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更喜欢《创业维艰》而不是《从0到1》?
【文章摘要】《从 0 到 1》以及《创业维艰》可谓是创业大街创业者圈子中讨论最广泛、最受推崇的两本圣经。三、五个连环创业(失败)者手持“西少爷”肉夹馍,配着“总理咖啡”激烈讨论着创业项目,群情激奋之时,往往还要引用《从 0 到 1》或《创业维艰》中观点。这些场景在赵赛坡的“为什么创业者要假装读过《从 0 到1》和《创业维艰》”里早已有详细描述。
在今天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硅谷鸡汤学”、“创业成功学”已经成为创业者以及媒体人必读(或假装读过)。走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言又几”书店,摆得最显眼、卖得最火热的往往就是《从 0 到 1》、《创业维艰》、《参与感》、《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创业哲学”。
《从 0 到 1》以及《创业维艰》可谓是创业大街创业者圈子中讨论最广泛、最受推崇的两本圣经。三、五个连环创业(失败)者手持“西少爷”肉夹馍,配着“总理咖啡”激烈讨论着创业项目,群情激奋之时,往往还要引用《从 0 到 1》或《创业维艰》中观点。这些场景在赵赛坡的“为什么创业者要假装读过《从 0 到1》和《创业维艰》”里早已有详细描述。
纵然,这两本“创业哲学”已成为创业大街的泡沫佐料,但一些真正创业者对《创业维艰》有着更深刻的感同身受,对《从 0 到 1》,则持保留态度。
为什么喜欢《从 0 到 1》?
《从 0 到 1》源于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 2012 年在斯坦福教授的一门创业课程。期间,他一个学生记下详细笔记,并把它发布到网络,引来 240 万次点击率。随后,彼得参与将这份神奇笔记精编成为《从 0 到 1》。
《从 0 到 1》主要基于作者作为 PayPal 和 Palantir 创始人,以及 Facebook 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上百家初创公司投资者的经验写就。《从 0 到 1》的核心观点是:解读互联网颠覆式创新,讲述如何创建型创新公司。“从 0 到 1”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试错,发明新模式或产品过程,尽力证明自己是业界第一,最终实现市场和利润的垄断。
创业者喜欢《从 0 到 1》,更多是两种心态的集合:一是“一夜暴富”的梦想;二是“思想先进”的标榜。
《从 0 到 1》很大程度迎合了创业大街创业者们“一夜暴富”的心态。在这里,所有创业者怀揣的梦想是这样的:骑着自行车进来,两三年后开着宝马出去。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些创业者整日泡在咖啡店,拙劣地寻找所谓“风口”,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今天,他们用“互联网”这三个字标榜先进性,用“创业者”这三个字占据道德制高点,“互联网”和“创业者”成了“社会主义”之于“资本主义”一样,有了强大理论自信和制度优势。
然而,创业者们真读懂《从 0 到 1》了吗?我们继续回到赵赛坡的“为什么创业者要假装读过《从 0 到 1》和《创业维艰》”,赵赛坡最终是这样评价这些创业者的:
在如此大环境下读到这般纠结的创业指导时,中国创业者们能想到什么呢?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拍封面,并分享到社交媒体……当一张张多角度、多滤镜处理的图书封面上传到朋友圈相册,当一句句精心雕琢的评语贴到微博微信,伴随着诸多创业者小圈子里不能言说的秘密,一个畅销书神话就这样形成了。
这个神话似乎没有多大危害,毕竟创业者们都是聪明人,知道此“意思”与彼“意思”的细微差异。更何况在这个神话里,出版社赚到银子、媒体赢得点击率、读者加速了肾上腺激素的分泌……
为什么喜欢《创业维艰》?
《创业维艰》作者本·霍洛维茨,是硅谷最牛创业者之一,也是最好天使投资人之一,他从白手起家到 IPO,再以 16 亿美金高价成功出售公司,后来又成为一名成功投资人。他亲身经历了创业各环节,见证了高潮与低谷,目睹了互联网的狂热与泡沫爆炸,他的经历无疑就是一部生动教材。
他让更多人看到了创业者背后不为人知的那些真实经历和心路历程。在他看来,创业就是一场“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就像书中所写:“在担任 CEO 的 8 年多,只有 3 天是顺境,剩下 8 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这本书几乎全景展现了霍洛维茨早年创业如何应付来自各方压力和挑战。
在“伪创业者”之中,《从 0 到 1》更受欢迎。当然,我们也不能称喜欢《从 0 到 1》的创业者就是伪创业者,但显然,《创业维艰》更切合创业路程中的焦头烂额。相比《从 0 到 1》,《创业维艰》在成熟创业者之间的受欢迎程度要高得多。
在 Zealer 最近一期视频中,王自如对话刘作虎,两人最大共识便是:更喜欢《从 0 到 1》还是《创业维艰》?王自如和刘作虎不约而同表示:更喜欢《创业维艰》。
刘作虎直截了当说:“我从不推荐大家去看《从 0 到 1》,应该去看《创业维艰》,前者只会让人每天想着抓机会,我看了一半就放下了,只有《创业维艰》才让人感同身受。”刘作虎还分享了一次创客活动时的所见所闻,一位创业者兴奋地讲着自己项目,并高喊着要一夜致富,这种事情让他“超无语”,所以他再也不参加此类活动。
刘作虎还表示,他很反感“风口”这个词,这种投机主义心态让年轻人变得很浮躁,会把人带到坑里去。所以,创业者还是要踏实,要沉下心来做产品。王自如面对刘作虎对《创业维艰》的推崇,则表示称他《从 0 到 1》看了三章便把书关上,而却给所有核心员工都发了一本《创业维艰》。
《从 0 到 1》还是《创业维艰》?
如果要我来选择,我依旧会选择《创业维艰》。创业不是《从 0 到 1》的光鲜亮丽,更多还是《创业维艰》的焦头烂额。
如果要追问“创业维艰”这四个字出自何处,我们最早可以在唐代吴兢《贞观政要》里看到: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后,问大臣创业与守业哪个更难?曾跟随唐太宗征战杀伐、出生入死的房玄龄,认为“见创业之难”;而与唐太宗一起治国安天下的魏征则认为“见守成之不为易”。
唐太宗总结“创业维艰,守成不易”。从开始创业到最后成功 IPO,李世民无疑是成功创业者,深知创业和守成均不易。
《创业维艰》可以说是 CEO 的指导手册,里面有一系列创业遇到的关键问题指导。《从 0 到 1》读了后,给人感觉可能更接近《世界是平的》之类的书,轻松易读,观点明确,要垄断,不要竞争。然而在激烈市场中,竞争是永恒的,垄断者往往会被新野蛮创业者“跨界打劫”,从而面临新的《创业维艰》。
创业者永远没法消除焦虑和心理上的折磨。常人选择安逸和舒适,但他们从一开始,选择了这条难走的路,注定就是生活在一个反复痛苦和重复打击的环境中,他们永远是焦头烂额。
创业者,你是喜欢《从 0 到 1》还是《创业维艰》?相信体会过真正的创业之后,你的选择一定会是《创业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