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丨为什么要用户至上?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章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提体验为王、用户至上,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用户至上,这个问题却鲜有人能系统性地进行阐释。

《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丨为什么要用户至上?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一)丨超越预期的才叫用户体验

记得曾经在参与一个商业模式的培训时,我们的培训导师给我讲过一句话: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现在看来,这个观点可能得加上一个前提,那就是“传统行业”,即:在传统行业里,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信息不对称性,而这个观点在老周的这本《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当中也得到了佐证。

QQ截图20160115143422

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提体验为王、用户至上,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用户至上,这个问题却鲜有人能系统性地进行阐释,而老周在他的方法论当中做到了这一点。对于这个问题,我总结了老周的观点,分三点进行阐释。

第一点,规则变了,用户是感知产品的开始

在传统商业时期,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的,买的没有卖的精。在经济学概念里只有两个概念:商家和客户。对于商家而言,谁买了我的东西,谁向我付钱,谁就是我的客户。而于此同时,商家也通过4P等各种营销理论,让客户购买他们的东西,掏钱的人,也就是客户很自然地成为了感知产品的开始。

然而,这是传统行业经济游戏的规则,在互联网时代,环境变了,规则也变了。以前你一通忽悠,把东西包装得天花乱坠,让用户掏了钱基本就达到目的了。现在则不同,用户是使用你产品或者服务的人,但他们未必向你付费。你把东西卖出去甚至是送出去,用户才刚刚跟你打交道。而你也恨不得通过你的产品或服务,每天都能让用户感知到你的存在、你的价值,因为让用户每天都能感知到你的存在实在太重要了。

比如电信运营商、微信和消费者的关系,消费者作为客户的身份,除了每月定期会向电信运营商缴存话费之外,几乎感知不到它们的存在;而另一方面,这批消费者作为微信的用户,他们不见得会向微信付费,却越来越离不开微信这个产品。而这两种感知状态的差异带给两类企业的影响差异是有目共睹的,笔者也就不再赘述。

第二点,用户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基础

今天的互联网产品千变万化,实际上盈利模式只有三种,再牛的互联网公司都逃不过,那就是:卖商品(如电子商务)、卖广告(如视频网站)和卖增值服务(如网游)。但无论哪种模式,在这套互联网的游戏规则里,你要想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都一定要基于海量的用户基数,换句话说,你的用户基数决定了你活得好不好以及活得久不久。

比如360,从2009年开始做杀毒软件直到现在,360杀毒依然不赚钱,都是在赔钱,但是整个360的生态是比较健康的,因为它基于360免费杀毒获取了海量的用户基数,而后为这些海量的用户推荐360浏览器,进而基于浏览器建立的导航、搜索、网游等业务,每年为可以为360贡献几十亿的收入。可以想象,如果没有360杀毒积累的海量用户,360浏览器就玩不转,360的生态圈就建立不起来,而整个360公司基本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歇菜了。

第三点,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为用户服务

互联网产品,其本质是服务。既然是一种服务,软件和网站都只是一个载体、一座桥梁或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个载体和桥梁,把你的服务传递给用户。用户需求的改变促使你随时调整和改进你的产品及服务,比如不断发布新版本,更广义的改进,可能还包括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运营方法的提升。所以好的互联网产品总结起来有两个特性:第一,它能在一点上打动用户;第二,它一定是在持续改进、持续运营的。实际上,这也是互联网产品的魅力所在。

比如微软几年磨一剑的vista操作系统,最终被定义为一款失败的产品。而在它之前的xp系统为什么成功了,因为在传统软件时代,微软基本知道用户的需求,需求不是很多,微软花几年的时间开发出来,发布就可以了。但是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变了,等你花几年的时间开发完,用户的需求都不知道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市场也变了,所以他们会发现里面的很多功能跟用户的需求相去很远。假如不考虑盗版的非法性,可能微软系统的开发者对于用户需求的把握还不如那些做盗版的人。

因此,为什么用户至上?总而言之,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实质:因为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游戏规则—— 用户决定一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