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13轮,估值与Uber不相上下,这家公司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咕噜网编辑】 过去近20年,这个公司靠不断融资活了下来,唯一的出路就是被收购或者上市,而在美国,当融资环境并不景气时,创业公司失去话语权并走向衰落也不会让人意外。但Jawbone并不是孤立,它代表的是全球科技公司的一种典型生存方式。
据财富网站报道,Jawbone拒绝对传闻作出评论,因此暂时不知道它是不是永久退出了可穿戴设备领域。在可穿戴设备浪潮大行其道时,Jawbone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鼻祖,其估值一度与Uber不相上下。除了Up智能手环、蓝牙耳机和音响是这家公司的三大标志性产品,但在这次“死亡信号”发出之前,种种迹象都表明这家公司身处麻烦之中。
首先是折价融资。就在今年2月,Jawbone融资1.65亿美元。据报道,估值仅仅剩15亿美元,比上一轮时的30亿美元折价50%。
而在此之前的裁员,也显示出这家公司在收紧开支,去年公司宣布裁员60名,相当于员工总数的15%,它还关闭了纽约办公室。
至此,这家独角兽的命运已经浮出了水面——正在走向死亡。但如果回过头看这家公司20年的生存路径,这并不出乎意料。
靠13轮融资存活20年
Jawbone在硅谷成立了近20年,产品一直较为单一且难以实现盈利,可它竟然靠13轮融资活了下来。
Jawbone最开始的计划是给美军开发降噪耳机;直到2002年他们从美军那里获得合同,他们才开始向消费者市场布局。此后,产品研发唯一一次较大的提升就是2007年在CES发布了无线耳机;三年后的2010年,这家公司首次发布了非耳机产品——蓝牙音响;2011年,这家公司发布了UP系列的健康手环产品。而就在当时,对可穿戴设备的追捧风气从硅谷蔓延向全球,Jawbone被视作这个领域点领军者。
在单一领域经营数十年,这是美国较为独特的现象:比如Twitter一直在社交领域,Square致力于移动支付。
相比之下,中国的创业公司在扩张业务这件事情上则激进得多:小米成立于2010年,从最开始的手机业务到电视机电饭锅乃至年轻人房屋租赁业务;锤子手机成立于2014年,也在今年宣布进军VR业务。
在融资环境较为成熟的美国,许多投资者都奉行一个理念:投资一家公司的未来,即便这家公司暂时没有盈利能力,但相信它未来前景良好。
最典型的案例是亚马逊——即便最残酷的华尔街,对待这家公司也堪称宽容,这家公司的市盈率在最高峰时达到4000多倍。亚马逊从电商业务起家,后来发展出云业务,以及最新的火箭业务,在成立20多年时间里,公司发展策略以及创始人贝佐斯的管理理念成为全世界商业世界的教科书。
在融资环境较好的时候,不少公司能够获得像亚马逊一样的待遇——依靠资本不断投入存活下来。包括今年2月的融资在内,Jawbone一共融资13轮,总融资资金9.83亿美元。相比之下,它的竞争的对手Fitbit只融过4轮,一共筹集6600万美元。
不难发现,许多著名投资者都曾看好这家公司的未来。从2011年前后开始,以硅谷为中心,“可穿戴设备”这个古老的概念以运动手环为切入点开始了商业化的进程,而Jawbone登上了这波浪潮的巅峰。
可Jawbone并没有如投资人们所设想那样开发新品。当竞争对手开始为运动手环提供屏幕、自动识别睡眠和运动状态的时候,Jawbone并没有做任何跟进。
不仅仅是可穿戴设备,就连这家公司原本的蓝牙音箱业务也出现危机。Alex Asseily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他们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跌至5%。
根据硅谷Fenwick&West律所对2016年第一季度的148个总部在硅谷公司融资情况调查发现,这一季度融资的公司相比前一轮融资时价格上升的,即业界称之为上升轮的融资,占据78%;相比上一个季度的82%有所下降,平均价格的增幅(53%)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56%)。
Fenwick&West律所对自2004年第一季度来融资情况作出统计,绿色代表上升轮公司所占比例,红色代表下降轮公司所占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Jawbone的日子变得艰难,为了获得持续资金,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融资条款或者是“流血融资”。2015年3月,Jawbone公司融资了3亿美元。但此后彭博社报道称,贝莱德公司投资的那部分其实只是贷款而非股权融资。
除此之外,还有折价融资。实际上,就在今年2月这家公司再次融资1.65亿美元时,Jawbone估值由2015年4月上一轮融资时的30亿美元缩水至15亿美元。投资者相比之前能够给公司带来各种资源甚至是“背书”的著名投资者,这次是一家来自中东的“接盘侠”——科威特主权投资的投资公司。
这些公司除了资金之外并不能够像硅谷主流投资者那样带来附加的资源,所以一般并不为势头强劲的公司都青睐。而往往在这些被硅谷人称作“石油王子”的中东资本介入时,往往代表这家公司在被“抛盘”。
这种长期专注某一个领域的公司可以说一直在等待某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的收购,这时Jawbone命运已经浮出水面时。
借助伪市场概念走红
这时Jawbone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则是,曾经被鼓吹的可穿戴设备究竟是不是一个真实的市场。
至少目前看来,美国市场上主流的可穿戴设备厂商都痛苦地存活着。除了Jawbone以外,偏时尚类的Misfit以2.6亿美元的价格被Fossil Group收购;而Jawbone最重要的竞争对手Fitbit于去年6月登陆纽交所,如今股价相比最高点下降近73%。
大多数分析人士把这种集体生存困难归结于中国厂商小米生产的廉价手环。来自咨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的一位人士说,现在健身类的可穿戴设备被几个玩家垄断,小米与Fitbit占了70%的市场份额,前者垄断了中低端市场,而Fitbit则占据高端市场的50%以上。
但公司真实的遭遇却脱离于市场报告给出的数据。Fitbit的遭遇如前所述,小米也并非威力无穷。小米从2015年2月起宣布进入美国市场,由于专利等原因,手机无法进入这一市场,小米手环则成为一个重要的敲门砖。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售价仅仅是Fitbit、Jawbone十分之一的产品仅仅是通过他们的英文网站向这一市场销售。
IDG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在2016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相比去年同年上涨了67.2%。
在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到,即便是苹果手表也显示出颓势,从占有率环比看,2016年Q1,Apple Watch市场份额7.5%;而在去年第四季度,这个数字是15%,全年也有14.9%占有率。
可穿戴设备或许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大众市场。在去年Business Insider做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中,51%的用户说,看不到任何使用的必要。
而就在Jawbone正在走向灭亡的时候,市场报告和媒体都在鼓吹新的可穿戴的概念,比如含有智能芯片的衣服。
如果你不介意当下一个Jawbone,也不妨相信这件事情。
Jawbone的案例跟国内的微微拼车有几分相似之处。 微微拼车,从从估值10亿到轰然倒塌,也只用了短短3个月的时间。 它的失败也在于在吸引大量融资之后,为了扩大消费市场,烧光了所有的钱。
估值从8000万到10亿
王永是楚星设计、品牌中国等企业的创始人,二十年来他在设计领域闷声赚钱,从未想过自己会与互联网创业发生瓜葛。
但在2014年,各种拼车软件层出不穷的时候,王永心动了。因为热衷公益,王永一直关注并推动着公益顺风车事业的发展,当他看到商业版本的顺风车如此受市场欢迎之时,便决定卷起袖管自己干。
2014年4月,王永筹备成立了北京微卡科技有限公司;10月,微微拼车正式上线。和嘀嗒拼车、51用车、天天用车一样,微微拼车希望搭建一个拼车平台,方便车主和乘客互助出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王永是个传统企业家,他精于传播,且在全国各地拥有不少合作资源。这个特点帮助微微拼车迅速壮大,同时也导致了微微拼车的最终失利。
2014年10月,微微拼车只有不到30名员工,公司账上的资金也不到400万。但凭借王永在顺风车领域的号召力,以及全国各地的合作资源,微微拼车在多个城市迅速打开了市场。
2014年12月,微微拼车拿到了400万人民币的首笔投资,投资方叫中新圆梦,对微微拼车给出的估值是8000万元人民币;2015年1月,微微拼车拿到了750万人民币的第二笔投资,投资方叫茂信合利,给出的估值是1.5亿元人民币。
这两笔投资的进入,让王永的胆子大了起来,微微拼车随即进入人员和业务的“跃进”状态。
“我们上了《新闻联播》,我主演的电影《顺风车》也启动了预热。”王永回忆说,当时一切看起来都欣欣向荣。包括中信资本、盛大资本在内的一大波投资机构络绎不绝地来登门拜访。
他们给微微拼车的估值也从1.5亿变成3亿,又从3亿变成5亿、8亿,直到10亿。王永在微微拼车大约持股70%,按照10亿估值一算,他的身价已为7亿。
“当时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成功了,非常亢奋,每天几乎十六个小时都在工作。”王永甚至开始谋划上市,谋划全球化,谋划一个规模更大的私家车共享经济平台。
终于,中信资本喊出了10亿报价,王永开始心动。为此,他甚至还拒绝了一家A股公司10亿人民币收购微微拼车的请求。但很快,他就为自己的贪婪和犹豫付出了代价。
一夜消失的投资人,“微微”轰然倒塌
骄傲和贪婪加在一起,让王永在犹犹豫豫的状态下拒绝掉了很多急于入局的资本,而把未来孤注一掷在出价最高的中信资本身上。就在中信资本做完尽职调查、准备开投决会之前,故事发生了致命转折——滴滴来了。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合并。合并后没过多久,就传出滴滴将要推出拼车产品“滴滴顺风车”的消息,这对微微拼车、嘀嗒拼车、51用车和天天用车这些拼车行业的创业公司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一击。
事实也证明,没过多久,拼车行业的另一个创业公司“爱拼车”就宣布了停止运营。而摆在其他玩家面前的最迫切问题是——滴滴把投资人都吓跑了。
王永显然没有预测到这样的结果,否则他应该先拿一笔钱活下来,而不是一味等待高估值。滴滴把中信资本吓跑以后,微微拼车并没有马上到走投无路的地步。那时候,微微拼车每天要烧掉100万人民币,账上的钱所剩无几,但如果放低估值去融资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果然,盛大资本来了,他们给微微拼车的估值是4亿人民币,愿意投出1亿人民币换取25%的股份,其中4000万来自盛大,另外6000万来自两家跟投的机构。与盛大的谈判非常漫长,而微微拼车账上的钱已经快要花光了。为了维持仅存的一点希望,王永个人先后拿出2000多万投入公司。
在业务方面,微微拼车一度加大了在上海、杭州等城市的补贴力度,仅仅是为了能做出漂亮的数据给盛大看。现在回想起来,王永说,那时候自己就是赌博心态。
而结果是,他赌输了。2015年6月,股市暴跌,在这样的背景下,盛大资本在投决会上决定不会投资微微拼车。而王永转身去找其他投资人时,发现没有任何人有丝毫接盘的意愿,无论估值可以降到多低。
“我们用3个月的时间,从30人增长到300人,又用3个月的时间,从300人裁员到30人。”王永对网易科技记者说:“如今回头看,当初的一切都很疯狂。”
在最疯狂的时候,微微拼车每天要补贴掉100多万元,但后来证明其中30%甚至更多都被刷单者拿走了;地方分公司动辄向总部要走上百万的推广费,但结果只带来1000或者几百名新用户;员工普遍拿着高薪,学硅谷文化,每个月的水果酸奶钱都要花掉好几万。
当然,疯狂没有持续多久。微微拼车在花掉4000多万人民币以后,彻底宣告失败。
失败的背后,自我造血才是王道
微微拼车的失败和Jawbone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科创公司,也都是靠投资人输血才能够存活和发展的。他们在前期都有一个很大的噱头,来吸引投资人的目光,试图让投资人对其倾注巨额资金。
靠着前期的输血,公司通过给消费者大量的补贴希望扩充消费市场。但是这些公司只意识到了要通过烧钱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而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要通过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提升产品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来获取忠诚的消费者。
这样一旦公司将投资人的钱烧完了,由于缺乏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性,公司很快就会陷入一个困境之中。而与此同时,许多其他同类的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对他们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这种靠前期输血也就是靠融资生存下来的科创公司是缺乏竞争力的,一旦输血渠道并切断,它们很快就会死去。
因此,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科创公司最应该注意的,不是在前期搬弄各种噱头对投资人的夸夸其谈,而应该是不断提高自己潜在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出其他公司无法轻易生产和模仿的产品或服务。
来源:商业汇评(微信号:viewswire) 作者:苏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