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垃圾分类创业,你要知道的三个残酷现实
近日,《垃圾分类逼我去创业,商业模式都想好了》一文在朋友圈不胫而走,看来,垃圾分类新政确实把不少人“逼疯了”。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正式来临。其他一线城市北京,深圳也正蠢蠢欲动出台相关政策,相信不久的将来,垃圾强制分类将在全国陆续铺开。
当普通老百姓还在思考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已经有先知先觉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进场掘金垃圾分类市场,从前端回收的分类垃圾桶,垃圾识别科普到下游处理的资源再利用,垃圾发电,围绕垃圾分类产业链的创业项目如雨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俨然成为当下创投行业一大热门领域。
在国家政策的加持下,垃圾分类产业链催生出了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对于普通创业者来说,要想吃到这块“大蛋糕”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1.资本回收周期长,创业公司面临变现压力
与其他领域的创业项目不同的是,垃圾分类创业尚处于早期阶段,盈利模式并不清晰,资本回收周期长并不是很好快速变现,而且受国家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制约比较大,大公司拥有充足的资金弹药,在产业扩张时不需要面临融资压力,而创业公司无论是在现金流还是融资渠道上都处于劣势。
在资本市场,环保行业的变现能力一直为市场所诟病。目前在厨余垃圾领域可变现的方式主要是垃圾发电,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综合考虑热能损耗、热能利用率及天气等因素的情况,每焚烧1吨垃圾可向当地电网输送约280度的电量,居民用电几毛钱一度,高峰时段1元左右一度,平均换算成人民币也不过200元左右,要再刨去前期垃圾发电设备投入的沉没成本,垃圾回收成本和人力成本,净利润也没剩下多少。
至于可回收垃圾领域情况相对好些,传统的垃圾回收方式是收破烂的个体户拿着大喇叭走街串巷呐喊寻找可回收物,低价回收旧冰箱旧彩电,货物纸皮然后积累到一定程度高价卖给上游资源可回收公司,这些可回收物最终会变废为宝作为化工,造纸等行业的产品原材料,利润在50%左右还是相对可观,因为个体户基本没有什么运营成本。
但是公司化运作就另当别论了。建设一套完整的回收垃圾体系及分拣中心,除去固定投资还有日常的运营、物流、仓储等成本后,毛利远远低于做传统废品回收的个体户们,而且可回收垃圾并不像厨余垃圾一样是高频产生的,如果早期可回收订单不多,请全职的回收人员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2.垃圾回收体系中间环节多,细分市场极度分散
垃圾分类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回收中间环节非常多,信息化落后。提高垃圾分类效率的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城市基础设施。
垃圾后端处理技术本身并没有太大困难,目前有不少上市公司都已经有所布局,但是为了持续保证高效率,垃圾资源再生需要技术不断更新迭代,而技术革新需要在行业有一定的积累和沉淀,这是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做不到的。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中的角色至关重要。没有城市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即便有高端的垃圾处理技术也很难实际应用,由于垃圾分类细分市场极度分散,不仅需要完善前端的分类、运输和转运流程,以此降低二次分拣的成本,而且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一个闭环链条。
3.垃圾分类创业同质化严重,要想办法在竞争中活下来
一方面,垃圾分类创业项目集中在可回收垃圾领域的C端服务。与厨余垃圾相比,可回收垃圾的经济效益和毛利显然更高,而且前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重资产,比如垃圾分类科普,知识教育,上门垃圾代回收服务等等,一夕之间各种各样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小程序纷纷上线,由于技术门槛低,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另一方面,由于垃圾分类新政出台时间节点尚早,现在也是处于政府鼓励垃圾分类的红利期,产业格局还没有确定下来,通过政府补贴能够有一批质地优良的创业公司跑出来,过了这个红利期,就要面临残酷的淘汰期,其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前两年的共享单车,因此重新梳理垃圾分类的整个产业链,尽快找到核心的盈利模式才能够在淘汰期先活下来。
客观来说, 垃圾分类 带来的商业机会无疑是懒人经济催生的产物之一,只不过在新政的加持下,投资人撒钱补贴教育市场的商业行为变成了行政处罚教育市场的强制手段,培养居民自觉垃圾分类的意识,才是垃圾分类创业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