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医疗丨医随访VS 麦豆随访竞品分析报告
【文章摘要】我国诊后的患者随访率普遍偏低,随着医院和患者对诊后随访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规范随访行为,改进随访方式。医生平时工作较忙,患者又处于移动状态,急需在各方配合下,借助适合的工具,用最低的投入,使诊后随访效率最大化。现在投入到诊后环节的创业团队不下几十家,有刚刚立项的团队、有老牌医疗服务转型的团队,还有更为垂直精准的单病种项目。
本文作者:Gloira(微信号369271367),由项目经理转型过来的菜鸟级,曾主导过两款APP产品的产品策划和设计工作。经验不足,文采笨拙,欢迎各位产品精英多提出宝贵意见。
1背景
1.1市场分析
移动医疗市场前景
信息来源:易观智库《2015中国移动医疗市场专题报告》
中国移动医疗产业现状处于市场启动阶段,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新医改的政策支持和推进以及国民的健康观念的深化,移动医疗在未来3年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诊后随访的现状
我国诊后的患者随访率普遍偏低,随着医院和患者对诊后随访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规范随访行为,改进随访方式。医生平时工作较忙,患者又处于移动状态,急需在各方配合下,借助适合的工具,用最低的投入,使诊后随访效率最大化。现在投入到诊后环节的创业团队不下几十家,有刚刚立项的团队、有老牌医疗服务转型的团队,还有更为垂直精准的单病种项目。诊后医疗看似一片 “红海”。 但真正能从医生的切实需求出发,以切实解决患者诊后随访为目标的产品还屈指可数。
用户需求调查
关于患者及其家属随访意愿、随访方式、随访时间的调查结果:
信息来源:《现代临床护理》2014年 第11期
说明:
对诊后患者进行随访,不仅能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也能促进医院的医疗、科研、服务质量的提高。
用户获取APP的来源调查
- 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比例较高,占33.39%
- 安卓应用商店下载比例较低,仅有19.7%
- 产品包装、广告、下线渠道吸引用户下载占比达到27.6%
- 微信等线上平台也成为一个重要的APP获取渠道,所占比例已有19.3%。
1.2竞品对象
竞品选择:医随访VS 麦豆随访
选择理由:第三方下载平台下载量和评分排名
1.2.1产品直接竞争者
产品名称:医随访
公司名称:健安华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医疗与健康
软件大小:7.89 M
版本号:0.73.0930
更新时间:2015-10-01
描述:专门针对糖尿病患者,通过APP上传测量数据提交给线上医生进行分析和诊断,以患者主导定制随访计划和定时提醒。
1.2.2产品间接竞争者
产品名称:麦豆随访
公司名称:北京麦豆非凡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医疗与健康
软件大小:8.73M
版本号:2.3.0
更新时间:2015-10-22
描述: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随访的应用,既有随访功能也有在线诊疗和会诊等功能,只有签约医生和患者才可以实现随访任务,随访任务以患者病历为依据,患者可以随时与医生咨询病情。。
2
2.1定位和功能
2.1.1产品定位
医随访:面向糖尿病患者及家人,根据血糖血压记录、服药信息及胰岛素记录和运动饮食记录提供数据管理和分析、饮食保健资讯和专业医师建议的手机客户端。
麦豆随访:以熟人医患为基础的医生随访平台,旨在服务于医生,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帮助医生进行智能化管理;搜集熟人病患数据,提高同行协作交流、转诊会诊和协作研究的可能性。
2.1.2产品功能
医随访:
- 管理日常血糖监测情况,按时提醒记录
- 管理药物服用情况,提醒设置,记录每天用药情况,血糖变化
- 医生根据各项数据给出健康建议,定制测量方案。
医随访结构图
麦豆随访:
- 患者管理:通过微信、短信、二维码等方式邀请注册
- 同行间进行会诊交流
- 定制专属可以随访问卷
- 实现线上图片咨询
麦豆随访结构图
2.1.3小结
医随访
- 针对糖尿病患者,从单一病种作为切入点深度挖掘数据打开市场。
- 将语音输入做为亮点功能展现
- 测量和计划制定的功能能够从患者角度出发满足患者的切实需求。
- 把数据通过图表的形式体现,更直观。
- 弱化医生进行随访的主动性,降低了资源消耗。
- 预留外接设备功能,使用户心存期待。
- 提供用户反馈功能,随时听取用户心声,并进行积极改善。
- 提醒设置功能更加人性化。
【建议】首页功能逻辑不是很清晰,个人计划制定功能与数据测量功能应分开成两个板块展示,板块的衔接应该有引导效果,通过引导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提醒设置功能,制定了测量方案应该与对应日期的测量数据采集相匹配,否则没有实际意义。
麦豆随访
- 必须是医生的门诊患者才可以申请成为医生的诊后随访患者,医生必须进行资格认证才能对患者进行随访和指导,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更能体现应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 设置了多种患者添加方式(二维码,邀请,分享,微信添加)
- 通过积分、奖励等活动激励用户注册和使用。
- 富有特色的同行会诊功能,为医生提供一个免费的交流平台。
【建议】增加一些引导操作;各功能都要求资质认证,不通过的不能访问,限制了一部分用户,也会受到影响;整个应用多是活动,积分,我的收入,商业目的性过强。
2.2和用户体验
2.2.1首页面对比
1、通过首页面内容的对比可以看出,两款应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医随访更突出数据信息,引导患者提交测量数据,通过数据和任务完成情况,更直观的展示康复情况。这种设计方式,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从第一直觉感受到这是一款为糖尿病患者服务的应用。相比之下,麦豆随访的首页在于第一时间告诉用户都能做什么,将邀请激励突出显示,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用户量。
2、两者都使用了同级层面频繁切换的标签导航菜单,这种设计很符合大众是操作习惯。菜单项的定义体现了应用的基本功能点,有趣的的是,医随访将语音输入作为单独的功能放在菜单栏中央显示,这样做就很容易让用户第一时间看到这款产品的特色功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看麦豆随访的菜单项,首页名称叫做“线上诊所”,后面几项分别叫做“我的患者”“同行”“我”。作为用户,我的第一反映并没有联系到随访,而是理解为一个在线看病的APP。
2.2.2交互体验对比
说明:医随访的方案制定,和麦豆随访的同行会诊都应该是产品的亮点,但是,麦豆随访的功能入口位置设计的比较隐藏。麦豆随访的搜索功能需要点击2次,医随访中没有设计搜索的功能,查看某天的测量计划只需要在日历中点击具体日期就可以实现,操作简单方便,也符合大众习惯。
2.2.3视觉和风格
医随访
- 布局:上方是标题栏,数据展现形式通过Tab进行切换查看,中间显示主体内容,风格朴素简洁,底部是“方案”“医生”“知识”“我”。
- 特征色:浅绿色
- 导航:形象的图标作为菜单项,亮点功能突出使用大图标居中显示。
- 引导页设计方式:使用慢画描述各功能菜单的作用,通俗易懂。
麦豆随访
- 布局:上方是标题栏,右上角“更多”中设置了“我的二维码”“扫一扫”“添加患者”“添加同行”,主体内容部分展现广告宣传栏,功能模块,和设置项,底部菜单是“线上诊所”“我的患者”“同行”“我”。
- 特征色:浅蓝色
- 导航:使用通用图标作为菜单ICON,根据角色所在圈子划分菜单项。
- 引导页设计方式:在引导页中展示亮点功能和说明文字,突出宣传应用的内容。
【个人建议】麦豆随访的首页面设置了太多功能,在第一时间很难抓住重点,用户使用时会产生些迷茫;积分兑换和我的收入会使用户联想到金钱消费,这种体验商业气息太重了。
2.2.4亮点功能和核心技术
医随访亮点功能:
- 音输入测量数据
- 定时提醒功能
- 我的药箱
麦豆随访的亮点功能:
- 在线随访咨询
- 二维码扫描邀请
- 同行交流
- 科研平台
2.3商业模式
医随访
1、弱化医院的角色,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医生和患者直接沟通的平台
2、平台为患者提供免费的信息管理服务,用户自查问诊,向咨询患者收费。
3、 目前“咨询医生”是主要的收入渠道。
麦豆医生
1、更侧重医生资源,凡是具有从业资格证的医生审核通过就可以在平台上执业。
2、医生向自己的门诊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获得收入,平台则通过管理收取费用。
3、这种模式依赖于医生的品牌是否够硬,影响力越高的医生吸引的患者越多,积聚的访问量越大,平台的生存几率也越大。
3总结
医随访:在健康方面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多项测量数据配合人性化的方案制定,解决了患者的实际需求;
- 富有特色的语音录入,尤其是一些老年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 定时提醒功能更像是一个健康管家,督促患者按时吃药和测量。
- 可以说整个应用,都是以患者为核心,以切实解决患者实际需求为目标,来吸引用户,增加用户群。
- 在线医生给出指导和建议,维系医患关系,从而保证用户存有量。
这种战略方式的优点在于:即避开了获取大量医生资源的烦恼,也解决了医生主导随访的任务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数据挖掘,将获得更大的医疗产业空间。 但是,该软件只针对糖尿病患者,这就意味着失去了患有其他病症的用户市场。
麦豆随访:专业的医生管理平台。
- 所有医生都是通过审核拥有从业资格认证的用户。
- 医生与患者之间通过门诊病历来定义随访问卷,引导患者填写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给出诊断和建议,这种方式更能科学精准的判断患者病情,更具有专业性,也能增加相互的信任。
- 随访业务设置了收费项,不同医生的价格不同,这种方式和市场上其他应用相比,不容易被用户接受;
- 同行会诊群的功能和临床数据库提供了更高的科研价值。
通过这个平台,医生脱离了医院的管理,与医院形成平等关系,可以有更多精力关注患者,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也给平台带来了更大服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