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打造视频号(2)内容分发机制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古语有云:“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是呢,时代变了,当今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 人们整天被动接收的信息,还消化不完呢,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发掘和辨别信息了。

我们打造视频号,内容为王是根基,但是怎样把内容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毕竟 能被消费的内容,才是有意义的内容!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研究一下视频号的内容分发机制!

从0到1打造视频号(2)内容分发机制

00 
上期回顾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上一期的内容:

上一期我们主要分析总结了视频号的生态,正所谓 “初级玩家打造产品,高端玩家打造产品矩阵!”

我们作为产品经理,自然默认归属于高端玩家行列,需以全局的视角来看待视频号。 视频号的生态,通过以下两张图,可见 一斑:

1. 微信生态图

包含六大子产品: 搜一搜、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以及视频号。

从0到1打造视频号(2)内容分发机制

2. 视频号生态图

包含私域流量池、公域流量池,以及与视频号结合的各种小工具。

从0到1打造视频号(2)内容分发机制

详细的内容,大家可自行查阅第一篇文章袄~

0 1
概念解读

好家伙,内容分发机制,这个词也不知道是谁创造出来的,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不百度一下,还真特么不知道是个啥意思。

来来来,我们先来将这个词语翻译成“人话”~

所谓的内容分发机制,其本质就是我们所说的“3W1H”,即“what、who、where、how”,我们再来深入翻译一下:

what:什么内容?

who:被谁看到?

where:在哪看到?

how:怎样看到?

什么,以上还不是“人话”?客官莫急,我们来逐个剖析。

0 2
what:什么内容?

我们自己当然知道,自己创作的是什么内容了,比如是教做菜的,还是教谈恋爱的,或者是像我们这种讲解产品知识的。

但是自己知道没用啊,关键是得让视频号这个平台知道啊,因为平台只有先确定了内容的定位,才能把这些内容推送给合适的内容消费者啊。

但平台不是人,而是系统,无法“感性”地通过观看这些内容,来确定这些内容的定位,而是只能够基于一定的规则,“理性”地给内容进行分类。

这些规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把这三方面的规则搞清楚了,就能够让视频号这个平台,“认识”你的内容啦。

1. 视频号昵称

这是第一层级“领域”区分的依据!

视频号的昵称可不敢乱起啊,因为这是系统“认识”我们的第一环节,系统会根据昵称,来初步判定该视频号的内容属于哪个领域。

就比如,如果视频号的昵称中如果包含“美食”,那么系统就会根据该昵称,将该视频号中的内容,归类于“美食”的领域。

例如,随便搜了一个关于美食的视频号,根据该昵称“美食分享家教做菜”,系统很轻松地就能够将该视频号的内容,归类于美食领域。

2. 话题标签

这是第二层级“类别”区分的依据!

别小看这个话题标签,在内容分发机制当中,标签体系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我们发布视频的时候打上相应的话题标签,那么系统就会通过这些标签,将内容进行分类。

例如,我在发布视频号的时候,都会打上“产品经理”的话题标签,那么系统就会知道,我的这个视频,是属于“产品经理”类别的。别人在搜索产品经理相关的内容时,就可能搜到我这个视频。

3. 内容关键字

这是“领域+类别”的根本依据!

我们常常碰到各种“标题党”,有时候标题跟内容没有毛线关系,只是为了博人眼球。

所以说,只有视频号昵称以及话题标签,并不能够准确地给内容定位,能够将内容准确定位的依据,还是内容本身!

对于视频号来说,系统也是会“读”内容的,然后呢,系统会根据视频中的文字和图片,识别出相应的关键字,通过这些关键字来给内容定位。

例如,我们再随便找一个关于美食的视频号,别问我为什么老是找美食相关呢,因为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啊。。。

这个太特么典型了,不管是内容还是图片,系统都能够“读”出来,这是“美食”相关的。

盲猜一下,这里肯定用到了NLP(自然语言识别)技术,非常高大上的一门技术!

0 3
who:被谁看到?

内容的定位有了之后,那么需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这些内容推送给合适的的内容消费者!

这里我们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私域流量:主动推送

这是内容触达的第一种途径,也是最小量级的流量池。

我们上面总结过,微信的私域流量,包含微信群、朋友圈以及微信好友,当视频发布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将内容传递到消费者手中。

这种方式,往往是视频的创作者,或者是运营者常用的一种手段,但这种途径所承载的流量非常有限,只能够达到冷启动的目的。

当然,私域流量也包含关注内容的推送。系统会将发布的内容,推送给那些关注的人。

2. 私域公域之间:社交推荐

这是内容触达的第二种途径,属于中等量级的流量池。

如果是我为某一条视频点赞了,那么我的微信好友,也能够收到该视频的推送。这就是典型的社交推荐机制。

一条内容被点赞越多,通过人传人的社交关系链,该内容被推荐的流量池就越大。社交推荐是一种正相关的滚雪球效应。

但大多数的内容消费者都比较“保守”,只愿意为自己感兴趣、感觉有价值的内容点赞。所以说,好的内容是根基。

3. 公域流量:热点推荐

这是内容触达的第三种途径,是最高级别的流量池!

在这个流量池当中,最多的话,微信12亿用户,都能够收到内容推送!

想进入公域流量,成为热点推荐内容,那是需要一定门槛的,猜测一下啊,视频号在这个地方的推荐机制,应该和抖音差不太多, 也就是使用了一种 “流量赛马机制”

具体来说,大概是这样的:

视频号平台会为每一个新发布的视频,都平均分配一个小的流量池,然后在这个流量池当中,如果该内容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比如视频的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都能够达到一个既定标准,那么该视频,就会进入下一个更大的流量池,以此类推。

所以说,利用私域流量做好冷启动很关键,但是内容本身更关键!私域流量决定了我们的底线,而内容本身则决定了我们的上限!

0 4
where:在哪看到?

我们上述分析了那么多,然后where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

根据上述所分析的三种内容推荐机制,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的这三个地方,接收到相应的内容:

图可能有点小,简而言之,三种推送机制,对应的就是视频号界面的三个table:

私域流量对应“关注”列表;

公域私域之间的流量对应“朋友”列表;

公域流量对应“推荐”列表。

但我们能看到视频号推送的地方不止这么多,其他的地方例如“看一看”当中的热点广场,以及“搜一搜”当中的视频号动态。

0 5
how:怎样看到?

其实以上的分析内容,我们已经顺便把“where”这个问题给解答了。

在这里,我们顺道多聊一点其他相关的内容吧:

小龙哥在年初的公开课中,曾提到过“信息茧房”的概念,“信息茧房”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抖音的内容分发机制,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所以说,抖音更加适合于泛娱乐的内容,其本质是 “kill time”

而小龙哥希望能够把用户从“信息茧房”中给解脱出来,于是视频号则结合了“算法推荐”以及“社交推荐”两种形式。

泛娱乐的内容,无疑有着更多的受众,所以视频号也无法割舍“算法推荐”。

但视频号与众不同的一点,则是其为高质量的知识型内容,保留了一片天地,而“社交推荐”无疑是该内容最好的传播途径。

所以说,视频号不仅有泛娱乐内容,更有知识型内容,而知识型内容的本质则是 “save time”

并且啊,小龙哥曾预测,算法推荐与社交推荐的比例,大概会是1:10。

0 6
结语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内容了。

最后我想说,视频号从推出到现在,不足两年的时间,但已经经过了数次的迭代,包括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内容分发机制,最初的版本与现在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但结果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视频号目前仍然处于增长阶段,背靠微信,其发展速度真的是肉眼可见,听说目前的DAU已经突破5亿大关。

错过了抖音,希望自己能够搭上视频号这趟短视频的末班车吧~

下一期,我们会更加具体地,从功能层面,来研究一下视频号!

另外,看看我第二期录制的视频号咋样,给点个赞,让我也感受一下,基于社交的推荐机制呗~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产品壹佰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