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产品经理都会的需求分析法--用户场景法
高级产品经理都会的需求分析法--用户场景法
产品工作总离不开用户与需求,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围绕着需求开展;调研,规划,开发实现,上线验证迭代等等。那在工作中如何摆脱“需求纯靠猜”“我的就是用户的”等多种意向性需求定稿法,同时又可以精准的快速的梳理需求,并完成具有认可性的需求。这里有一个高效分析需求的思维方式,在产品初期尤其是0到1突破时,用户场景法。通过本文介绍,可以让大家对此方法是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01 基本概念
用户场景法,最早来源是测试领域,在设计测试用例时经常会提及“用户场景法”。但是随着产品需求调研理论的不断发展,此方法同样贴切需求涉及和调研阶段,并用极大的帮助作用。
以用户角度出发,思考某一场景可发生的行为以及心理预期,对各种行为和预期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事件的最终结果,从而用来发现需求中存在的问题。从场景出发完成核心业务梳理,虽然不可能100%实现需求覆盖,但是可以有效的避免需求黑洞。
场景法一般包含基本流和备用流,从一个流程开始,通过各种操作来确定的过程,经过遍历所有的基本流和备用流来完成整个场景。场景主要包括4种主要的类型:正常的用例场景,备选的用例场景,异常的用例场景,假定推测的场景。从需求分析角度,一般以前三个场景为主,正常流,异常流,备用流。
具体栗子,以登录场景为主,正常登录为正常流,各种账号密码错误为异常流;同一个页面中的忘记密码和注册就是备选流(相对于登录场景来说)。
以用户角度出发,就是需要对用户进行抽象处理,进行分组画像,对某一全体特征进行抽象个体化,再结合场景法,对需求的梳理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02 方法解读
本质就是用户群体抽象化+换位思考(所谓同理心)的结合,把自身置于问题场景之中进行模拟处理。需要产品经理对用户的抽象以及行业场景的深入了解,这2个要求都是产品经理必须的技能。
方法论,本质上都是思维方式的套路。可以说,用户场景法是一个需求整合思维方法,以具体用户画像为出发点,思考场景下可能操作的行为,结合行为类型划分梳理需求,并形成完整的需求场景文档一个思维过程。
举个实例:点餐外卖流程,具体思考场景午餐,白领。这个场景其实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很容易带入,正常流,选择店铺-下单-支付-等待送达-送达,完结;备选流有餐后评价(不是每个人都会主动评价的),还有就是取消订单,查看配送员当前位置等;异常流,长时间不送达(配送员沟通,商家沟通),商家拒单,配送员造成菜品损害等。当把这些行为流程都梳理清楚后,外卖的订单流基本就清晰了。
在这里有些同学会提问“我刚接触一个陌生的行业,怎么办?”。调研啊,访谈啊,做好用户的建议和行为实质区分就行了。插个题外话,在做访谈时一定要注意区分用户反馈的一些需求建议是真实的还是他们主观预期的,如果有机会可是深入实际场景去调研下实际处理方案。有句话说的很好"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不在开车啊),从实际出发才是最明智的。
再举个栗子,到奶茶店去做点餐需求调研,老板和你说 他需要大屏显示实时订单,智能语音报表,人脸识别点餐,各种会员营销套路,等等。然而你抽空观察下他的店铺,会发现他需要的是一个快速点餐收银+小票机,有个公众号支持外卖,以及优惠券发放,人脸识别仅仅只是人脸支付!
03 定义需求
结合用户画像,设计好问题场景,可是很好的发现需求逻辑,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那么在梳理需求时,怎么给需求定优先级。
简单给需求分三级,强,中,弱。强,用户在场景中如果不解决就无法使用或无法接受,比如线上购物,找不到支付入口;中,少量用户需求,或者说没有直接的解决方案也有代替的方案,如支付是否支持分期付款,虽然不支持分期付款,但是可是用信用卡付款;弱,对于用户来说,无感知的需求,只要当特出情况下才发现此类需求,如有联名信用卡支付完成后,有优惠券赠送。
场景法一个最佳应用场景,当需求梳理完成,或者项目目标已经明确的前提下,怎么控制优先级和功能实现节奏,就需要在具体场景中分析需求的接受程度。如我们餐饮系统商家版第一版,大框架功能的定级:作为商户,优先用系统的目的是提成管理效率,实现用户下单和预约线上化,以及会员的可靠运营提高餐厅的上座率和利润。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在需求移动端查看运营数据,硬件智能设备的配置。所以第一阶段,就是餐饮行业的基本功能+会员营销功能。再具体的就是行业基本功能有哪些是可是延迟处理的,这样一步一步的处理细分。最终一个完整的优先级和阶段划分自然就有个大概了。
现在各种方法论很多,但是用户场景法是在产品从O开始阶段无数据参考的情况下,最有效最直接的需求定档方法。在学习任何方法论时,都要知道方法论是实践总结出来的,要实战,就如只有亲自下水,才知深浅。
欢迎交流学习,头条号 “明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