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换代要靠家电企业,而非IT企业
小时候,是比尔盖茨最火的时候,出了一本畅销书,卖得很好,叫《未来之路》。这本书里面,描述了比尔盖茨对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很多预测,17年后的今天,这里面的很多预测都实现了,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比尔盖茨的大house。那里说比尔一直致力于家庭的智能化,包括什么智能的窗帘,温控,家电控制等,那时候觉得很神奇。不过目前看来,功能上稍显简陋,但在那个时代已经非常的了不起了。
最近智能电视开始火爆,在国外也开始出现了智能冰箱、烤箱等产品,都是支持安卓系统的。让智能家居这个东西,开始逐渐开始变的现实。但目前智能产品还都是IT企业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推出,传统家电企业进展不大,或者选择和IT企业合作的形式,来谨慎参与。但实际上,IT企业做这些事情,雷声虽大,雨点却小,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很大声势,却很难迅速跨过生产壁垒,所以到最后,你会发现,智能家居的换代,恐怕还是要靠家电企业。
长虹最近在一次大会上,推出的全套智能家电解决方案,让本人觉得眼前一亮,似乎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
长虹的智能家居包括主要的大家电,电视、冰箱、空调,也有一些小型的产品,比如燃气灶、油烟机、电饭煲等。但目前看,后面这几个产品的功能本身单一,也不复杂,智能操作的意义其实不大,而前几个大家电的智能操作就显然更有意义。这几乎可以实现之前《未来之路》里面的说的,声控、电视内容控制、温度控制以及冰箱内产品的新鲜程度控制等。
这种实现基于几个技术点,首先是移动智能技术的成熟,不管是芯片还是系统,都已经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门槛对于做家电起家的传统生产企业来说,显然并不高。其次是云技术的成熟,使得可以通过云平台来统一收集家电的数据和协调控制家电的协议,这个技术长虹称之为IPP(个人集成网关),可以很好的解决不同操作系统设备之间的控制兼容。第三就是协同思想的提出,除了最基础的多屏互动外,还加了诸如面部识别、声音识别等方式,根据用户来进行产品使用场景的协调。家电可以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爱好等,当这个用户在这个场景中,和其他用户来的时候,设定会有区别和变化,甚至空调的吹风都可以跟踪用户去吹,连电扇的优点都具备了。换句话说,爸爸和孩子进入房间的时候,家电的各种设定是不同的,包括电视内容的不同、温度的不同、推荐的食品不同等等。
这些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在功能上困扰用户,增加太多的智能功能,让电视像个电脑或者游戏机,未必是用户想要的,因为那增加了用户的操作和烦恼。但你在客厅看了电视,想到卧室用平板接着看,还是有不小的需求的,用简单的云同步,就可以实现这个功能。所以长虹用做家电的思路去做智能家电,而不是用做互联网服务的思路去做智能家电,这让电视更像一个电视。
这家传统家电企业拥抱互联网的方式,让IT界震惊,毕竟这些新鲜玩意,之前一直似乎是互联网的专利,而传统家电厂商给人的印象还是比较守旧的,这次一下变化这么大,让人都很难一下子接受。尤其是长虹利用终端渠道的优势,提出的“一云多终端”思维,非常令人震惊,因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智能产品还大都各自为战,更不用提什么统一运行了。“一云多终端” 的思路,明显大大超出了智能设备在当前的阶段。
当线下硬件企业开始逐渐拥抱互联网,线上企业的空间显然会被压缩,因为互联网这个工具学习的门槛并不高,但硬件生产的门槛却是一时难以逾越的。这可能会造成最后IT厂家逐渐放弃硬件研究生产的常识,而重新回到内容合作方面来。当然,不管怎么样,家居智能化显然是一片蓝海,有可能会引爆一个换代潮,就像智能手机引起的那股潮流一样。
在这个潮流中,恐怕会有新的洗牌,整个市场格局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就好像手机领域曾经的巨头诺基亚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