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交群内谈的最多的是“爱情、工资、政治、八卦”?
社群大潮兴起,每个人主动或被动都参加了很多社群,阿格也加入过很多社群,并且是部份社群内的活跃分子。
社群这么多,能让你参与话题的群,必然是有部分特质是吸引你的。阿格最近加入了一个产品经理行业群,干货分享的质量还是非常高的,管理的规则也抓的比较紧。即使是这样一个群,也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聊天是无意义的讨论,会听到有些人抱怨为什么总是很多人只是无聊吹水没有干货分享?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抖机灵想显示自己有多么高深,只关注干货知识。你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百分之七十的讨论还是包含以下经典主题:性、爱情、美女帅哥、工资、明星八卦、爱国,道德批判、秀优越感抖机灵。
为什么在讨论专业知识时很少有人回应?
为什么讨论这些话题时参与的人更多?
为什么这几个话题总是野蛮生长着,无论什么群都在谈?
如果禁止这些话题的群,为什么会很快变成死水?
如果只有这些话题的群,为什么会很快变成死水?
这些问题蛮有意思,而且越思考有越有意思。我们可以逐个回答:
1.专业知识是有准入门槛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回答的,比如要聊高分子材料学,你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压根就不具备参与的资格,这就让很多人天然的不会参与这个。
2.普遍性的话题参与门槛低,比如政治和历史,哪怕是街头老大爷都可以随便吐几口口水(经常看见一些老年人在地铁上谈论政治唾沫横飞),从产品角度来说,就是天然的用户群体比较大。
3.为什么这些话题有持久的生命力,因为这些话题是人性之源(借鉴雕爷说的“文本之源”命名),只要你还生存着,就一定有爱情、装逼、工资金钱方面的需求,这个话题就不会死。
4.这个解释我是猜测,希望有人能有更好答案。一方面是专业化的人也有常人化的需求吹牛打屁,另一方面专业化的人也是在参与这些话题的人中不断筛选出来的,就像顶级科学家也是在普通人不断筛选出来的。
5.只有这些普适性的话题,这样的群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没有价值自然会死。
如果把行业社群也当做一个产品来看待,我们会发现产品特征:
a、降低准入门槛让普罗大众可以参与
b、产品定位越贴合人生活的根本需求,越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必须要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会死的快。
【相关推荐】
关于社群运营,我这里有5种套路
引入社群概念,我们再看社区和社交
提升社群的用户体验,关键在以下几点
社群无用?那是因为你不懂社群!(深度长文)
从知乎看社区类产品满足了用户哪些心理需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