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背后的思考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相信大家身边吐槽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的声音相当不小,微信为什么会增加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功能?微信的产品能力一直被业界所推崇,这个功能是基于哪种考量而诞生的?通过该功能, 我们能窥探到微信什么样的产品思考?这真是一件值得思考与研究的事情。

毋庸置疑,微信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社交名片,而朋友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每个人的形象背书,见面“加个微信吧”已然成为了所有社交关系的起点。众所周知,微信社交是基于“熟人”的社交,当见面“加个微信吧”的行为成为主导地位,微信朋友圈里的“熟人”

关系会被迅速稀释,取而代之的是“工作圈”、“微商圈”等等,当这种圈子的属性被改变后,那些关于生活的抱怨、美美哒自拍、记录生活点滴等等,我们不敢也不愿意展示在朋友圈里了,因为我们不想被那些数字世界里的、不熟悉的邻居窥探到自己的生活隐私,并且,随着熟人关系的不断被冲淡,这种不发朋友圈的克制会愈加明显!

关于这种关系的转变(熟人关系被稀释),微信也是很敏感的,我们可以从微信对朋友圈的产品功能演进进程可以窥探到。

当我们点开微信设置里的“隐私”tab里会发现,关于朋友圈的功能优化是越来越多:从最早的是否允许陌生人查看我的朋友圈;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不看他(她)的朋友圈;是否关闭开启朋友圈入口;朋友圈消息的更新提醒及朋友圈信息可见范围;以及近期添加了设置某条朋友圈的互动不再通知的功能。

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背后的思考

微信在一步步增加用户对朋友圈的控制权。这里我们也可以窥探到社交产品的必然结果:关系链的扩张。当社交关系链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用户被赋予的隐私的权利就会被慢慢削弱,特别是微信这种熟人社交产品。关系链扩张后,由于熟人关系被冲淡稀释,用户的生活隐私暴露在了那些所谓的数字世界的邻居面前,用户会产生一种非常不安全的感觉,这时候,他们就需要得到一种被遗忘的权利,从数字世界邻居面前消失,这时候,类似“三天可见”的需求就会出现。

很多用户会有这种感慨:微信朋友圈此次的“三天可见”与当年QQ的全民隐身是如此相同!其实,这种类比不对滴,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析下:

遥想当年QQ全民隐身,当我们打开QQ列表时,发现一片灰色头像不再跳动,都默默地躺在那里,我们不知与谁去聊天,但是作为一款以聊天为基础的产品,当你发现没有人聊的时候,这个产品已经还剩半条命了,注定会被遗弃!

而微信朋友圈的“三天可见”并不会影响绝大多数用户使用微信及发朋友圈,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在时间流里刷朋友圈,而不是一个个的点开好友朋友圈去查看他的朋友圈,因此,能真正感知到“三天可见”的场景很少很少(一般在我们加好友时,会先去翻翻对方朋友圈)。

至于,微信朋友圈为什么设置“三天可见”,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相信微信团队是基于某些数据推演出来的,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摘自谋篇文章的一句话:微信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这里面有社交产品的宿命,有微信自己的困扰,更重要的是,也有新产品的机会。与其抱怨,不如好好去探究下这里面背后的产品设计逻辑,说不定,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哦!

微信yangyileon,一起探讨产品知识

随意打赏

微信朋友圈搜索功能微信朋友圈新功能微信朋友圈图片微信朋友圈功能微信朋友圈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