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心理学丨潜意识三部曲终结篇:没有设计的设计
【文章摘要】终于到了终结篇,此前潜意识三部曲之 《用户习惯养成记》、《探究用户的真实诉求》告诉大家如何运用“潜意识”行为培养用户习惯和探究用户隐性需求,并设计出符合用户心理模型的产品。在终结篇,我们再来聊一聊“潜意识”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没有设计的设计》。
相关推荐
产品心理学 | 潜意识三部曲之探究用户真实诉求
产品心理学丨潜意识三部曲:用户习惯养成记
人与设计:将无意识行为转化为可见之物
从心理学上来看,“无意识”并不是真的没有意识去参与,而是我们只是大概感觉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但还没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利用无意识进行设计产品,就可以给用户一种“这正是我想要的”感觉。
但是怎么进行无意识设计呢?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最著名的设计理念就是“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他曾说:“在日本,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物体本身更重要,物体是一种和谐的一部分,我开始停止构想仅仅是有趣的外形设计,而去考虑物体之间的关系。”
同理,互联网产品设计也是如此,“无意识设计”就像用户的“无意识”行为和隐性需求一样(详见《探究用户的真实诉求》一文),是PM提高自己产品质量的加速器。
1、有凹槽的雨伞
这把伞是深泽直人知名作品之一,其实它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仅仅是在手柄上设计了一个凹槽。因为深泽发现很多人都有把袋子挂在伞上的行为,但挂在伞柄上的袋子会时不时地滑落,所以人们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将袋子拖放到最顶部。
其实,深泽正式从对使用者的观察中发现,用户有拿伞的同时借助伞柄置物的隐性需求,然后通过“无意识”引导,设计出凹槽来满足用户的隐性需求。这便是利用“无意识”满足用户隐性需求的一个快捷方式,也是让用户几乎最舒服的一种方式。
深泽关注细节,关注感情,因而才会把我们生活无意识的细节转化为产品设计。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成就了伟大的产品,也打动了用户的心。
2、有两个圆孔的直饮机
下图是我们公司的直饮机,大家一定在很多地方见过类似直饮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红框内有两个圆孔,不用我说大家肯定知道它的作用,每次我们打水的时候都不会考虑这个是干嘛的,自然而然的把杯子放到了圆孔上方接水。
对!就是无意识设计带给了我们这种顺其自然。好的设计不一定具有亮丽的外观、奢华的装饰、昂贵的价格,而是在某些细节之处能够带给使用者意想不到的便利,甚至它是那么自然的存在,以至于让你认为它就应该是这样。
相对于PC时代单调的人机输入和输出,移动互联网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与内容交互。所以,研究用户行为,尤其是“无意识”行为,对于移动互联网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优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例子:
1、微信对发要送照片的预判断
当你刚拍完一张照片或者刚截一张图,要通过微信发给某位好友时,微信会自动将你刚刚照的相片或截的图进行预判断,在输入框的发送图片按钮上方提示你“那张可能要发送的图片”。
微信的这个设计,就是通过对用户“无意识”行为去引导实现产品功能的强化,并在这一过程里顺其自然地解决了用户的需求。本着”设计让生活更美好”的初衷,每一个“无意识”设计都是有意识的设计,其背后源于对事物深度的思考,对细节极致的关注。
可以说,“无意识设计”理论,即为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人有意味的享受。
2、扫描二维码自上而下过程
扫描二维码现已是现代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从字眼儿上理解,“扫描”是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按序移动的过程。所以不管是日常生活中的扫描仪,还是电影大片中的智能扫描设备,都是按照一定方向进行扫描的。进而,人们心中也形成了扫描的过程就应该水平或垂直运动扫。
但事实上,二维码的实现原理并非如此。现在常见的二维码都是以QR码作为编码的码制。QR码是矩阵式二维码,它是在一个矩形空间内,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来进行编码的,最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算法后,二维码图形中的深色和浅色(黑色和白色)区域能够比率最优的分布。所以,二维码就是一个整体,并没有所谓的位置顺序。
因此,扫描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的过程,并不用从上而下层的扫描。但是,因为大众心里已经理所当然地认为扫描就是水平或垂直的过程,所以很多产品,就用这种按序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设计。一来是可以在遭遇扫描不出时,提高用户对产品出错的宽容度;二来,利用用户这种“先天性的潜意识”,使用户快速的上手,大大降低理解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之前文章中强调:产品的设计应在操作上与用户习惯保持一致。
3、模仿微信的收集QQ4.0取消了在线状态
最后,我们来看个反面例子。手机QQ曾经一段时间模仿微信,在某一版本中取消了在线状态显示功能,最后导致一片吐槽。这是因为手机QQ迷失了自我,丢弃了本源!要知道,微信的本源是手机,而手机QQ虽然打着手机的名号,但其本源还是QQ(源自多年经营的PC)。
微信的做法是合理的,因为手机的特性就是随身携带,而手机QQ这么做,相当于间接的抛弃了PC用户的习惯,而PC用户其实就是手机QQ用户,所以手机QQ这么做相当于让全部用户抛弃过往的使用习惯。
最后扛不住用户吐槽能量的QQ团队,被迫恢复了在线状态显示的功能,那么问题又来了。恢复后对于吐槽的用户肯定平息了他们的抱怨,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没有在线状态的用户们来说,无意于对他们说“逗你玩儿!”可想后果如何啊。
因此,对于产品团队而言:
- 不要轻易改变;
- 如果要改变先做试验;
- 一旦决定改变了就不要轻易放弃。
不管是工业产品还是互联网产品,“无意识设计”把用户的“无意识”行为物化,给用户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使得产品不再是冰冷的功能性物件,而是注重产品和情感的结合。我们在关注细节、关注情感的同时,还需让我们的产品设计与环境的结合。心理学上提到,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统一体,所以,设计环节中必须考虑到环境(心理的、自然的)因素,即“象以圜生”。
好的“无意识设计”是不会让人看出来是刻意为之,仿佛浑然天成,合乎自然界最原始的法则,就好像没有被设计过一样,这便是我们要说的《没有设计的设计》。
潜意识三部曲总结
“潜意识三部曲”针对互联网的时代特色,通过对“无意识”核心思想以及核心价值的研究,探究了培养用户习惯和用户内心诉求,并说明了“潜意识”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我希望我们更多的站在用户的角度,关注细节和情感,寻找有价值的用户连续行为,为用户创造好的环境,以最终达到我们设计的目的。
现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同时,对用户体验的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如何更好的服务于用户,提高设计质量,是我们产品经理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无意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理论研究,国外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国内虽然已有不少案例,却没有从中提炼出系统的理论。但是本人一人之力也是有限的,故而借此三篇文章抛砖引玉,与PM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