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观察】窝窝APP的发展
上个月,窝窝 拿到了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投资人对其评价蛮高,以现在的资本情况,能拿到融资不易,所以,我研究了一下它的产品。
01
窝窝是什么?
”窝窝“是一个实时在线活动平台,由原微信团队的资深成员创立,想要 探索新一代互联网社交消费场景。
目前产品上架有一年半的时间,但还处于早期阶段。产品的状态还比较简单,主要是房主开启房间,发起观影活动,聚集一群人一起观影。由房主选择影片、控制播放,用户可以随时进入公开的房间观影,可以边观影边聊天,横屏时这些聊天内容会以弹幕的形式展示,同时也支持语音和视频群聊观影。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私密圈子,在圈子里发起观影活动、共享屏幕、聊天、建立共同相册等。
它的主要页面如下:
02
窝窝满足了哪些用户需求?
1、爱看电影、喜欢交流电影的人。
他们的需求是观影、社交,找到同频同好(都爱看恐怖片、科幻片、动漫等),并一起行动观影,就一个影片展开讨论。窝窝为他们提供了大量高清、高质量影片,全程没有广告。并且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条件,观影时可以聊,观影后还可以在圈子里继续讨论。
2、孤独的人。
他们的需求是陪伴感。民政部预计2021年中国单身独居成年人口高达9200万,随着单身独居的人越来越多,孤独者也越来越多。所以,陪伴感的市场需求也是巨大的。窝窝非常重视打造“一起”的场景,有一起观影、屏幕共享提供了更多一起做的可能性,所以,窝窝也成为寻求陪伴感的一种新选择。
3、异地恋情侣。
他们的需求是互相陪伴、加深交流、增进感情。而一起观影,也是交流陪伴、创造共同回忆、增进感情的一种不错的方式。
4、社恐的人。
他们的需求是更顺畅的社交。一起观影这种形式,可以缓解社交恐惧,因为大家有共同的爱好是电影,并且一起观影,有话题可以切入,能轻松聊起来,即便不说话也不会感觉尴尬。就像朋友约会,约在相声、话剧、脱口秀等演出,总会带来一些好的体验。
综上,我认为窝窝产品的核心用户价值是“低压力感的主题社交 + 低成本的陪伴感的获得 +无广告观影体验” 。
“低压力感的主题社交”是指: 人人都有社交需求,只不过有时候因为社交压力太大、社恐、或者没有时间精力等原因,才选择不去社交。而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线上的社交,可以降低压力、缓解社恐、聚集同好、且节约时间精力。
“低成本的陪伴感的获得”是指: 不管是对异地情侣、还是对孤独者,都可以足不出户、很低成本的获得质量还不错的陪伴体验。
“无广告观影体验”是指: 现在各种视频、内容平台,到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即便开通会员,还是有一些屏蔽不掉的新广告位冒出来,如:影视剧中间插入演员广告、视频推荐(其实就是变相广告)、猝不及防的软广等。作为用户,对广告是越来越反感,但又躲不掉,只能默默忍受。但窝窝上面的电影、电视剧,观影过程完全没有广告,整个过程非常‘爽’。
03
窝窝的产品迭代轨迹
窝窝现在的定位是“实时在线活动平台”,但是,它这个定位并非是一步到位的,中间经历了2次调整,才有了今天的窝窝。
V1.0时,
它的定位是“亲友们的私密交友圈”,主打这是一款让你与亲友更加亲近的私密社交软件。在这里,你可以 毫无负担地向亲友分享你的生活 ,关心他们的日常。
大家都知道,微信作为社交软件的明显问题在于它的社交压力太大,大到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了。而窝窝主打“毫无负担的分享生活”,由此可以看出,窝窝最一开始的野心很大,它想打入微信覆盖不到的角落——轻松社交。就像拼多多打入淘宝覆盖不到的低价角落一样。
对于轻松社交,它的解决方案策略是:以塑造安全的环境来将用户的社交压力降到最低。具体的产品表现是:
-
用邀请码建立私密圈子,圈内都是用户觉得“安全”的人,所以,可以放心、轻松、没有顾忌的发布社交动态,只有圈内人可见。效果类似于微信发朋友圈设置哪些人可见,只不过体验比微信更方便、简单直接。
-
消息记录24小时后删除。(后因其“不符合真实社交场景”被删除。因为用户还是希望自己的观点、聊天内容保留下来的)
-
截屏录屏提示。(这个功能现在应该也没有了,因为这又加大了社交压力)
V2.0时,
它的定位调整为“多人群组视频聊天社交app”。主打边视频,边趣味聊天。场景不再集中在情侣、亲友小圈。而是观影。
V3.0时,
它的定位调整的更加精准、小众,为“多人视频同屏观影”。主打影迷群体的分享社区,在线连麦追剧。slogn是:让相聚变得简单。
到这一步,窝窝可能才找到了一个做社交可行的切入点,才开始尝试投入营销推广。
从V1.0到V3.0,这一过程经历了近1年。通过不断的摸索、尝试、调整,越来越明确产品的定位和用户群体。可以看出其团队对产品打磨的耐心,但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产品距离成功(假设标准是收入能覆盖成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04
窝窝的产品设计有哪些亮点?
总的来说,我认为它在 产品创新 方面的亮点较多。具体如下:
1、功能流程的重新组合变换,带来创新感。
“看视频+发评论”的功能组合是各大视频平台已经用烂了的东西。但是,窝窝把它做出了新鲜感、创新感,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主要有3点:
第一,流程定义不同。 其他视频平台,基本都是先看视频,后发弹幕。而窝窝在看视频之前加了一步—— 一起看,先有“一起看”的社交动作,然后才是看视频。这就导致用户心智不同,其他平台只是单纯的观看、各看各的,而窝窝则更强调“一起”的陪伴和社交,在房间里的所有人看到的视频都是同步的,这个体验的创新感非常明显。
第二,功能定义不同。 其他视频平台的评论弹幕,主要是用户对影片的评价,更多是营造“热闹”的气氛,用户与用户之间不会做太多深入的交流。但是窝窝,对于评论的定义是聊天,聊电影等各种话题,更注重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相交流,所以,他的评论多是聊天性质的内容,多具备连贯性。这也创造了一些观影的新体验。
第三、新功能加持。 窝窝在看视频的同时, 支持语音和视频群聊,这体验就像是“看同一频道的电视+微信语音/视频聊天”,这是其他视频平台没有的功能,所以,当把这二者结合在一个平台上时,陪伴的感觉更加突显,这也是创造的新体验。
做出以上3点不同的更深层原因在于窝窝与其他视频平台的定位不同,所构建的场景也不同。其他视频平台满足的是个人观影场景下的需求,而窝窝更像是把放映 厅搬到了线上,满足的是“观影社交”场景下的需求,所以,基于不同的场景需求,设计出了不同的产品方案。
2、创造社交用语,带来创新感。
窝窝创造了“一起嘎”这种社交用语,意思是一起玩、一起看、一起读等等,所有“一起”的活动都能用“一起嘎”来表示。这其实是在这个圈子里的“行话”,是一种社交货币,知道一起嘎,就成了这群小众的圈内人。这也是它产品创新的一点。
3、选用新颖的UI交互风格,带来创新感。
窝窝的UI风格非常简约,但不单调。交互也给人生动活泼、很年轻、有活力的感觉。这也符合其公布的用户情况,目前核心用户为18-26岁的女大学生,较年轻化。使用之后,我认为这方面也创造了新体验。
05
窝窝的发展方向预测
1、更多“一起”的活动类型拓展。
窝窝现在还处在早期阶段,内容简单,活动单一,只有一起观影。按照其定位“实时在线活动平台”来看,应该会拓展更多活动类型,毕竟一起观影只是一个小众需求,更丰富的活动类型也有助于产品破圈。同时,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弱化一起观影,让用户心智中不把它当做一个视频平台,也不拿它和其他视频平台做比较,这样就少了很多强劲的对手。
从其V3.5.11,新增的主打功能——屏幕共享,用户可以一起玩手机、一起读书、购物、上网课,也可以验证这一猜想。
2、沉淀更多内容,守住流量。
一方面,为了把用户留在平台上,窝窝做了圈子,想把用户的社交关系沉淀下来。又做了共同相册,共同相册承载了圈子里的人的一些共同记忆,加大了用户的沉默成本。所以,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用户生产的内容被沉淀下来。如,影评、话题交流内容等。
另一方面,窝窝作为一个“实时在线活动平台”,它跟之前研究的“对话吧APP”有同样的问题,就是要求所有人同时实时在线,然后才能拥有完整体验,这是很难的。专门多个人下载一个app,就为了同一时间一起看电影,这个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必须沉淀内容,让非实时访问的用户依然能获取到价值,这样才能留住更多用户。
3、树立正确的用户心智。调整运营策略,找到真正的目标用户。
窝窝现在的用户心智更多是“视频平台”(通过用户对窝窝的评价得出),大多用户是来看片的。为什么用户心智和平台自身定义的“实时在线活动平台”会产生这么大偏差呢?
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活动类型太单一。
除了一起观影,没有其他独立功能承载的活动。所以,用户心智中,认为这是一个“观影平台”的感觉大于“活动平台”的感觉。
第二,关键的社交功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例如:大家一起观影时,由于是陌生人,所以,基本都不会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大家只是用文字进行交流,又因为文字交流的成本较高,在观影的同时打字交流,还是有点困难的。所以,有时候为了不影响观影,大家就索性不交流,所以,其实观影房间里聊天的活跃度是不高的,使用视频、语音群聊观影的用户就更少了。
第三,用户推广策略有问题,导致现有用户和理想用户的画像有很大偏差。
平台定位是“实时在线活动平台”,又非常注重“一起”的场景,那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数据就变成了衡量平台价值的关键指标。
但最近发生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窝窝最近的新版本,收到了很多差评,应用评分骤降到3.5。主要是因为新版本不能一个人观影,(其实一个人观影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在新版中,窝窝弱化了这个入口,把它放在了一个比较深的位置,导致很多用户找不到)。这个现象说明,用户想一个人观影,而窝窝想让用户尽量多人一起观影,导致用户觉得平台是在强制社交,所以评论区骂声一片。
顺着这个现象往本质去思考,做社交的,却让用户觉得产品在强制社交,不禁让人怀疑,一起观影社交的策略是不是能走的通?产品定位是社交,结果却吸引来了很多不喜欢社交的用户,才导致这条路走的不顺畅。再加上,如上面所说,观影房间里聊天活跃度不高,这对那些为了社交而来的用户不太友好,因为他想互动也互动不起来。所以,这种氛围可能又会逼走一部分想社交的人。就更不利于产品的发展。
所以,我认为产品运营策略一定是有问题的,目前看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至少有一个是需要调整的。而调整产品定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作太大,而且还没到要改定位的时候,所以,推测窝窝会调整用户推广策略。 毕竟评论区展现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还不愿意放弃的用户的声音,按照常理推断,应该还有更多的用户选择沉默忍受、或者沉默放弃。
4、商业化探索。
窝窝现在还没有任何商业化的东西。商业模式、变现路径尚不明确,能否盈利是未知数。虽说还处在打磨产品的阶段,不着急商业化,但哪个产品能完全不考虑商业化的问题呢?我认为窝窝商业化的面非常广,广告、游戏、会员、增值服务、服务型电商,都不突兀,都有它做商业化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我对窝窝这个产品的一些观察,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