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为什么招人嫌——自以为是的傲慢

咕噜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咕噜网编辑】 一个事实,吐槽或厌恶支付宝的人越来越多。粉转黑的例子,也有不少。

春晚红包抢五福,引发了史无前例的热议——非议中,支付宝收获了用户关系链,现在的支付宝似乎每个月都能捣鼓出花样来,今天的儿童节,争议更大。

我能理解,支付宝运营者的苦衷,但绝不认同种种做法。

譬如,今天儿童节为用户改名字——每个用户昵称背后都加上“宝宝”,被迫的,系统自动加的。节假日做些运营倒是无可厚非,不过,互联网圈内倒已经审美疲劳了。很不幸的,我们看到朋友圈一片骂声,或许支付宝运营当初未曾想过用户会有非议,系统居然不让用户更名,一个小时后,支付宝系统又调整了,用户可以自己修改昵称,但还是一片骂声——因为,修改昵称后,支付宝还是默认给每一个用户加上“宝宝”二字。

截至到6月1日1:30,用户终于可以自己修改支付宝账户昵称了,“宝宝”没有强制性加上了。

我不确信,这一次“宝宝”昵称,究竟有多少人反感、反对,毕竟我只能看到自己的朋友圈吐槽者,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虽然,我的朋友圈更多的都是互联网从业者居多。业内人士的审美并不代表大众市场——但,这足以证明支付宝此次儿童节的运营,是失败的了。

见微知著,一叶观秋。

儿童节的事件,只是支付宝,或者说蚂蚁金服众多问题的一次集中体现。

支付宝变得越来越傲慢,越来越官僚。

几次事件,我来梳理下吧。2016年的春晚红包,如果从关系链与微信的较量,支付宝推倒微信来说,的确是成功的。但很不巧,支付宝的运营,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抢红包,抢的是意头,是福,是心意,既然冠以“五福”,让用户最终少了一福?这本身就是一个致命的失误,哪怕是每个人只有0.68毛钱的红包,也比起少一福要好。

遗憾的是,似乎这一仗,支付宝高层,也只是看到了胜利,却忽视了这一战的损失。迄今为止,我们并未看到任何反思,反倒是以某种自我安慰——“不管发多少,总会有人吐槽的”,如是理由搪塞过去。

还有一件事,支付宝“花呗”。身边很多朋友吐槽,滴滴打车的付款,很多用户选择了自动扣款,扣款方式有银行卡、支付宝余额、余额宝、信用卡等,最近很多人却莫名其妙地被系统自动认定为“支付宝花呗”——虽然,我是花呗忠实用户,但这种修改用户默认扣款方式,为花呗增加订单量的方式,让人反感。

接着,就是支付宝儿童节的故事了。

支付宝这一次,倒不是“恶意卖萌”这种问题。性质其实更为恶劣——它的强迫用户,侵犯了用户的自由选择权。支付宝在滥用自己的市场地位以及用户的信任。

一位朋友说,三年之前,在微信的重压之下,支付宝是胆战心惊,那时候,我是坚定地看好支付宝;一年多后,微信支付并未能颠覆支付宝,与此同时,蚂蚁金服各项业务布局形势不错,腾讯金融还在兄弟阋墙的时候,蚂蚁金服已经估值超过600亿美元,然后,我们其实,可以明显感觉到,支付宝的傲慢与沾沾自喜…

是人就有恶习,公允地说,支付宝从诞生开始至今,先有各大银行的围追堵截,又有腾讯微信支付与QQ钱包的气势汹汹,包括众多不知名,只要是个互联网金融便要挑战支付宝…做到今天,换做是我,我也会沾沾自喜…

只是,支付宝或者蚂蚁金服,现在急匆匆地顾影自雄还不是时候吧?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虽然以上几件事未必会有重大的影响,但市场会有一个量变与质变的过程,方寸之间,才显功夫。

蚂蚁金服说的16字方针,“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激活金融”,现在看来,是步子迈得太大。“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留在心里,而不是花样取巧。

生于忧患,死于安逸。就是这样。

作者:DT资本论 微信公众号:移动吐槽

cnguluweixin

随意打赏

支付宝招财宝招财宝支付宝自以为是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