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疫情之中体会需求本质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疫情已经发生了有一段时间,这段在家时间之长,长的让我又一次深切体会到父母的“爱”。 从放假开始见第一面的慈母孝子,到现在每天清晨7、8点的“血海深仇”。没了以往三大姨八大姑的夺命连环问,多了和家一起的温馨时光。

思考:疫情之中体会需求本质

同时,在这期间,口罩这个玩样儿打破了我们对他的的认知,长得比楼盘都快。从原来的三毛钱一个直接飙升到3-5元一个,涨幅300%左右,这比炒股还来的刺激。这也让我想起一个伟人,他就是“鲁迅”。

“鲁迅”曾经说过:

一件商品,

有10%的利润,商人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商人就能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商人就会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商人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以上的利润,商人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思考:疫情之中体会需求本质

所以,有许多的人顶风作案,甚至连一些明星都在进行这样的勾当。

思考:疫情之中体会需求本质

这也就让找到机会,一个说躺在床上办公,实则是不想起床,躺在玩手机的机会。躺在床上我想到,到底是什么让他们铤而走险?为什么日常生活几毛钱的口罩会直接飙升十几倍的价值?让价格疯涨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1、需求的诞生源自环境(场景)


在经济学中,有数个十分出名的理论模型。其中有个特别适合当前来举例的便是供需理论了。供需理论的核心在于: 供大于需会产生贬值,需大于供会产生升值。 这句话在当前的疫情中,真的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基本都不会需要口罩,甚至说距离上一次带口罩都相差几年,只有小部分的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才会用到口罩。所有,在原本市场中,口罩的生产都是被工厂控制并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上,不会因为 供大于需会产生贬值, 也不会 因为需大于供会产生升值

随着疫情的发展,渐渐的人们感受到了威胁感,这促使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口罩,但是工厂产能有限,随着口罩的需求直线上升,让原本常见的口罩,因为需求人数的增长,快速的从常见到稀缺,甚至是一罩难求。这就是典型的用户需求的快速转变,直接造成当前的供需不均。

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这个时候工厂应该开足马力来生产口罩。做到人不够就请人,设备不够就买设备,原材料不够就买原材料的地步。但是切切相反,虽然很多工厂和车间都开设了相关生产口罩都流水线加班加点的生存口罩,甚至很多工厂将原本造汽车的生产线改成造口罩(没错说的就是五菱)。

但是真的做到加人、加设备、加材料来制造口罩的公司工厂,只能说占一小部分。这是为什么了?

这个问题像极了做产品时,遇见的需求问题:如何辨别加人、加设备、加材料这个需求的真伪。

对于当前这个特殊时间来说,为了增加产量,购买设备、人员材料,看起来合乎常理(后面将称这个行为为重资产投入),是个真需求。但是我们从工厂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工厂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对于工厂来说购不购卖资产无非两种结果。

  1. 不投入重资产,市场会直接因为供不应求,价格开始飞涨。在原有产量上获得更多的盈利。

  2. 投入重资产,市场被缓慢满足,达到了供需平衡点,使价格和平时一样,但是因为产量的增加,让工厂小有盈利。

这两个结果表面上来说,对于工厂都是正向的,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本次需求快速增长的本质,是来自外在疫情的爆发推动的。并且疫情总会有被终结的时刻,这就代表着随着疫情结束的时间增长,口罩的需求量也会快速的回落。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工厂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如果这个时候工厂选择了第二,进行大量购买设备、原材料、招聘人力等重资本运作,即便是因为当前市场的需大于供,而发展迅速获取大量盈利。但是,最终当疫情过后,工厂就将会直面人员和市场问题,过剩的口罩,会对需求逐渐减弱的市场形成冲击,这样的冲击会使口罩快速回到疫情前的价值,之后便是一降再降,再加之设备、厂房和人员的费用。工厂的结果只会是凉凉的。

所以,大部分工厂都采取的第一方式,不过多的投入资金进行相关设备购置,继续让市场处于需大于供的状态。在这市场状态下,让原有的生产线不停工,全天全力的去生产口罩,这样最多付出多一两倍的人力成本罢了。到时候疫情结束,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任何的负面问题的并且还因为疫情期间 的供需不均衡,赚的盆满锅满。

在工作中,每当说到用户需求的时候,不管是运营、产品还是ui设计等,我们都需要考虑这个需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供需关系,从供需的角度来看待需求,从而辨别需求的真实性。

2、需求的诞生源自人

同时在上面的基础上,我们在深入的思考下,为什么疫情会促使我们去大量的购买口罩,而不是让我大量的去购买其他东西。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需要使用口罩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我们需要知道另一个模型,马洛斯需求金字塔(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这是用于表现人需求的模型。

根据图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金字塔底层的需求是满足基本的身体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达到“活着”状态的门槛。一旦满足了这些较低级别的需求,人们就可以继续进行下一级别的需求,即 安全性和保障性

安全性是当前疫情直面的问题


疫情的爆发,首先我们个人的 安全性受到了威胁 ,这个时候我们便开始产生需求,希望能够有方法可以解决当前个人安全问题。这就是需求的产生。并且这时我们无法解决掉这个安全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人性也会驱使我们去逃避或是想尽办法去消弱威胁对我们对影响。这仅仅是需求的产生。

需求产生是一个十分常见的事,每天每时每秒都有无数需求产生、消亡。所以单凭这一点是不会造成口罩供需失衡的,那么还会是“谁”让供需失了衡?那便是保障。

保障性也很重要


保障是第二层级的另外一半。一般我们都会忽略掉保障性,而是去关注安全性。这种情况常见于工作当中,产品的功能设计、ui的样式设计、交互的交互设计以及运营的运营方案等等,这些都更多的关注安全性。例如:二级密码、支付密码、做电商的商品详情等。

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我们都只会去想着如何给我们的用户带来信任感,让用户相信我们是一个正规的软件或公司,让用户放心的消费等。而作为忽略保障性这个和安全性同级别存在的需求,往往会物极必反,让你的安全性也受到冲击。一个真实的例子便是滴滴。

因为安全性和保障性的相辅相成的存在,早期滴滴没有完善他们保障性的功能,直接开放了顺风车、拼车这种高风险的业务,让原本相对安全的专车、快车业务受到了印象,也让大规范的用户受到了安全危机。

这便是忽略保障性之后诱发的安全问题。

回到口罩的问题上,个人的安全性问题是产生需求的本质,那么造成供需失衡罪魁祸首便是保障性。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了解口罩的产量情况以及销售情况,直接让我们口罩这个安全需求得不到保障,也就促使我们大量的购买口罩并且囤积口罩。之后,便出现有人直接将能够购买到的口罩全部一抢而空。

本来只需要几个口罩的人,直接购买了几十上百个口罩,让后面来购买口罩的人出现了两种情况:

  1. 第一种:本来就只需要一两个口罩的人,想着后面根据实际情况在进行购买的人,看见他们这样大量的采购。没错,都不是购买了,是采购了。直接加剧对保障性的迫切,怕后面买不到也跟着大量购买,随后药店或商铺便销售一空了。

  2. 第二种:本来是打听能不能购买到口罩的人,听说口罩直接没货了,便也会开始进行相关的囤口罩的行为。

从这两种我们都可以看得见,都是我们感受到使用口罩这个需求得不到保障,而促使我们去想法设法的购买口罩,例如:联系代理商直接拦截性购买、联系库房垄断性购买,最后是最恐怖的联系生产工厂进行灭绝性购买(你生产多少我全要了)。这也看出了国人的坚(神)韧(仙)不(操)拔(作)的精神。

也就是因为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人买不到口罩,但是又有人囤积了大量的口罩(也有故意不买等着涨价的),之后供需失衡,口罩的价格一涨再涨。先买到的人笑嘻嘻,把多余的口罩拿出来进行二次销售,而后购买的人就只能mmp,购买少量的口罩。

(这中间也有很多的事件,反馈出相同的问题,例如:一口气吃10个鸡蛋(差点造成鸡蛋脱销)、双黄莲等等。)

结果事实结果就是,只要不是重灾区,一个口罩可以用很多天,甚至于我自己一个口罩都没有,天天呆在家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后面便是金字塔的随着需求的“升级”,需求会变得越来越着重个人的心理和社会上的意义。后面更是衍生出情感层次,包括爱情,友谊和亲情等,随之亲密关系的需求就变得很重要,也就引出金字塔的顶层,个人自尊和成就感的需求。这里因为篇幅所限就不过多阐述,如有需要可继续关注后续问题。谢谢大家的观赏。

总结


通过思考疫情期间口罩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口罩价格的疯涨的原因,表面上的供需失衡造成的,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心里上感受口罩这个需求得不到保障,从而加剧了我们自身安全的危机感,所以我们要理性看待事情。

-END-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