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贷信息披露系统上线后会有哪些不同
【咕噜网编辑】 2016年P2P网贷行业逐渐摆脱“野蛮生长”的标签,走向合规发展,但行业和投资人亦经历了难以忍受的阵痛期,伴随痛苦而至的是平台信息披露不透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月23日,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以下简称网贷协会)公开发布了“产品登记&信息披露系统”。据悉,这一系统于2015年初立项,经过网贷协会长达一年的内部协作与研发。
鱼龙混杂的P2P网贷行业
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P2P网贷亦是展现出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特性,吸引众多企业和创业者进入行业,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致使部分“伪P2P”平台也随之而入,造成行业内鱼龙混杂,问题频发。
据网贷315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网贷行业问题平台总数1496家,使得大量投资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网贷行业的清誉也在这不断出现的问题中,被损毁了大部分。网贷行业频频发生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平台与投资人之间信息不对成造成的。
虽然目前国内网贷平台会进行所谓的信息披露,但更多的定位是广告、宣传,投资人能看见的也只是平台想要投资人看见的而已,而逾期率、坏账率等核心真实数据,并不能出现在投资人视线内,即便能够一览其“美貌”,也是“化妆”修饰之后的。
网贷行业信息披露三重点
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要实现规范发展,完善的信息披露不可或缺。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P2P网贷平台、投资人、监管层三方都是利好。
P2P网贷行业披露的信息内容,必定是投资人比较关心的信息。首先,平台资金透明度如何,有无资金托管,如何隔离平台自有资金和投资人资金,是否会有自融的风险;其次,投资人需要了解借款人的相关真实信息,平台又将如何在保护借款人个人隐私的情况下,让投资人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减少双方信息不对称;最后,平台自身的透明度,自身信息的披露,进一步减少平台与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P2P网贷平台与P2P网贷信息披露的碰撞
虽然伴随着打开窗户苍蝇与细菌也会进入房间,但不能因为脏东西会趁机而入,就要关闭窗户,我们能做就是给窗户按上“纱窗”,从根本上杜绝脏东西进入的通道才是王道,而信息披露则是P2P网贷行业的“纱窗”。
“纱窗”按上之后,对于网贷平台有会有什么影响呢?
众所周知,网贷行业的风险并非信用风险,而是欺诈风险和多重负债的问题,网贷协会提出的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金托管三项原则,成为进入网贷行业的入门要求,反之,如果其中有一项不合格,那平台就将被拒之网贷行业大门之外。
目前,网贷协会“产品登记&信息披露系统”的平台信息查询功能与产品信息查询功能均已上线,仅产品登记一项就包括期限、手续费、还款类型、担保方式、借款人类型等信息,而通过对产品信息进行登记,完成产品信息登记及资金结算流水记录,以此来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
据网贷协会官网公布显示,目前已有18家平台入驻。在这18家平台信息披露的范围内,除了能够在全国企信网上查询到的公开信息外,团队信息、股东、证照、资金托管等信息亦是均能查询,让投资人能够充分了解平台与借款人,减少双方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的风险机率。
由于此前协会与平台之间有涉及钱财灰色交易的嫌疑,投资人对于网贷协会上平台公布的信息心存疑虑。对此,北京市网贷协会秘书长郭大刚指出,协会不是抓取数据,而是机构上传,这个在法律关系上是不一样的。协会采用了法律手段,这个证据是能够作为将来司法依据的。所以,协会的机构一是愿意交数据,二是要交就交真实的数据,因为造假的成本太高了。
随着入驻平台的不断增多,网贷行业信息披露将进一步透明化,投资人与平台、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将会降低,投资人更多的了解企业信息、经营信息、风险信息后,才能做出更为客观的选择,投资人也将变得更为成熟。
来源:网贷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