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玩产品之细细品系列》
蜗牛自述
为了找寻适应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的产品方法论,我花费了不少时间,在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及资料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大部分的方法论都是基于技术、逻辑或学术层面的,当时我就在想几个问题:做产品是需要感性多一点还是理性多一点?是需要技术多一点还是生活多一点?都说PM做产品就像生孩子,那这个过程用技术能控制好吗?产品真的能像孩子一样成长吗?
在设定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后,我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探索,《如何培养出有内涵的好孩子——即如何打造出有内涵的好产品》,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与总结,仅供大家参考与交流!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斧正!
1、什么是内涵?
我的理解是:“将内在的本质思想,通过合理的手段,转化成外在价值的过程就是内涵;只有本质思想,没有转化价值的内涵是毫无意义的空想”;以下是蜗牛绘制的“内涵结构图”
蜗牛自画
在蜗牛看来,无论是人还是产品,其内在的本质都是与“人”相关的,并且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人”的,那图中的本质又到底是什么呢?
2、什么是内在的本质?
咱们可以把人的内在本质看做是初心或思想,应用在产品上的话,咱俩大可以理解成产品的核心理念;那一个有意义的本质是什么呢?蜗牛认为,只少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是目标,第二是方法,只有二者都被接受时(或可实现时),本质才有意义!
打个高大上一点的比喻:共产主义是内在本质,中国化是传递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外在价值体现,如果没有传递和价值体现,那共产主义也就只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写的一本书而已。如果内涵少了传递过程和价值体现的话,那最多就是一种自娱自乐,因为,谁也不知道你有内涵,更别提你的这种内涵对其他人来说意为着什么了。
2.1、目标
本质既然是服务于“人”的,那一定就有“人”的因素在,但如果只有“人”这一个因素的话,这样的本质有意义吗?比如:“我希望帮助这个人”,第一眼看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想,帮助这个人是为什么呢?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再比方说:“我想帮助学生…”,“我想帮助老年人…”,“我想服务老师…”等等,是的,只有“人”这一个因素的本质是没有意义的,那本质的另一个因素是什么呢?是结果,如果加上结果的话,那就不一样了,比如:“我想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我想帮助老年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我想帮助老师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人群划分:
如果你的目标是帮助全人类的话,我无话可说,但众口难调,通常来说,绝大部分人(或产品)的目标都只能帮助到一部分人,那如何快速划分人群呢?以下是蜗牛总结的几种常用划分方法:
蜗牛自画
结果分类:
结果:是结束和成果的缩写,其意义在于它要么结束了一个问题,要么给出了一个优化的成果,对于产品来说,它要么解决了“人”的一个痛点,要么优化了“人”的痒点或造成了兴奋点;
蜗牛自画
2.2、方法
目标制定完了,但如果没有可实现的方法,那也是很空洞的,所以,为了让目标更具可操作性,我们还得为目标加上一个可实现的方法,这样,你的目标就会更清晰;例如:“我想通过手机的OCR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作业扫描识别,并在3秒钟后自动给出错题的修改意见”和“我想帮助学生批改作业”哪个更好?你的上下级会对哪种表述更满意?那我们又想,这样的表述是全凭个人理解,还是有方法的呢?答案都是肯定的!
要素:
可分为“核心要素”与“可选要素”两种,要素越多越具体,越少越抽象。通常来说,核心要素是主体,不可变,更不可少,如果要变或删除的话,对我们的执行可是相当不利的,我们还是拿上述的例子来分析,大家可以尝试着改变或删除一下要素,看看都会发生什么,例如,把手机变成电视之类的:
周期:
通常情况下,尽量写明时间周期,这样会让整个方法更加明确;
步骤:
添加步骤可以让整个方法更有逻辑性,在表达时也会更清晰和更有说服力;
3、传递过程
好的本质要有高效的传递过程才更有价值,传递过程越长,最终价值越低,相反,则越高;能确定整个传递过程是否高效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速度”与“效果”;
3.1、速度
软件就是信息从输入到运算,再到输出的一个载体,只有输入信息越少,运算速度就会越高,所以,信息质量很重要。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输入的信息该如何梳理:
人:用户(参与者)信息:
关于人的相关信息数据,“人”即“用户”,而“用户”又可分为多种“角色”,即“参与者”,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将“参与者”的角色分清楚,再将各角色的基本信息按合理的分类编辑整理(可以先穷举,再根据需要删减,直到满足软件需求),最后用图或表展示清楚即可;蜗牛比较喜欢用图,举例如下:
蜗牛自画
物:目标结果信息(含工具、模块、页面):
还是之前的理论:“所有软件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的”,那此处所表述的“物”便是最终服务于“用户”的物品,在软件中体现的就是“虚拟物”,而且该“虚拟物”必需与“用户”发生有效交互或关联后的才算是“有效物”,反之,则为“无效物”,即为无效,则没有存在于软件中的必要,怎么理解呢?还是以上述的业务举例:
蜗牛自画
进一步对老师角色的相关信息进行分解梳理:
蜗牛自画
3.2、效果
有了高质量的信息,那如何将信息组织及丰联起来,并最终为用户带来期待的结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事:业务流程信息:
“人”与“物”之间,按怎样的流程和方式协同工作呢?这就得靠“事”来说明了,通常我们可以用流程图或用例图来表述“事”的过程;
蜗牛自画
组织:层级结构信息:
有了高效的业务流程,那如何引导用户按照设定的流程来完成业务,并将结果展示给用户呢?没错!设定深度合理的层级和广度合理的结构,以及清晰的节点命名(不可重名且一目了然)就是重中之重了;
蜗牛自画
4、外在的价值
何为价值?蜗牛认为,价值无外乎四个要素,即:“可用程度、可用范围、可用周期和获取成本”,缺一不可;
4.1、可用程度
如微信可以打语音电话、发信息、发图片、发视频、发朋友圈、视频聊天等等都是它的可用程度,
蜗牛自画
4.2、可用范围
微信经过“适老化改造”后,适用对象进一步扩展;
蜗牛自画
4.3、可用周期
沟通聊天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微信还增加了很多小场景及其它功能,拓展后,人们使用微信的周期就更长了;
4.4、获取成本
微信可以免费获得!
图片来自百度
需要提示的是,在获取成本要素与我们平时买东西和造东西不一样,对于用户来说,获取的成本越低,内在本质体现的外在价值就越高;
结束语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快速的,并通过我们比较熟悉的逻辑和认知(从人文角度出发)来打造一款具有强大内涵、逻辑清晰的好产品,我们更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从比较感性一点的角度去理解产品,让我们的产品更有人情味!希望通过本文帮助到一些“文科生”的新同行尽快的掌握一些“理科生”做产品的逻辑与技巧,方便大家更快的融入工作!
奉上一首打油诗:“工作之余写分享,经常搞到闹钟响,文中如有不足处,还请大家好商量,并且留言告诉我,我会尽快改进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