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俞军老师《产品方法论》这本书的观后感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引申:最近新入职一家公司,忙着熟悉周围环境和行业,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时间去更新文章,现在终于能够挤出一些时间来整理这段时间所思所想了......还是那句话,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提供不一样的想法和建议,嘻嘻~


产品入门容易,精通难,现在市场上不缺产品经理,但缺真正的优秀产品经理,最近看完了俞军老师出的书《俞军方法论》,对于这本书看完的第一感觉就是俞军老师主要围绕经济学和心理学在阐述产品内容,比较有深度,其实之前我只了解过俞军老师的十二条方法论,当时觉得虽然内容不多,但每一条方法论都值得思考与总结。

为什么是这个结论?当你细细品味,慢慢琢磨时,你就会发现其实很有韵味,后面在最近俞军老师这本书中,我又获知了俞军三条即用户价值的主观判断辅助工具,用户样本量具体做法,以及要具备怀疑与自我批判精神。

1、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公式的时候,我很惊讶也很意外,用户价值竟然还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毕竟一直以来我都是价值这个东西其实没办法具体化的,就好比一把老奶奶手里的梳子,这个梳子是去世老伴多年以前送给她,对于她来说,这把梳子的价值很大,但是如果把这个梳子卖给一个商人,商人就会觉得一文不值,没有任何价值,体验因人而异,每一次体验也会因为个人生理心理变化或外部条件变化而不同。

但是后面我才发现,俞军老师说的这个公式其实也不是将价值具体化,他仅仅说这个公式是主观辅助工具,方便我们理解,将新体验最大化,旧体验最小化,降低替换成本即是用户价值最大化。

那么如何将新体验最大化呢?我的理解就是创新,将新要素引入原有产品,将新要素引入原有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如能有效应用即可创造新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新方法,也包括新技术,新渠道等等。

而将旧体验最小化需要在特定情境下的用户和用户参照系,寻找旧体验值低的用户,把他们拉进来,降低被竞品替代的可能性。

最后就是要降低用户认知成本和使用成本,要把用户当成小白,不要让用户想、做;

2、用户样本量的具体做法
用户样本量很多时候一般来源于bad case和用户反馈,建立用户模型,遍历理解足够多样化的“用户价值样本”,才能在脑中形成“用户分布模型”,需要做产品决策时,使用“用户分布模型”来思考,是无数用户样本的瞬间匹配。

用户每一次行为的单位用户价值是不同的,要尽可能积累不同用户单次使用体验的样本,然后在脑子里形成用户分布模型即需求分布模型,直到每次做产品决策时,心里有个判断,这么想的用户有多少。

3、具备怀疑与自我批判精神
任何人的产品观点不一定是对的,需要批判性审视产品理论,并在不断实践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加以验证。在我看来,所有产品经理们在一些平台上分享出来的观点,我们最好的态度就是带着批判与怀疑的态度辩证对待,包括我分享出来的观点也不例外,当然,这里并非说产品经理们分享出来的内容一定是错误的,只是这些内容仅仅是各自经历后的所思所想,仅限于在特定行业下产品经理们自己的一些领悟,有些内容可能适用,有些可能并不见得适用,所有的观点我们都应该带着怀疑与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去验证,只有真正被验证被检验过且成功的内容才是真正是自己所需要那部分,

所以就像俞军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具备怀疑与自我批判精神,在这里我们不仅仅对自己的观点、判断加上“确定性”的属性判断(即该判断正确的概率有多高),对自己的想法、方案加上“可行性”的属性判断(即该想法可实现的概率有多少,难点都是哪些),还要对别人的观点持有怀疑与批判精神。

其实在俞军老师的《产品方法论》中,有很多内容,比如俞军老师再三强调的用户不是单个人或者群体,是在特定情景下某些需求的集合(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每个人会有很多种需求,不应该以人作为样本集合,而应该以需求作为样本集合,做某个产品,就要针对用户这一种行为进行有深度的样本积累,你熟悉这个人在这款产品上的行为,不代表你了解也理解他在另一款产品上的需求和行为,每个人可能有很多种需求,凡是未被满足的需求,只要能被整理出来,呈现为一个群体就是新机会。

再比如我深深记住了那句话:对于用户的反馈,我一字不漏,对于用户的建议,我一概不听。这句话背后的涵义,你们可以自己思考分析一下,我就不作引申了哈哈哈,

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这本书,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对于产品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最后最后,如果觉得不错,可以给个小心心噢~!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