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飞腾Stratifyd:了解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决策逻辑
方便存在的“种草”平台,正在变成新的决策成本!
近期,某平台“虚假种草”“滤镜景点”等争论不断,不少观点将年轻人消费观与网红跟风等同,感性、冲动消费是年轻消费群体的标签。
企鹅智库报告调研报告显示:22.6%Z世代表示自己目前没有过非必要消费,而认为自己每月的非必要消费占总支出1%-20%的Z世代比例已超过半数,仅13.4%表示自己的非必要消费达到了30%以上。该报告还指出,整体而言,Z世代的消费较为理性,平均非必要消费比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
那么,在此背景下,回到种草本身。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决策逻辑到底是什么?当代年轻人又有哪些不一样的侧面呢?
决策路径:从种草到拔草
消费是年轻人表达价值观的途径之一,个性、热情、潮流、好奇、想象力、活力,这些关键词无一不在阐述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
现在的年轻人如果去一座新的城市,一般会先去小红书这样的地方看看有什么,然后在抖音上搜一下,有没有视频之类的,再去大众点评上看看这家店的评价,印证下小红书、抖音上的内容对不对,和真实情况有没有出入。
种草的几个平台的特点,比如小红书上的新品多,很多新潮的东西来自那里,同时也鱼龙混杂需要好好鉴别,又比如抖音上,以美食或旅行博主的攻略或打卡视频为主,还有大众点评、豆瓣,上边用户的评论多。
其路径基本可分为“在网络平台种草-翻看产品评论内容-评论互动询问相关产品信息-收集产品其他相关信息-收藏-在不同平台搜索交叉印证-重复上述查询信息步骤-询问身边好友意见-拔草”。
种草,年轻人迈出消费决策第一步,在消费主义洗礼下,变成了独到的仪式感。
但种草容易,拔草难。种草与优质拔草之间,还存在着多条鸿沟。
网红向左,大众向右
种草平台的底层需求,是降低决策成本。
然而,在降低决策成本的需求下,越来越多的平台出现,加上真假难辨的信息,拔草变成了一种碰运气。
从艾瑞资本研究院的报告中能看到,根据内容生产模式来分,目前内容消费平台可大致分为3类,分别是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指专业生产内容)、PU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 + 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或“专家生产内容”)和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
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流行的内容消费平台基本为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网红、明星等PUGC模式,和以大众点评为代表的大众UGC模式,本次我们主要分析这两种模式下的种草逻辑。
PUGC就是介于专业团队和散户之间的内容产出,我们通常说的MCN机构下的达人、团队,达人用户、KOC以及明星都属于这个范畴,他们通常以UGC形式,产出的相对接近PGC的专业视频、图文内容。
爆棚的个性表达力最终也需要群体认同作为落脚点,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小众市场”或者“亚文化”得到了走向舞台中央的强大推力。品牌在进行产品研发或推广时,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目标受众需求,也要为更广泛和细分市场的用户提供与产品连结的通道。这些用户往往对于自己认同的价值表达有着无与伦比的忠诚与信仰。
这种情况下“消费意见领袖”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近年来网红、KOC等模式火爆的原因之一。新消费浪潮下,近期“滤镜风波”涉事平台便属于PUGC这种模式。
网红经济下,当“好看”“颜值”成为流量密码,和无冕之王。网红、KOL、KOC等在不少线上流量平台分享种草好物,因距离生活方式更近,其内容也更容易商业化变现,即为之消费,导致不少内容目的不再是单纯的分享生活——由此滤镜内卷成了一种刚需。
UGC的种草模式,则以普通消费者为主,消费者主要对使用、消费和体验进行打分和评价,淘宝店铺下的评论、大众点评、豆瓣、亚马逊的评价体系都是如此,分享目的是借大众的消费体验,辅助用户消费决策。
据美团年报披露,截至 2019 年底,消费者已在美团、大众点评等App上写了 77 亿条消费评论,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用户消费选择提供了丰富的决策参考。
除内容上的差异之外,这两种模式的运营思路差异也体现在各自产品中。
UGC的种草模式,算得上互联网内容消费的经典模式。普通消费者在消费体验之后,用户评分和评价方式给出看法和观点,省略了如网红、KOC、KOL这样的中间环节,以此实现去中心化的消费决策。
但纯UGC则因为大多内容来自普通消费者,内容专业性上大多不如PUGC,产出频次也没有规律。不过借助庞大的用户体验积累和低门槛的创作,可以得到相对真实且符合大多数人预期的评价。
这是大数定理给出的道理,当数据越大的时候,越接近真实的情况。
从产品来看,通常UGC的内容需要检索,内容创作依赖的是用户的认同。此类平台,通常是不会以强推荐算法为主。以大众点评为例,其店铺评价的决策参考路径为店铺名称-星级评分-评价(文字、图片、视频),和前文提及的年轻人消费决策路径有诸多重合之处。
至于KOC产出的内容,是不是属于UGC范畴?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KOC实际属性更偏向PUGC,因为他们的实际内容创作动机是以商业化目的开展。而这些KOC与头部主播、头部网红而言,又欠缺了议价、质量把控等话语权,在推荐上也容易出现变形。
本是同一消费决策流程上的两种路径,走到了岔路口。
线下种草更要素颜去滤镜
为何某些平台会出现大量滤镜问题?原因是线下的本地生活消费决策参考内容并没有那么好做。
如何在出门消费前,找到相对接近现实的评价,方法变得十分重要。
第一,需要更多样本,让结果趋向真实。当一家餐厅、一个目的地集合了海量普通用户的真实反馈,给到大众消费者参考时,得到的信息比网红千篇一律的“绝绝子”“YYDS”要更有价值,对降低踩坑几率也有帮助。
第二,PUGC外,在做决策前还需要看UGC的内容。如果PUGC的作用是告诉有什么,那么UGC就是告诉你值不值得去。
还是以大众点评为例,算法机制上决定了大众模式不会批量、集中产出网红打卡的集合,非推荐算法机制下标签是次要的,用户的评论数、评论质量等对消费决策指导的意义,才是重点。所以,这就好理解如大量贴上“小镰仓”标签的景点,会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崛起,而没有在大众点评上诞生。
第三,参考多种意见,好评、差评都要看。多数人的实际体验意见,有好评也有差评,比网红带有滤镜式的一致好评更有实际参考意义,对于普通网友来说参考性更强,毕竟一家餐厅、一个旅游景点让所有人都满意,也是不太现实。多看看不同用户的实拍图、差评,再决策是否买单,此类内容变成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反种草、反滤镜攻略。
年轻消费者在网络冲浪以后,终会回归线下消费,看见去滤镜后的真实现实。大众点评、豆瓣的评价模式,算是给消费者提前做了“剧透”。
读懂当代年轻人的B面
在中文互联网社区里,豆瓣小组从来不是最火的那一个,却是最特别的一个。它就像一只颜色奇异的蘑菇,在互联网不明亮的角落里安静地释放着孢子。
它总是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却有强大的原创能力,源源不断地为社交网络输送灵感,大众熟知的“社会性死亡”、“凡尔赛文学”等网络热梗的发源地都是豆瓣。
当无数年轻人在淘宝“剁手”时,超过六十万年轻人在豆瓣小组“反消费主义”,探索不花钱的快乐。
当大量年轻人说话离不开热梗时,有17万年轻人在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中探索汉语精妙的表达方式。
当一些年轻人在微博为偶像上头时,有12万年轻人在豆瓣“日落爱好者”小组为黄昏的天空上头。
当年轻人在朋友圈里“活在当下”时,豆瓣小组成员的时间轴却是混乱的:有人假装活在1980-2000年,有的人假装活在2050年。
当年轻人在小红书研究流行穿搭和时髦单品时,豆瓣小组“丑东西保护协会”和“土味穿搭践行者”的成员却在研究那些丑而有趣的事物。
在豆瓣小组这个独特的空间中,年轻人展示着他们平时隐藏起来的多样面孔。想要去了解年轻人的另一面,大家可以去关注一下,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醒,对你的产品理念也会有新的灵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