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 这一次滴滴推出顺风车

咕噜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章开始前,先来看两个数据:每个中国人每天平均出行时间是48分钟;中国每天自驾车出行大概在2.45亿次左右。

通过怎样的手段,来提高国人的出行效率,是摆在交通部门、相关企业面前的难题。顺风车或者说拼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之一,通过私家车主之间的约定,同一时间段、同一路程的人组成发车“局”,之前可能是每天上下班,四个人四辆车,而现在通过拼车,四个人一辆车,这也降低了道路上车辆行驶数量,提高了出行效率。

其实这种顺风车业务在之前就有很多企业涉足,但是市场都处于不温不火状态,直到国内出行巨头——滴滴快的在顺风车业务上开始布局,才搅动顺风车市场一池春水,也加速了某些企业的离场。

640.webp

6月1日,滴滴快的正式推出了定位于“共享出行”的“滴滴顺风车”产品, 该产品的推出,也成为滴滴快的这一“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的重要一环。

让共享出行成为主流

就在两周前,滴滴快的正式发布了“潮汐战略”,即整合社会上的专业运力和零散运力,并通过分档运营手段,来灵活满足高峰期低谷期不同时段的民众出行需求,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满足整体的出行需求。

在潮汐战略之下,滴滴顺风车承担起了整合社会闲散运力的重任,让共享出行成为主流也是滴滴顺风车的使命。

在国内,每天有三分之一的人出行选择私家车,理想状态下,按照每四个人一辆车满载的情况,这样,保守估计,这样每天道路上的私家车将会降低一半以上,试想下去年APEC期间,北京私家车按照 单双号尾号限行,整个北京城几乎无堵点。

根据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介绍,为了完成共享出行这一使命,滴滴出了“连接与匹配”这一战略,在接单发单背后是大数据的规模和大量的车主、乘客。 目前来看,滴滴顺风车有100万的车主、200万的乘客,而在两周前车主数量是60万,从侧面也看出了滴滴顺风车蓬勃的生命力。

此外,滴滴顺风车目前还只是在北京市场上运行,按照滴滴的计划, 这个月底有望覆盖到 26个城市,而在7月底,希望覆盖至全国市场。黄洁莉也提到,顺风车在滴滴内部应该算一个比较激进的业务,“我们的目标是在一个月内能够做到10万级别的订单,到年底我们能够达到百万的订单。”

四大核心竞争力:稳定、简洁、安全、社交化

顺风车作为滴滴出行平台上产品之一,面对出行刚需,滴滴上包括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四种出行方式,总有一款适合你,是为稳定。

用户体验上,顺风车的总体流程和其他产品并无太大区别,基本上一键式就能发出需求;在产品设计上,顺风车用户并不需要预付费,本身来说,顺风车用户很多都是专车、快车用户,在此之前都养成了不需要预付费的习惯,是为简洁。

而出行安全一直是用户乘坐顺风车时最关心的问题。顺风车产品在安全性上做了一些尝试和突破,滴滴本身也非常重视安全性。首先,所有的乘客在验证手机号的同时要验证微信授权登录和微信支付,微信授权登录背后是他的头像、个人信息等,微信支付背后是他的个人实名信息和银行卡信息,所以这两个验证之后可以保证这个乘客是很好的、安全的、真实存在的自然人。对于司机来说,除了前两项认证之外,还要认证他的驾驶证和行驶证,这是非常安全的,对于出行的每一单乘客和车主双方来讲,我们也会提供50万的保险额度,这个额度在市场是最大的。

而在匹配上,除了路线、用户匹配,滴滴顺风车做了社交化的匹配,根据黄洁莉介绍,用户一定要先看看头像,头像越好看,乘坐次数越多,过去获得的用户评价越好,你就越倾向搭乘他的车,这背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用户匹配工作,“我们背后有非常重要的数据分析和匹配,尽可能让每个人都能够与他有可能更喜欢的车主或乘客发生连接,这也是我们非常核心的一个竞争力。”

以出租车起家的滴滴并未忘本

滴滴快的总裁柳青在活动现场表示,不管滴滴是退相互顺风车也好,抑或是出租车打车软件也好,其实滴滴的实质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通过科技手段解决中国人出行难的问题。

虽然推出了诸如专车、快车、顺风车的产品,但是滴滴在起家的出租车行业中仍然有比较大力量的投入和布局,“滴滴快的起家是从出租车开始的,我们全公司3000多人中有一大部分的人员还是服务这个行业中的人员的,不管是出租车司机、还是出租车公司,还是和各地的交委进行联络,这个行业里人们的感受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柳青说。

在未来,滴滴也可以在为出租车司机服务生态链上有所布局。 据柳青表示,除了帮助出租车司机降低空驶率、提高收入外,未来滴滴还可以帮助出租车司机找到相关的组织,比如说滴滴与一些餐馆、百货商场谈好,能够让出租车司机师傅在里面上洗手间、餐饮享受优惠。因为现在没有布局,柳青在现场也不忘自省,“我们企业长得太快了,在这方面确实在沟通没有做到位,这是我们要自省的。在我们公司有一个文化,一切的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

科技四少:四个大男孩,以80、90的视角做自己的媒体。

咕噜网

分享到: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