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讲述在中国互联网创业:难度是美国5倍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这是第二次与帮5买创始人尹汝杰聊天,比起一年前需要中英文夹杂、经常停顿下来需要翻译的对话,尹汝杰的中文可谓突飞猛进,整个沟通非常的顺畅和流利,很难让你想象到坐在对面的是一个韩国人,仅仅学了几年的中文。

在过去15年里,尹汝杰创办了5家公司,在中国做比价购物搜索网站帮5买之前,还有美国比价购物网站mySimon、美国搜索引擎公司WiseNut、韩国企业搜索引擎公司WISEnut、美国比较购物网站Become(2005年进军日本)。

尹汝杰1995年12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1998年创办mySimon,1999年创办WiseNut,2000年2月CNET以7亿美元收购了mySimon。而2002年4月WiseNut被美国目录导航式搜索引擎提供商LookSmart收购。

就在2000年出售mySimon的同时,尹汝杰还在韩国首尔成立了企业搜索引擎公司 WISnut,目前韩国有150多家电商采用了该方案 ,这家公司计划在今年IPO。2004年尹汝杰再次进入比价购物网站,在美国创办Become,并在2005年推广至日本,目前已经获得盈利。

这些创业的成绩,并没有让尹汝杰停下来,在他看来美国虽然创业机会很多,但是做成大企业的机会很少,而中国的互联网则是充满了机会。

2007年,尹汝杰带着在韩国成功的企业搜索技术来到中国创业,但并没有成功,直到2011年12月底做购物搜索网站帮5买,才打响了一些名气,并获得了2轮融资。

对于各个国家的难度,尹汝杰列出了个排名,如果美国创业难度系数是1,韩国则是1.5,日本是2,中国则能够达到5。

既然这么有难度,作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还要坚持在中国创业?这几年又有哪些感悟?来看看尹汝杰讲述:

中国的第一次失败

我在美国做了3家创业公司,虽然都没有太大的成功,但是还比较不错,感觉美国没有那么大的机会,日本和韩国的市场也有限,尤其是2007年当时看到中国未来很可能有很大发展,而且想在各个国家都有创业经验,就来到了中国。另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家里人在韩国,美国和韩国距离太远,原来一年一次都见不到,上海到首尔只要2个小时,从中国去哪儿都很方便。

2007年来中国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电商公司,所以做比价搜索并不太靠谱,当时我在韩国做了一个企业搜索引擎还比较成功,就是给其他公司和机构做站内搜索解决方案,韩国有包括三星、SK、多个政府部门在内的1800家公司和机构都在用,每年有1300万美元收入,我认为中国也需要这样的解决方案,所以在中国的创业从企业搜索服务开始。

这个项目在中国开发了三年,但是我们发现中国公司并不愿意在企业搜索引擎上付钱,而且中国公司不太喜欢在这个项目上合作。当然这也和各国国情不一样有关,在美国韩国及日本,人力成本非常高,所以如果自己做企业搜索项目会浪费很多资源,他们更愿意外包。

但中国的人力成本比较低,他们并不愿意花20-30万的价格购买服务方案,反而是觉得找几个员工多花点时间就行,而且中国企业很喜欢“规模”这个词,好像是员工越多感觉公司越厉害,所以并不重视小团队的产出。

另外一点文化上的习惯,就是公司的工程师很少用第三方技术,好像用了第三方技术就会没有自己的价值,就会被裁掉,所以这导致我们很难推广企业搜索服务解决方案,大公司自己做小公司没钱买,所以这第一个尝试在中国并不算太成功。

这个给我的教训就是,在做项目之前需要做足够的市场调研,并且深入了解文化差异。至于现在做的比价购物搜索帮5买,虽然我是外国人,确实有很多挑战,但我认为机会在于比价还是一个技术活儿,这种技术很难抄袭,而且除了一淘,大公司很少涉及,帮5买是其中唯一一个独立的创业公司。

外国人如何本土化

说到外国人在中国做公司,大家都会说到水土不服,比如谷歌、Groupon等等。有这些之前的案例,我也深刻理解到在中国创业需要本土化,如何本土化?第一点就是要符合中国文化。

之前很多失败的外企在公司通常做两个架构,一个是外国人员做管理,而中国员工做执行,这个团队并不好。而在帮5买的公司里,只有我是韩国人,其他人都是中国人,虽然我管理领导人,但所有领导人的管理方式都是中国的,我们每周开会我只定季度目标,而各种KPI和决策、执行都由他们自己决定,而且我99%的时间都在中国,沟通起来非常的顺畅。

另外我还带来了硅谷文化,我们非常透明,股份多少、公司如何架构非常透明。而且在福利待遇以及需要遵守的中国劳动法律方面,我们也特别注意,希望让员工感觉到这就是一个本土的创业公司。

大家会说你毕竟是一个韩国人,如何能透彻了解中国文化?

其实在韩国学校里,人人都会学习汉字,因为韩国人在本国的预言里也会用到汉字,当我还在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我就已经学会了1600个汉字,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汉字,我会经常阅读一些关于孔子和其他启迪智慧的数据,同时我也是忠实的中国功夫电影迷。

从2007年到中国,我已经在中国6年了,从来到中国那天开始系统学习中文,每天我都坚持用中文开会,坚持用中文写邮件,和公司高层、员工的交流也都用中文,现在我在沟通、阅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问题,首先在态度上把自己变成一个“中国人”。

当然在做公司方面,硅谷和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一些中国公司的做法,从美国角度来看并不对,但是中国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所以我也经常在研究360和阿里巴巴,看他们如何成功并学习他们的一些做法。

比如360给我的启发就是,如果你做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给用户提供价值,很多用户不会介意你附赠的其他事情,比如加网游、加广告。所以只要提供一个非常强大的服务,是可以通过很多的方法赚到钱。当然我在学习这些公司经验的时候也会有所保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不伤害用户的情况下进行变现。

百度为什么能够成功?是因为中国人不太容易记住很长的Url,大家记住了百度,就能够找到网页。这样的机会其实在美国是不存在的,我们的战略也是根据这样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希望用户在购物的时候,通过帮5买的聚合进行检查,然后做出理想的购物决策。当然现在一淘也在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他们背靠淘宝天猫,并不能说特别客观,这也是帮5买的机会。

当然帮5买也有机会成功卖掉,但现在还没达到那样的程度,至少需要1-2年的发展,由于我的投资人都是外国的,所以已经有不少外国公司对帮5买有兴趣。对于我个人来说,当帮5买做成功了,我还是会继续创业,计划做一个面向全世界的公司。

中国创业的难度系数

我在这么多国家创业过,如果要给各个国家进行排序,美国门槛最低最容易,如果美国的创业难度系数是1,那么韩国是1.5,日本是2,中国的难度系数则能够达到5。在中国呆这么多年,我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外国公司都失败,其实我也不知道未来能不能成功。

如果要具体说到在中国创业和其他国家的差异,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有很多法规规定外国人不能做一些事情,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第二,中国文化以及行业做法,和外国不太一样。比如中国互联网没有详细的法律法规,并不知道一件事情的做法是不是合法,而美国有明确的法律,能做或者不能做都能够知道。这个对于外国人的难点就是,不知道潜规则的边界在哪里,只有通过经验或者研究竞争对手来了解,这是一个很长的学习时间。

第三,中国公司通常不够透明,其实我们之前也考虑收购一些公司,但是在谈收购价格的时候,发现对方的流量、收入并不透明,在美国公司估值是根据流量收入换算出来的,而在中国公司是创业者觉得是多少就是多少。

第四,中国市场的格局不一样,在美国即使是很大的公司市场份额也不会超过20%,但是在中国淘宝的份额就能够达到70%、百度的流量就能够达到60%,还有几乎涉及各个领域的腾讯,即使是Google在美国市场份额也不超过50%,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压力会很大。

第五,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不一样,美国电商消费者能够承担很高的价格,而中国80%消费者承受的电商价格是200以内,很多电商的商家并不太注意数据的分析,没有很好的去研究市场数据。

第六,员工要求不一样。中国员工对现金很敏感,对期权兴趣一般,他们最关心的是现在收入是多少,薪资最关键,如果薪资高会马上工作。如何推动和鼓励中国员工做好的产品,这方面我也一直在不断的学习。

第七,中国的劳动法和其他国家非常不一样,在员工假期、解雇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这方面也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