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流量运营”的三大痛点是什么吗?
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刻起,“流量”也随之产生。如果将互联网比做是一条双车道的高速公路,那么这两条车道分别就是信息流和用户流,而后者就是所谓的“流量”。
流量的背后是用户,而其本质则是用户的注意力,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流量运营”就是通过信息和用户的交互,来获取用户注意力的过程。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流量运营就是“把正确的流量导给正确的产品或服务并形成转化的过程”。
既如此,就衍生出关于流量运营的三个问题:
1、流量从哪里来?
用时下比较流行的口径,可以把流量分为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两类。
公域流量的来源比较庞杂,各种搜索平台、资讯平台、视频平台、社交平台和知识平台上都凭借自身的优势聚集了大量流量,这些普适通用的流量需通过SEO、SEM、DSP、广告投放、品牌传播等方式获得,然后根据自身需求对其进行筛选,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则以自建流量池、裂变(MGM)、推客和自媒体传播为主,这些流量通常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知名管理学者穆胜博士曾针对私域流量给出过一个“AIE标准”,即可自由触达(Accessibility)、IP化和耐受性(Endurance),在各大流量平台逐渐趋顶的当下,私域流量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外,对于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尤其是保险公司和银行),还有一个巨大的私域流量池,那就是拥有广泛人脉资源的客户经理,这部分流量比较特殊(今日暂不赘述),但确实有着极强的“带货”能力,但如何将这些偏线下的流量与线上流量进行打通融合,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2、流量如何留住?
不管是公域流量还是私域流量,一旦将其导入到自建的流量池里,就需要“想方设法”留住这些流量,也就是常说的拉新和留存。
拉新时,需要针对流量属性设计不同利益点的活动,比如一个吸引用户绑卡的活动,针对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的流量,可以配置视频卡类的权益,而针对电商平台的流量,则可以配置购物满减券或支付立减券等权益,总之要能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提前对流量属性进行识别,这样才能成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达成拉新转化。
用户留存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签到、抽奖、任务体系、积分体系等,也有瓜分大奖、红包雨、成长机制等,不过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形式,能在短期内实现流量的快速聚集,但真正能吸引用户留存的还得是产品自身的长期价值,只有当留存手段与产品价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时,所谓的“用户生态”才能形成,流量才被真正转化成用户。
3、流量到哪里去?
先来看一个传统电商平台的公式:销量=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对于电商平台而言,流量的最终流向就是形成销量,那么,如果想要提升销量,除了要保证足够多的流量之外,还需要持续提升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这三个关键指标。
转化率的高低取决于流量与产品的匹配度,这需要提前对流量属性和产品特征进行识别,以保证匹配的精准度,避免出现流量浪费的情况。
客单价就比较有意思了,大家都听说过“大数据杀熟”,暂且不论这种情况是否存在,但如果真能通过数据分析为用户推送客单价更高的产品或服务,并且用户乐意买单的话,何乐而不为呢?复购率则主要与用户的整体消费体验高度相关,由于与本文关系不大,先按下不表。
简言之,流量的最佳去处就是在自家生态内为其找到最为合适的产品或服务,这样既对得起流量,也对得起自己。
在英文中,“流量”和“交通”同用一个单词:Traffic,而流量运营就像是指挥交通的交警一样,把流量按照自身特征疏导到合适的方向上,从而实现流量的价值最大化。
只有搞清楚了流量的来源特征,准备好了拉新和留存的手段,弄明白了将流量导向何处,才能真正玩转流量,通过流量运营挖掘出更多的用户,为产品或服务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
以上内容就是“你知道“流量运营”的三大痛点是什么吗? ”中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 产品经理的 相关内容,可以来 产品壹佰 官方网站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