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课?AI课?聊聊在线教育产品的终局使命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汉代《礼记·学记》中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大意可以理解为,自古以来的教学在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学校中进行。(文中的家、党、术分别是25、50、125户人家的统称)

纵观中外古今,人类初始的学习模式依然是依托学校和课堂,通过老师角色的教授来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角色就是『老师』和『学生』。今儿个尝试使用动作来将两个角色在课堂学习中的行为解构一下,『老师』通过将知识信息解构后重新组合,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重组后的信息教授于『学生』并通过『练&测』等技巧来帮助学生习得知识&灵活运用。由此就完成了一个知识信息在课堂中的教&学闭环。

1
教学动作解构
直播课?AI课?聊聊在线教育产品的终局使命 教学中的动作可以抽象为:『信息解构&重组』、『信息传递』、『信息接收』、『信息内化』、『效果检测循环』

对比我们都熟悉的学校课堂中的教学,『直播班课』将 信息传递 从面对面的方式变成为依靠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一种多媒体方式,也正是因为隔着这么一层屏幕,老师传递的信息必然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折损,再结合学生规模与个体真关注度成反比的班课规律,直播大班课模式也就逐渐演变成更加需要各种助力来弥补这些传递效率折损,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信息接收的完整度,课件、互动、题目等等应运而生。

2
关于课堂抽象

最近也在尝试一种新的抽象实例,尝试将『学生课堂』的客户端设计比作一间屋子的硬装,所谓硬装就是将屋子翻过来也不会掉下来的东西,决定屋子的骨架和基础风格;而课堂中的课件、互动、题目、激励等等可以比作这间屋子的软装,它与硬装结合展现不同的装修风格;

软装个体之间也各有分工,有增加格调气氛的壁画,有大部分实用意义大于装饰意义的灶台,有占用着房间更大空间承担区域格局划分任务的柜子等等,同时你会发现不同的软装之间大概不会完全相互独立,相辅相成才能呈现一致风格的装修效果。

同时,我们甚至可以将硬装&软装设计成不同的风格和组合方式来迎合不同喜好类型的住户。类比在课堂和互动设计中,我们也必须将各种类的互动以及互动设计中例如激励、排行榜、提版、答题区等组件按照统一原则进行合理组合以保证课堂整体一致的体验效果,提升直播内容消费方的接收效率,同时根据年级\学科\性别等等维度,呈现更加适合信息传递且符合个人喜好的设计。

当我们把硬装和软装都设计完成,我们的主角之一孩子走进来,发现对这个房间的风格是如此的喜爱,沉溺在房间中玩的不能自拔,但久而久之我们发现,玩儿并不是孩子被领入房间的主要目的,背后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房间中,完成一项任务而不是单纯沉溺,完成知识的学习,这一定需要另一位主角来帮助他完成任务,那就是老师。

3
直播班课的本质

直播班课本质是老师为主的教学行为和效果通过介质传递到学生身上。由于介质易于传播的特性,虽然伴随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折损,但传递的个体数量却是传统介质(面对面)的很多倍。

而我们当前阶段所提到的AI课呢?我理解是先把老师『传递信息』进行标准化解构,同时对于『效果检测』步骤同样进行标准化解构,将两个步骤中节点耦合,是一种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机械拆解+机械组合』,或者说『有限拆解+有限组合』。

之后,通过大量样本实例特征来验证初始『拆解+组合』策略模型实用程度,通过机器学习逐步完善『拆解+组合』模型,目标是能够更好的应用到更多的群体上,当这个模型进化到一定程度后(被某一特征标值准所验证通过)将此策略模型尝试横向应用在样本相似度较高(同科目不同知识点)、甚至相似度更低等等(不同科目等)更多的知识环节个体上进行大量实验、迭代、验证、学习,进化模型。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AI课应该也只是停留在比较初始的『拆解+组合』上,更多的模型迭代&机器学习暂时还没有在商业市场上大面积出现。

直播、AI是信息传递方式,直播客户端课堂、AI课件互动等等比作信息组织的场地,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方式和场地一定会变,而有一种元素是始终不会变的,就是老师这个角色。(不否认老师负责的任务定位会改变)

4
老师角色是永远的核心

老师是一个孩子系统性学习知识时第一个接触的角色,在学校中,孩子会通过与老师的接触,熟悉老师的角色、责任、动作、任务、标准、要求等等,而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孩子跟老师的关系』,这个关系从小学一年级甚至更早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固化,逐渐形成生理&心理上的条件反射。

有几个现象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家长布置作业孩子就不听话,老师一句话孩子就很乖地完成?”、“在课堂中活跃的孩子会抢着举手回答问题,如果总没有被点到名就会很失落?”这都或许说明老师在孩子认知中已经建立起了很固化的印象和反射,低年级的孩子由于课堂时间积累比较少,对『老师角色』本身的认知也会少,而随着年级增加,『师生关系』认知也会逐渐固化,也就成为了孩子在成长阶段的一种认知条件反射,成为孩子课堂学习的灵魂。

5
总结

所以,对于当前的直播课形态下,在线教育产品的核心目标仍然是极致的工具体验、高效的工作流程,但终局使命,也许可能是在现阶段互联网的传播介质下,最大化课堂灵魂的传递效率。

回到直播课,精美的课件、个性化的皮肤、多样的互动玩法、丰富的激励机制、及时的互动反馈等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教学信息传递中的折损、提高了传递效率,使得一个课堂更加贴近传统高效、更为直接的教学感。但一个学员学的进去、坐得住、爱学习还有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在这,学员的认知在这,学员与老师的反射关系在这,一堂课的灵魂在这。

如果我们能将灵魂,也就是老师&学员的关系(在学员认知中)更多的透过介质传递到学员身上,这样的学习场景才更加贴近学员反射区域中认知的学习场景,他才会不经意的切换到心理&生理上早已熟悉的『知识接收姿态』,这样也许能更大程度上提高知识的接受效率。

以上就是“直播课?AI课?聊聊在线教育产品的终局使命”的内容了,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相关内容,可以来 产品壹佰 官方网站。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