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企业互联网化的本质是什么

比特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大家都在谈论 互联网 化和互联网思维,总之非常热闹。为什么会这样, 看看 企业 最新的财报就知道了。可以看看各大公司的表现,在刚刚过去的财季中, IBM 的收入为244亿美元,净利润为41亿美元; 微软 的收入为233.82亿美元,净利润46.12亿美元。与之相比, 谷歌 收入为159.6亿美元,净利润为34.2亿美元。表面看,谷歌尚不敌IBM、微软,但看一下趋势,IBM营收同比下滑了2%,微软利润下滑了7%,一路下跌,与之性比,谷歌营收同比增长22%,利润增长了6%,也许用不了多久,IBM、微软的地位就要让位给谷歌。

从时间上看,达到今天的成就,IBM用了100多年历史,微软用了不到40年,而谷歌仅仅用了不到15年。从这样的一些数字,应该能够充分领略到互联网的力量。没有人不希

  望复制谷歌的神奇。说白了,互联网让人看着就眼红。如今互联网当道,如何学习互联网的经验,促进 传统行业 /企业的发展呢?这恐怕也是互联网化和互联网思维的由来。

  怎样才能够实现互联网化呢?互联网化是不是也要把自己变成.COM呢?我的观点是也不是。先说不是,如果你也想搞一个 搜索引擎 、 淘宝 ,复制谷歌、阿里的成功经验,如果这样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你搞不过谷歌和阿里,历史不会倒退,更不会重演,没有办法复制别人的成功。那么我所说的是又是什么呢?

  对于传统行业/企业来说,你已经没有办法漠视互联网的存在了,企业需要主动利用互联网工具促进业务发展,提高竞争能力。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互联网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要借鉴.COM的经验,把自己.COM化。最简单地,信息需要透明化,需要与消费者互动,这应该是第一步,以前企业上网、电子政务网站建设都是这层 含义 。从效果看,似乎并不成功。其中的问题不在于网站,而在于管理。很多时候,企业或者电子政务网站,并没有成为企业业务或者政府办公有机集成,并没有进入血液循环,而是体外循环,信息交流不畅,互动反馈 迟缓 ,自然不会有什么效果。

  行业/企业互联网化的过程,当然不能够仅限于信息交流,还需要进行业务互动,例如开个网上商店,提供 线上支付 。与信息门户相比,这显然更进了一步。无论是借助第三方平台,如淘宝、微信等,还是借助第三方物流, 电子商务 平台构建,缩短了生产者消费者的之间的距离。与信息平台一样,如果电子商务平台不能够与企业的市场、库存、分销以及研发等平台打通,那么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不会有预期中的效果。以研发为例,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常常会被代理分销渠道所阻断,如今,通过互联网平台,通过 大数据 分析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研发的风险,提高产品研发的针对性。

  要打通互联网平台,技术上的难题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认识和思维上。实际上,如今谈论互联网平台已经有些落伍了,未来将是 移动互联网 的时代,行业/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有清晰的意识,积极主动利用好移动互联网的平台。简单地,重视 微博 、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进一步要积极尝试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为什么如此,道理很简单,没有任何一种工具能够像移动互联网这样,以最低的成本,覆盖到消费者。其他的方式,都没有办法实现任何时间、地点,快捷地接触与沟通。

  与传统方式相比,互联网成本最低,较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地覆盖更加全方位,更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地接入。商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成本和效率的竞争。互联网化能够带来最完 美的 体验,但是实现互联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这需要一个过程。其中包括学习和使用的成本,需要改变很多固有的观念和习惯,需要行业/企业勇于创新的勇气,要勇于改变。以 X86 为例,互联网企业就展示了它是可以应用在于关键业务应用中的,其本质也是对于成本效果的追逐。

所谓“围城”,传统行业/企业要互联网化,而.COM也希望能够实业化,相互羡慕。为什么不能够彼此折衷一下呢?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就出来好了;而外面的人,想进就进了;但无论出来,还是进去的,并不是换位,不是回到从前,而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不要说什么互联化了,如今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时不我待!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