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式发展:海外工具软件猎豹移动迅速下滑的背后

咕噜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出海对于不断壮大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是必然的选择,这一点不能因为暂时的困境而退缩,但如何在海外走的更好,避免“脉冲式发展”的困局,目前来说有效的办法还是只能从格局层面找到新的需求定位,发现蓝海。

近两年,随着BAT等巨头不断在各个细分领域的渗透,大量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空间正不断被挤压蚕食,人口红利也丧失殆尽,不得已之下,纷纷将机会瞄准了海外。

抛开手游公司不说,单说App类公司,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大航海清单:从早年的UC、海豚浏览器、Go桌面,到后来的微信百度360,再到猎豹Clean Master、琥珀天气等等。

出海,出的一定是蓝海?确实有成功的,但多数要么举步维艰,要么表面热闹,内心彷徨,比如猎豹。笔者真的很不想戳穿那些有征服世界欲望和制造“繁荣数据”的公司,但“脉冲式发展”或许是它们自己给自己挖的大坑,它们心知肚明,但它们已深陷其中。

“脉冲式发展”VS“线性式发展”

结合App Annie及笔者自己掌握的数据源,笔者研究了20款左右用户主要在海外的国内App,追踪它们的增长曲线,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脉冲式发展曲线(如图)。

图中红色曲线属于“买量冲量期”,该阶段用户增长迅猛,几乎是直线上升,火箭速度;蓝色部分是“用户逃亡期”,掉量也很疯狂。两个阶段交替进行,整体用户规模有一定攀升。如此反复,即所谓的“脉冲式发展”。依靠资本不断地买量冲量,来制造数据答卷。

来看看猎豹移动的数据,这是最近几年很出风头的一家公司,很典型。凭借下图是猎豹移动旗下Clean Master的用户增长图。我们可以发现这家公司的表现非常不稳定,时而像磕了药一样爆发,时而又毫无征兆的回落,轨迹就像无序的脉冲一样,格外诡异,你很难预测它什么时候爆发,也很难判断它什么时候跳水,这是典型的脉冲曲线。

再换个时间点来看,同样如此。

而与“脉冲式发展”对应的就是“线性式发展”。一款用户持续认可的产品,从它推出到成熟,它的轨迹一定是线性向上的,偶有爆发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不会骤然掉下来,而且即使用户增长出现瓶颈甚至下滑,他的衰落曲线也会是线性的(如图)。

内幕:剥开“脉冲式发展”的迷雾

“脉冲式发展”如此诡异,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呢?关键词:买量。在海外,除了像Google和Facebook这类移动流量大户,也有各种其他数量繁多,次一级的流量联盟,通过向这些联盟买量,除了能持续获取用户外,也能在一些关键节点,比如产品发布,新版本更新,融资窗口期,财报发布前等实现短期内的爆发。

而这种买量方式最有意思的就是他的玩法很“人性化”,你可以“按需采购”。以地域为例,全球的流量分布大致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欧洲和北美地区,用户获取成本最高,同时也最优质。

第二梯队,日本、韩国,也包括中国,这几年这几个地区的用户获取成本在上升,快赶上欧美了。

第三梯队,东南亚、拉美地区,这些地区也不均衡,比如印度在东南亚都算低成本地区。

第四梯队,非洲,部分中东地区(战乱国),这些地区的量比较少,单个用户价值也很低,属于乏人问津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而且就算同一个地区,也会存在流量优劣的差异,要获得优质用户,你付出的代价往往比一个垃圾用户大的多。

笔者搜集了一下上述四个梯队购买垃圾用户和优质用户的平均成本(App类,尤其是工具类),大家可以参考。如果是手游类的,大概成本要乘以2~3。

而这些垃圾用户是怎么来的呢?和国内的灰色推广几乎是一样的。这样来的用户,来得快,跑得自然也快。

剖析:“脉冲式发展”的根源

在海外运营推广产品,其实和国内本质上的区别不大,只是由于全球各个区域的环境不同而略有区别。但大致上也分为买量、手机预装捆绑、口碑运营、市场宣传几种手段。而在这几种手段中,最具可行性和操作难度最低的就是买量,其他三种则或多或少有各自的问题,起不到短平快拉升用户的作用。

1、手机预装捆绑。这需要厂商去搞定不同地区的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来说,不比国内,难度太大,而且像猎豹移动Clean Master这种清理类的应用,大多数手机厂商自己一般不会考虑,除非砸大笔费用去做内置预装,但显然不如买量来得实惠。

2、口碑运营。这需要产品能力做为基础,产品本身品质要足够硬,而且根据用户反馈迭代的速度也要快,但起到的效果往往还不太有爆发性的表现,需要持续的运营积累才能看到效果。

3、市场宣传。除了搞定媒体的难度太大外,投入产出比也是个问题,而且欧美媒体普遍对中国公司有偏见,比如很多美国媒体始终认为中国企业还是在做copy cat的事,中国企业崛起跟政府保护有必然关系,中国企业依靠的还是人口红利,没什么核心技术。在这样的舆论导向下,要做好市场宣传,中国公司基本上耗不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明明知道是“脉冲曲线”,用户会掉下来,猎豹移动这样的上市公司还要买垃圾量呢?答案也很简单,需要数据来说服股东和华尔街的投资者们。有兴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上面的曲线和猎豹移动近一年股价图,大概能参透其中的玄机:

反思:中国公司出海的风口会不会被猎豹移动堵住?

中国公司出海,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始于2011年左右,以手游公司为代表,掀起了第一波出海浪潮,彼时造就了一大波以海外市场为主的手游公司,如触控科技、Tap4Fun、数字天空等。

而第二波浪潮则是2014年年底开始,中国互联网市场增速变缓,未来海外市场发展是一个大趋势。出海对于不断壮大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是必然的选择,海外市场的监管和法律更健全,对于出海企业会有一个更公平的环境,在格局层面找到新的需求定位,发现蓝海;从产品层面做口碑,慢慢积累用户。避免“脉冲式发展”的困局才能在海外做的更好,希望中国公司出海的风口不会被猎豹移动堵住。

作者: 百度百家/财经注意  全球视野的财经战略,宏观背景下的微观投资与理财。

cnguluweixin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