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SWOT分析对产品经理是“无用的”?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 如何使用swot分析

今天我们想说一说产品经理经常使用的swot分析工具,无论是做竞品分析,还是个人的工作述职,亦或是商业竞争分析,也或者是个人成长分析等,swot都提供了一个非常通用的模板,我们可以以这个模板为框架,对研究对象进行一个初步的梳理,并在自己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产品策略。
SWOT分析法是80年代美国教授韦里克提出,是企业做战略分析时的经典套路,通过SWOT的分析,可以找出公司(产品)的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只有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对手,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处变不惊。

为什么说SWOT分析对产品经理是“无用的”?

通过组合,我们可以从4个维度进行产品分析:

1 SO 战略

利用自己优势,抓住机会

(1)主要从自身条件入手,通过分析自己已有的资源和优势,确定产品的机会。

(2)例如一家线下培训机构想借助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机会,通过做一款App切入线上。他们的优势是已经积累了大量线下用户。因此,app初期定位就可以为线下学员提供服务,通过将已有学员搬到线上的方式来启动,这些线下用户就可以作为app启动的第一批用户,抓住了自身优势,减少了app推广成本,之后积累了用户和内容后,便可寻求对外扩展;

2 WO 战略

弥补自己的劣势,通过改善自己,来抓住机会

(1)在产品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透过问题就可以看出自己的劣势所在,通过改善劣势,来寻找新的机会。

(2)例如一家公司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却是一个个“孤岛”,之间没有联系。如果能针对数据的标准化和统一性做文章,注重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就会对公司总体能力与业绩提升有帮助,这就是弥补劣势,抓住机会。

3 ST 战略

发挥自己的优势,规避企业面临的威胁

(1) 企业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外部的威胁我们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不断强化自身优势进行规避。

(2)例如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一直采用小班课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优势,成为了一道护城河。但其他教育机构做小班课模式的也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蚕食了市场份额。因此,机构要想加强自己的护城河,就必须在优势上持续做深,或者在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延伸相关业务,例如在小班课的基础上增加1对1模式;

4 WT 战略

将劣势最小化,或者快速弥补劣势,规避威胁

例如某公司内部协作机制,流转机制较差,可以通过采购相关管理软件的方式快速弥补短板

因此,swot分析在宏观,微观两个层面都能很好的使用。宏观方面,可以很好的分析企业竞争与市场环境,微观方面,也可以很好的对产品的决策提供帮助。

但swot却有着自己的局限性。 为什么说SWOT分析对产品经理是“无用的”?

二 SWOT的局限性

工具的核心价值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套路。假如没有swot工具,我们去分析企业,分析产品,也可能会想到企业面临的机会,外部的竞争与威胁等方面的内容。但不一定完整和清晰,水平高的人可能会分析的很好,水平低的人可能就会一塌糊涂。而工具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有了一个思考与分析的框架,只要合理使用,就会分析的逻辑清晰,很有价值。

我们套用swot框架,可能很快就会把研究对象的优、劣势写下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内容看到一些产品的趋势和方法,但随着这个工具的不断套用,我们也发现了它的局限性:

1 分不清机会与威胁: 机会与威胁本就是相辅相成的,被威胁的地方就是机会,而机会自然也和风险相伴。比如我是线下培训机构,线上开始火爆了,那线上对我来说到底是机会还是威胁呢?恐怕也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把它当成机会和当成威胁就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策略。

2 分不清优势与劣势: 优势与劣势也是相生相伴,在工作中也有可能出现劣势被弥补了,但是优势却也不见了的的情况,所以说不清楚机会与威胁的同时,可能也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不好判断。

一旦产品经理无法对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有很好的区分,那么这套工具的使用就会变得很平面,就会变成为了完成领导的任务的一种形式,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

为什么说SWOT分析对产品经理是“无用的”? 这种情况在产品管理中非常常见,每个产品人都能从这4个方面入手,头头是道的进行梳理,但其实是为了优势找“优势”,为了“机会”找“机会”,到了实际工作中,这些梳理其实起不到任何作用。

3 从“问题”入手

无论是产品经理,或者其他的岗位,做事情都要建立一种“理论与实际的平衡”,在这个平衡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既要完成每一个 具体的实际工作,在工作中解决具体的问题,也要不断学习理论,建立理论框架,用来指导工作,获得成长,只重视其中一个肯定是不行的,如果只重视理论,那么可能会变成一个纸上谈兵的产品经理,如果只重视具体的实际操作,那可能会变成一个“工具人”。

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对自身工作有更好的把控,最终提炼出自己独特工作流程与方法,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那么如何更好的结合呢?我认为它有一个切入点,那就是“从问题入手”。

swot是一种论框架,从问题入手是实际操作的重要步骤,二者结合就会让思考和工作更加有用。

产品经理的目标是解决问题,问题来源于用户,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更加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核心用户,以及自身的核心能力,从问题入手,真实的去解决问题。

因此,SWOT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套路,但它有时不足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产品,因为它会让我们更多的趋于形式,成为一种表面功夫,但如果在使用swot的过程中,秉承着“以问题入手”的思路,就能更好的形成一种结合。

好的发展思路不是僵化的不断寻找优势或劣势,也不是去不断的组合它们,因为这些一开始可能就是不完善或者错误的。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扬长弊端,研究问题和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平衡的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所以,制定战略,研究产品和竞品,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做到问题拉动。使用工具,但不迷信工具。所以并不是说,swot对产品经理没有用,只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工作变得形式化,必须一切从具体问题入手,解决问题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