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委对专车下手,是不是太黑了?

咕噜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期盼已久的国内出租车业改革政策还未落实,新兴的专车市场却遭“重拳”打压,传统势力的利益再一次得到保护。

6月2日,北京交通委等三部门约谈滴滴,明确判定“滴滴专车”及“滴滴快车”违法。紧接着,媒体曝出具有国资背景的首汽租赁公司将推出自己的专车平台,似乎要接管“滴滴”留下的大盘子。两个事件放在一起,道理已经是不言自明。不少网友感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今天重演,而这一切竟然发生在富有“包容”精神的帝都。

专车

专车改革还是国进民退?

北京市交通委给出的解释似乎让人无法反驳:1.专车平台接入私家车和驾驶员开展客运服务得先得到资质许可;2.《北京市汽车租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租赁车不允许给承租人配备驾驶员,且承租人不得转租车辆。因此,专车和快车违规是“有法可依”。我相信这是监管部门仔细翻查了法规文件做出的“合法”认定,但我有几点疑问,1.相关法律条文是否顺应当下的实际国情以及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2.“合法”判定后,为何多数人并不认为“合情合理”;3.国资背景的首汽拥有相关资质认可,互联网公司为何长久以来难以获得资质?

打车难、打车贵、被拒载、被宰、被绕路,这些都是平常百姓始终头疼的问题,如今被专车有效地解决掉,而且是用更低的成本。如果以滴滴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是“违法”,而享有资质的以首汽为代表的国企可以堂而皇之接管专车市场,我认为这种“国进民退”的现状就是在开“倒车”。

像出租车行业这种亟待变革的领域,有关部门通过政策管控等方式,盲目地让国有资产做主导而让民营资产处于弱势,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对社会进步有害无益。我很难想象,首汽推出的专车平台不是模仿互联网公司,它能给老百姓创造更实惠的服务?它会不会“创新”出别的模式,让专车变成可以进步一攫取利益的途径。垄断就有暴利,垄断更不会带来创新的动力。如果说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像滴滴这样解决实际难题、给社会创造价值的民营企业,更应该得到政策的保护,而不是打压。

让利于民还是与民争利?

“依法“治理专车的背后,本质仍是利益驱动。

传统出租车业没想到,滴滴快的可以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发展成为拥有百万名司机、过亿用户、日均接单超600万的出行平台。越来越多人相信,传统出租车模式将走向消亡,也就意味着利益集团霸占多年的“地盘”将被剥夺。有网友算了一笔帐:深圳,从司机来说,一个月15000的份子钱,开私车相当于一个月多赚了15000;从交委来说,按20000的出租车计算,一个月3亿,一年36亿的收入;司机“逃到”专车阵营,这笔巨资就打了水漂。打压专车公司的背后,是让利于民还是与民争利的问题和较量。

滴滴利用互联网把越来越多的司机和乘客资源高效、安全地连接,通过补贴让双方受惠,既得利益方却没有勇气拥抱变化,本有合作共赢的机会,而它们仍死守地盘,甚至作出“你走,我来搞”的蛮横方式,“与民争利”的嘴脸暴露无遗。

专车合法化运营仍需“多边合作”

这半年来,不断的传出各地专车司机遭到出租车司机群体性围攻、敲诈和钓鱼执法等新闻,滴滴的反应是积极配合、开放合作。这次被北京交通委约谈,滴滴负责人表示:将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自查整改,开展合法业务,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数据监测平台并与政府部门对接,开放平台人员、车辆及订单相关数据信息。”而一直以来,滴滴快的也在推动一项“poweredbydidi”计划,希望达到各方利益平衡,目前已经和20多个城市上百家出租车公司达成合作。深知中国国情的滴滴,也必定早已预料将会面临的艰险,而对抗只能让合作的窗口逐渐关闭。

让人欣慰的是,监管部门对于滴滴这样滴租车、专车平台也不是一棒子打死,不少地方部门也在积极完善出租车行业的新模式。上月初,义乌出台出租车改革运行方案,强调2016年全部取消出租车营运权使用费、2018年起不再管控数量,车费由市场定价,并鼓励专车服务。6月1日,,上海市交通委、四大出租车企业代表和滴滴快的联合建设的上海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当地出租车价格调整有望在6月底前启动。同时,滴滴快的还在与上海监管部门探讨专车合法化运营机制。人们需要更好的出行,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这将加速倒逼相关部门出台更好的法律法规,真正改善中国出租车行业环境。

“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将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但同样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技术带来服务效率的飞跃,传统产业的价值空间也更有想象力。但就像历史上无数次发生过的一样,不顺应潮流甚至阻止历史车轮向前的势力,往往不会得到善果。所幸的是,中国最高的领导层已经意识到“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巨大机遇,不仅仅把“互联网+”写在政府报告,并且已经身体力行地扶持很多创新的互联网平台。毕竟,一个更为公平、更为开放、更为创新的体制,才能带给国家更好的未来。

作者| 王长胜   中国企业家》、《彭博商业周刊》前科技主笔,百度百家、今日头条虎嗅等网站专栏作者。

cnguluweixin

分享到: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