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丨“Y”理论的深入探讨

需求分析Y理论

需求分析丨“Y”理论的深入探讨

“1” 是用户需求场景或是一个点子,可以理解成各部门提出的初始需求,是需求的起点。这里可以理解成需求的第一层深度——观点和行为。

“2” 是需求背后的目标和动机,需要考虑到需求的目标和背景,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公司业务,进行需求的拆解。是需求的第二层深度——目的和背景。

产品经理在思考用户目标时也要综合考虑公司、产品的目标。

“3” 是需求分析后转换的产品功能,需要需求方和技术部门确认并可以落地的解决方案。

“4” 是需求后的隐性需求,可能包括图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人性的七宗罪等。是需求的第三层深度——价值观和本质

“Y”模型思考过程

“1”到“2”, 了解需求的背景和目的,结合“1”中的三个“W”,Who(用户)、What(需求)和Where/When(场景)去思考是否为伪需求,是否符合产品定位,是否符合当前业务等。

“2”到“3”, 在需求确定后,将用户需求转化成产品功能,思考问题如何解决,是否有多种方案,优先级和性价比是怎样的。

“1”到“2”到“3”, 是一般需求的历程,但想要做好只是这样是不够的,比如汽车市场的早期,你可以通过满足“更快”的需求建立优势。但表层需求很快就会被相似的跟进产品满足,随着市场的成熟,产品很快会陷入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最终整个市场变成红海,所以在现在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的时代,仅做好差异化竞争我觉得还可能不够,需要将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打磨,也就是图中的“4”。

最后“2”到“4”, 是指挖掘某个需求的本质,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做这一步。所以也就放在了最后,这其中有产品行业著名的一句话“用心听,但不要照着做”,其背后的逻辑是“表象无常,人性更持久”,之前在朋友间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

A:你为什么不喜欢化妆呢?

B:化妆太麻烦了,有这个时间我干点其他的不好吗?

A:但化妆不是会变的更好看吗,而且好多人经常花很久去化妆。

B:我不是太注重外表,而且化精妆会花费很多时间。

A:那你觉得花精妆需要多久呢?

B:经常练习的话,1到2个小时左右吧。

A:那如果现在有一款产品或者说能你经过练习可以快速的化妆,你会不会去化妆呢?

B:嗯……会化妆。

以上是取自我生活中一段真实的对话,从上面几句话我们可以来简单的分析一下。用户B最开始是没有化妆的需求的,因为他觉得化妆需要很久,而且需要去练习,所以索性就不化了,这时会有一些刚入门的产品停留在这里,这也就是第一层深度的需求,因为不化妆只是一个行为或观点,并不是动机。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第二层需求(动机),从上面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B并不是真的不想化妆,只是觉得很麻烦,这时我们就需要了解他为什么觉得麻烦,是否想她所说的那样没必要吗?

显然不是,人人都爱美,这个例子我觉得映射到自己身上我也可以化一化。。经过第二层的分析后,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案,就是将这个化妆过程变的简洁或者是学习成本变低。

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尝试结合“Y”模型去研究一下“4”需求本质,从化妆本身来看,化得一手好妆是对个人形象的提升,是人性的“爱美之心,人人有之”谁都希望自己能在其他人的眼里形象好,在这个社会,外表也相对应了一些属性,这里就不展开了。

上述陈述可以总结为5W2H分析理论:

  • 5个W, 分别是Who(用户)、What(需求)、Where/When(场景)、Why(为什么)、Which(哪一个)。
  • 2个H, 分别是How(怎么做),How many(多少个)。

拓展:怎么算梳理清楚需求/需求需要梳理到什么程度?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维度,产品经理需要能清楚地描述:

  • 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不用行不行;
  • 如果没有这个功能,需求是怎么满足的;
  • 这个需求什么场景下用户会用到;
  • 这个需求的频次或紧急程度如何;
  • 我的产品如何配合这个需求。

完整地做到这五点后,咱们进入下一步的分析。

“Y”模型的深入浅出

结合“Y”模型的图来看,一个需求进入后一般会有两大步骤,一是 “1→2→4” ,深入调研需求,尽可能的思考透彻;二是 “4→2→3”, 将思考后的结果输出,同时要尽量达到深入浅出,力争给出尽可能简单的方案。

深入: WHY—— 为什么?为什么要做?原因是什么?要解决什么?真的能解决吗?产品最终解决的是人的问题,科技会进步,产品会迭代,公司的形态、组织的形态都会发生变化,不变的是服务未被满足的需求,一个好的产品一定能解决某一个痛点,痛点的背后隐藏着人性。

浅出: 如何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能力,怎么能让解决方案尽量简单,是否在分析透需求后,能马上想到几种可行的方案,然后在众多成熟元素中灵活组合出一个有新意的产品。做到这点,需要很多领域的知识,需要日积月累看过很多相关的产品,需要有跨界产品的启发,产品经理应该做的是,把简单留给用户,把复杂留给自己。

最后

本人并不喜欢什么方法论,或者是固定的东西或习惯,如果一个方法或思维是对的,那我就会去学习,并且快速融入到思考方式里。虽然有些东西是“死”的,但我相信好的产品经理不是背概念背出来的,是需要正确的方向,正确的底层逻辑,是一步一脚印的打磨自己出来的。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的理解做出的分析,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探讨。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