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医疗产品的一些思考:产品外观、产品引擎、产品动力
【文章摘要】最近一直接触移动医疗方面的业务,在竞品共性提炼的同时也发现了其共有的缺陷,也就是我今天想聊的,关于移动医疗产品规划的一些思考。
我们按照行医流程选取了3款典型移动医疗产品:着眼于医前(预诊、挂号)的微医、着眼于医中(在线医疗、线下陪护)的春雨医生、着眼于医后(慢性病管理、医药电商)的阿里健康。
从产品逻辑角度,这三款产品做的相当顺畅了,但是问题来了——“我为什么要用它?”即我没生病时,我根本不会用!我生病时,我压根想不到用!这点可以通过移动医疗现状来判定,大部分产品线上问诊率低,变现困难,还处于靠融资生存的阶段。
为什么梦想这么丰满,现实却如此骨感呢?
我觉得原因有三:1)产品高大上,不够接地气;2)产品引擎所给予的马力不够;3)产品动力位不对,找不到用力点。
1.让高大上成为内在,让接地气成为外在
有这样一个经历,前一天晚上凭借业务的理解憋了一套逻辑上顺畅的大招,第二天例会时鼓足勇气开始放大招,结果同事来了句:“用户为什么要用它?”,大招瞬间被秒成一堆垃圾。我们习惯按照业务本身去规划产品(产品引擎),殊不知业务/产品逻辑行的通的产品也很有可能是垃圾,因为这与我(用户)无关!
我们将那些执拗于业务思考但却与用户没有太大相关性的产品统称为高大上、不接地气。我们以大姨吗为例,分析大姨吗是如何做到内在高大上,外在接地气的:
大姨吗的业务是将大姨妈行为进行可视化,即产品引擎。为了使产品引擎能够落地,大姨吗结合用户目标将产品引擎进行场景化,即产品外观(智能预测、智能提醒),于是就得到了经期管理、爱爱记录、基础体温、提醒设定等预测提醒的基础性行为功能。
这些产品外观往往与“私人属性”有关,即这就是我想要的。
2.不断迭代产品引擎形成行业壁垒
刚接触产品时,忌讳和外人交流自己的项目,万一他把我方案做了咋整?后来意识到,这是不对的,因为好的产品一定不怕抄袭,因为业务本身有其壁垒。此外产品引擎也觉得产品外观的上限,因此通过产品引擎的迭代能够使得产品内在更加高大上,外在更加接地气!
当下移动医疗受限于医疗资源以及其本身的不合理配置,使得产品线上问诊率很低!更别提线下问诊了。其依旧停留在初级阶段,产品模式单一、商业模式还多依赖于资本本身、医疗O2O生态链并未被打通、用户信心不够。
因此业务在未来仍有很大的空间值得优化:从用户角度,如何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人体数据?如何打通线下至线上的病例数据共享通道?如何通过线上数据与自身数据的比对实现用户自身的健康管理,使产品不仅仅是面向医患服务还包括多方的健康管理;从医生角度,如何通过云端实现病症案例的探讨与学习,丰富医生医疗经验,形成医生知识型专业社区,包括实现医疗资源本身的扩充与再分配。最终将用户、医生这两端循序渐进地往前推,实现两者的生态交互。这些都是产品引擎需要迭代的方向,也决定其能否形成自身的行业壁垒。
3.移动医疗产品的动力
首先是移动产品动力,即用户下班等车(碎片化时间),经常性地运用经验认知(轻松的、快速的)打开某个移动产品。具体到移动医疗产品,主要有三方面的动力位:1)来自于私人属性的“健康管理”;2)社区行为期待(对方有没有回复我呢?);3)具有启发性、有用的PGC—健康资讯。
通过引入动力位可以让产品动起来,达到马太效应,最终实现产品外观、产品引擎、产品动力之间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