问题只不过是我们自身缺点的复现而已。

认识到导师只是把你“领进门”的角色定义后,通往成功之路仍需我们自己负重前行。有时我们常常感叹:掌握了这么多知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作为产品人的我,喜欢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对这些知识针对掌握了吗?还是说只是曾几何时的读过、浏览过这些知识罢了。我们认知上所掌握的知识跟我们实际掌握的知识能划等号吗?我们能够有效的利用起这些“掌握”的知识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长的路上我们不断的在学习,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新知识,但能否真正的内化这些新知识,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理解、去实际中运用它。只有如此,才能把外界看来“我们很勤快、努力学习的样子”,变成我们真的很勤快、很努力学习,而且我们真的有收获的样子。

三、业务逻辑

几年前有这么一个案例,北大高材生毕业以后到华为工作,刚入职就洋洋洒洒写了一个万言书发给了任正非,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解决方法。任正非给出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答复:如果这个人有精神病,那就送去医院治疗,如果没病,那就把这个人进行辞退处理。而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进入阿里前三年,别给我谈战略,谁谈开谁。大到公司战略,小到产品业务逻辑,都需要我们有一个深入了解的过程之后,才能提出更合理、更切合实际的想法与创意。

初次接触业务时,我们总能提出特别多新鲜的业务逻辑与解决方案,但是否我们真的是围绕着目标用户、实际应用场景、用户问题与需求而产生的想法呢。第三方的视角告诉我,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习惯于利用自身的认知体系去评价外界事物,但这会让自己陷入自身知识体系的漩涡而无法正确的看待外界环境。

通过第三方视角的审视,能让我们借助一个真正客观的视角,来对自身有一个重新的认知。正确的职场姿态、实际的方法论与深入了解业务逻辑,虽不能确保我们在产品成长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但至少它让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寻找到了一丝确定性的光芒,帮助我们减少、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与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