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当代牛逼技术背后的数学原理,产品人不读就落伍了!
这次要介绍的这本书叫《数学之美》,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吴军先生。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已经拜读过吴军先生的大作《浪潮之巅》,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近百年来伟大科技公司的发展史华,可谓格局庞大。
相比较于《浪潮之巅》的大视角,《数学之美》这本书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深刻讲解了数学在这个信息时代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核心贡献,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非数学专业出生的同学们都可以了解个大概,对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有了一个底层的了解。
在阅读这本书以前,我曾一度认为(许多小伙伴应该与我一样)像Siri这样的人工智能,只是很简单地把我们对他说的话原模原样地按照要求找到对应的结果,但阅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自己的认知有多么的浅,及时是让Siri简简单单的听懂你所说的话,这个过程就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从句法分析(大多数人认为的)到根据统计模型分析的语义翻译是多么得伟大而不可思议,数学在这当中起到了核心用途,当初在大学时还曾抱怨如此难的高等数学有何用处,现在反思起来才明白“不是数学没用,而是你的认知水平达不到高数所要求的水平”。
这本书对于我的帮助在阅读期间就发挥了作用,在解决公司实际业务中的积分获取,我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认知更快地想到了基于数学编程的方法,从而找到了一条最优的积分获取算法。具体的过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公司要上线一个积分业务,积分的使用逻辑与淘宝天猫的逻辑趋同,但在获得积分的规则上和天猫淘宝很不一样,在考虑到各种减少以外损失的情况下,公司高层决策后希望用户在购买每个商品支付满一定金额(需要在订单金额内扣除掉积分抵现的金额)后才能获取到按固定比例乘以商品销售价的积分,而这个是一定金额是按照销售金额减去该商品能获得的积分金额(1积分=1元)后的值。
相比较于天猫淘宝只按照销售价乘以固定比例的简单方式,我们的按照每个商品是否达到条件的方法就变得复杂许多,购买单个商品时,计算非常简单,但是考虑到购物车内的多个商品结算时,就会变得复杂很多。
起初,我考虑的思考出的逻辑是得到每个商品的金额除以未扣除积分前的订单总金额得到的商,再用这个商去乘以积分,从而获得每个商品的积分使用情况,从而获得每个商品实际支付的金额,然后再根据前面提到过的已经确定好的逻辑,去依次计算出每个商品是否达到获取积分的条件,最后再将达到条件的商品对应能获得的积分求和。
但是我对这个算法非常不满意,原因是小数点的发生的情况非常大,大家都知道,计算机对于计算小数点的效率是不如简单的加减的,因此当一次购买商品数量较多时,性能会出现问题。
在拿到业务需求的第三天早晨,在想《数学之美》中某个内容(已经忘了是什么内容)时,突然想到以前大学学习过的算法课,先到了冒泡排序的算法,在洗漱时我把实际业务放入到这个算法中简单过一遍发现可行,来到公司后就立刻把整个过程用简易的C语言表达了出来,写完之后我就知道这是最优解。下图就是解决这个积分获取问题的最优算法。
最后再次说明一下,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觉得上面这个案例,和《数学之美》这本书的实际内容有些远,但其实保持良好读书习惯的小伙伴们应该能感觉,某本书籍内容会成将来解决将来某个实际问题解决的一个灵感来源,这些这本书和这个问题是完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但就是能够带来启发,我称之为跨域。
在文章的结束前,和往常一样,给出我对《数学之美》整理提炼过的读书笔记给大家。
更多互联网书籍介绍请关注 “今天读什么” ,每周一本书籍推荐,让你明白“今天读什么”。
文土豆哈士奇 微信公众号:今天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