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没干货?聊聊坚持写产品经理文章的心得
上周文章收到部分读者反馈,小乐帝行文如同八股,没有像同行有足够的干货内容。为了调研这样的反馈是否客观真实,找了几位朋友做了下调研。其中一位当文章刚发出时就转发到朋友圈对小乐帝文章内容与观点表示认同;另外一位朋友也颇为认同文章内容,还爆出了因为文章写的“曲高和寡”,被人理解得少,已经不怎么写文章了,很认可小乐帝还在坚持写。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名著尚且如此,读小乐帝名不见经传的文章,褒贬不一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不过这也引发重新思考为什么写文章以及为谁而写的问题。
为谁而写文章
最近面试为了考察求职者学习能力和自我精进的意识,都会随口问问最近看什么书,看什么文章,大多产品从业者都还是会关注一些产品经理公众号,并且作为日常精进的主要渠道之一。小乐帝也关注了一些圈内的号,产品经理圈内的公众号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营销号、大V号和普通产品经理号。
营销号通常发布内容是为了吸引阅读和流量,并且促进线上和线下的卖课或者卖资料。因此这些号的特点基本就是“集百家所长”,将产品经理的文章拿来或攒一些可帮助卖课的软文,主要还是聚焦商业转化与变现。
大V号多是出过产品经理课程或书,又注重自我品牌打造,参与各种线下聚会与活动,线上线下吸粉,做到极致就是苏杰。大V成名后,会发现自己原来能量这么大,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了,那重要的资本和阵地就是公众号,无论是找合伙人或高管工作,还是卖线上线下课,写出的内容都会不可避免“过于迎合”受众,满足受众对于干货的渴求和内心对大V的崇敬,最近这类大V待业的越来越多了,我们也可以静观大V的发展路线。
普通产品经理号是产品圈子号的大多数,这些号的特点是作者出于爱好或自我成长需求发文,通常发文时间是不固定和没什么规律的。图名图利也没有以上两种号那么明显,自然在发文内容上也不会那么聚焦于商业化或迎合受众,干货不突出,跟作者经历与认知水平强相关。
小乐帝公众号自然属于第三类。起初写公众号更多是觉得产品经理这个岗位需要不断学习与适应行业变化,因此最初公众号名字叫“产品经理读书会”,意在通过不断阅读增加积累与沉淀。但随后发现,自身读书时间投入无法保证,当时也无法聚集一帮有足够内容输出能力的产品人,内容生产无法保证。更根本的是,读书感悟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在没有读书的情况下,很难通过读后感来产生足够共情,产品经理对这类内容需求并不强烈。于是就着当初工作会遇到各种问题,便逐步将公众号定位于自我迭代与抽象经验输出的阵地。随后证明产品人普遍有自我精进的需求和需要优雅解决问题的认知与方法,就这样一直坚持,写到现在已经3年半过去了。
这期间,有的读者来有的走,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整体关注数拉长了看,还是在线性增长。具体到个人身上,写文章也是快速从学生蜕变成职场人的过程,也与非常多优秀的同行建立了联系,互相交流与成长,极大加速了各自对行业及趋势的判断速度与准确性。而后者逐步成为自我迭代之外坚持的动力,即与优秀的同行交流学习。
伴随成长而写文章
为什么同一篇文章,有些人觉得是八股文,有些人觉得感同身受。随着阅历增加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看法会变。
小乐帝本科就读于一所中流985院校,大一都会有一门必修课管理学基础,当时学这门课程学到垂直型组织和矩阵式组织能背下各自优劣势,就能得分,但这两种具体是什么东西并不能深刻理解。如今有过几年工作经历之后,也经历了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垂直型组织和矩阵式组织各自认知和判断认识更加深刻了,年初小乐帝还觉得垂直型组织无法做好协同和各自为政,如今在矩阵式组织中,逐步意识到没有完美的组织形式,任何组织形式都需要适应业务和企业发展实际为结果和效率服务才行。
对产品经理的理解也会经历以上的转变。没入行时,觉得产品经理是高薪和改变世界的岗位;初入行时,觉得产品经理接需求、画原型、追进度高效执行就很厉害了;后来觉得产品经理要有从零到一的经验;经历过从零到一的几次经验后,发现产品经理做出产品取得市场和商业上的成功才行;再后来觉得产品经理要在新组织和形势下,扩展职能,操盘完成商业闭环才重要;现在还在修炼的路上。
那么伴随个人的成长过程而输出的迭代文章,自然是随着认知层次提升,关注点也大不相同。并且走得越远,离大众产品经理认知越不同。这一点公众号“水库论坛”欧神表现最为明显,文章惯用套路是,当他娓娓道来被大众所认可的观点时,突然转向告诉你“以上全错”,接下来介绍他的观点,还总能够自圆其说。且不谈其观点对错,认知不同,对对错的判断标准也会变甚至有时会越来越模糊化。
因此有些人觉得文章没干货,有些人觉得奉若圭臬,都是正常的,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经验与阅历不同,需求与评判标准不同。
如何阅读文章
上个月去深圳做《智能推荐驱动业务增长应用与实践》线下分享,最后一位产品经理提出智能推荐会导致茧房效应是否应该摒弃推荐系统,小乐帝从三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其一、按照《娱乐至死》理论,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娱乐化,推荐系统本身是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并且找出用户本身的偏好的商品或物品
其二、推荐系统是助力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设施,中国算是世界上最惨烈的互联网商业竞争,首先保证的是生存,人文关怀企业需要引导但不是最主要的点
其三、并非因为有了推荐系统而有茧房效应,没有推荐系统本身也会有茧房效应。譬如生活在一线城市的白领,无法理解四五六线城市为什么那么多人用拼多多和趣头条;在老家的亲人,也无法理解一线城市动辄上万的薪资和几百万才能买一套房。作为有追求的人需要有自己的判断与选择。
说回阅读文章也类似,小乐帝关注的产品经理公众号,通常不会因为内容而取消关注,而是长时间不更新而取关。因为当我们选择需要阅读的内容时,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中:要不要阅读,需要精读还是泛读,读后收获满满还是一笑了之。
如果阅读内容一直很符合口味,是不是自身认知层次还需要提高;如果阅读内容读不懂,是不是工作历练不够,需要换个环境还是需要争取更重要的工作内容。
内容本身是中性的,只是需要结合我们自身的阶段和需求,有所侧重,并且保持对不同声音的包容,避免把自己关在自己构筑的茧房里。
以上就是“文章没干货?聊聊坚持写产品经理文章的心得”的内容了,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相关内容,可以来 产品壹佰 官方网站获取更多内容。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名著尚且如此,读小乐帝名不见经传的文章,褒贬不一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不过这也引发重新思考为什么写文章以及为谁而写的问题。
为谁而写文章
最近面试为了考察求职者学习能力和自我精进的意识,都会随口问问最近看什么书,看什么文章,大多产品从业者都还是会关注一些产品经理公众号,并且作为日常精进的主要渠道之一。小乐帝也关注了一些圈内的号,产品经理圈内的公众号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营销号、大V号和普通产品经理号。
营销号通常发布内容是为了吸引阅读和流量,并且促进线上和线下的卖课或者卖资料。因此这些号的特点基本就是“集百家所长”,将产品经理的文章拿来或攒一些可帮助卖课的软文,主要还是聚焦商业转化与变现。
大V号多是出过产品经理课程或书,又注重自我品牌打造,参与各种线下聚会与活动,线上线下吸粉,做到极致就是苏杰。大V成名后,会发现自己原来能量这么大,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了,那重要的资本和阵地就是公众号,无论是找合伙人或高管工作,还是卖线上线下课,写出的内容都会不可避免“过于迎合”受众,满足受众对于干货的渴求和内心对大V的崇敬,最近这类大V待业的越来越多了,我们也可以静观大V的发展路线。
普通产品经理号是产品圈子号的大多数,这些号的特点是作者出于爱好或自我成长需求发文,通常发文时间是不固定和没什么规律的。图名图利也没有以上两种号那么明显,自然在发文内容上也不会那么聚焦于商业化或迎合受众,干货不突出,跟作者经历与认知水平强相关。
小乐帝公众号自然属于第三类。起初写公众号更多是觉得产品经理这个岗位需要不断学习与适应行业变化,因此最初公众号名字叫“产品经理读书会”,意在通过不断阅读增加积累与沉淀。但随后发现,自身读书时间投入无法保证,当时也无法聚集一帮有足够内容输出能力的产品人,内容生产无法保证。更根本的是,读书感悟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在没有读书的情况下,很难通过读后感来产生足够共情,产品经理对这类内容需求并不强烈。于是就着当初工作会遇到各种问题,便逐步将公众号定位于自我迭代与抽象经验输出的阵地。随后证明产品人普遍有自我精进的需求和需要优雅解决问题的认知与方法,就这样一直坚持,写到现在已经3年半过去了。
这期间,有的读者来有的走,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整体关注数拉长了看,还是在线性增长。具体到个人身上,写文章也是快速从学生蜕变成职场人的过程,也与非常多优秀的同行建立了联系,互相交流与成长,极大加速了各自对行业及趋势的判断速度与准确性。而后者逐步成为自我迭代之外坚持的动力,即与优秀的同行交流学习。
伴随成长而写文章
为什么同一篇文章,有些人觉得是八股文,有些人觉得感同身受。随着阅历增加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看法会变。
小乐帝本科就读于一所中流985院校,大一都会有一门必修课管理学基础,当时学这门课程学到垂直型组织和矩阵式组织能背下各自优劣势,就能得分,但这两种具体是什么东西并不能深刻理解。如今有过几年工作经历之后,也经历了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垂直型组织和矩阵式组织各自认知和判断认识更加深刻了,年初小乐帝还觉得垂直型组织无法做好协同和各自为政,如今在矩阵式组织中,逐步意识到没有完美的组织形式,任何组织形式都需要适应业务和企业发展实际为结果和效率服务才行。
对产品经理的理解也会经历以上的转变。没入行时,觉得产品经理是高薪和改变世界的岗位;初入行时,觉得产品经理接需求、画原型、追进度高效执行就很厉害了;后来觉得产品经理要有从零到一的经验;经历过从零到一的几次经验后,发现产品经理做出产品取得市场和商业上的成功才行;再后来觉得产品经理要在新组织和形势下,扩展职能,操盘完成商业闭环才重要;现在还在修炼的路上。
那么伴随个人的成长过程而输出的迭代文章,自然是随着认知层次提升,关注点也大不相同。并且走得越远,离大众产品经理认知越不同。这一点公众号“水库论坛”欧神表现最为明显,文章惯用套路是,当他娓娓道来被大众所认可的观点时,突然转向告诉你“以上全错”,接下来介绍他的观点,还总能够自圆其说。且不谈其观点对错,认知不同,对对错的判断标准也会变甚至有时会越来越模糊化。
因此有些人觉得文章没干货,有些人觉得奉若圭臬,都是正常的,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经验与阅历不同,需求与评判标准不同。
如何阅读文章
上个月去深圳做《智能推荐驱动业务增长应用与实践》线下分享,最后一位产品经理提出智能推荐会导致茧房效应是否应该摒弃推荐系统,小乐帝从三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其一、按照《娱乐至死》理论,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娱乐化,推荐系统本身是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并且找出用户本身的偏好的商品或物品
其二、推荐系统是助力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设施,中国算是世界上最惨烈的互联网商业竞争,首先保证的是生存,人文关怀企业需要引导但不是最主要的点
其三、并非因为有了推荐系统而有茧房效应,没有推荐系统本身也会有茧房效应。譬如生活在一线城市的白领,无法理解四五六线城市为什么那么多人用拼多多和趣头条;在老家的亲人,也无法理解一线城市动辄上万的薪资和几百万才能买一套房。作为有追求的人需要有自己的判断与选择。
说回阅读文章也类似,小乐帝关注的产品经理公众号,通常不会因为内容而取消关注,而是长时间不更新而取关。因为当我们选择需要阅读的内容时,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中:要不要阅读,需要精读还是泛读,读后收获满满还是一笑了之。
如果阅读内容一直很符合口味,是不是自身认知层次还需要提高;如果阅读内容读不懂,是不是工作历练不够,需要换个环境还是需要争取更重要的工作内容。
内容本身是中性的,只是需要结合我们自身的阶段和需求,有所侧重,并且保持对不同声音的包容,避免把自己关在自己构筑的茧房里。
以上就是“文章没干货?聊聊坚持写产品经理文章的心得”的内容了,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相关内容,可以来 产品壹佰 官方网站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