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广告或将带动社交媒体商业化
导语:微信在朋友圈广告的推广精度以及用户体验维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朋友圈广告的到来或将成为微信商业化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国际上,信息流广告已经成为脸书、推特和微博的主要收入来源及营收增长引擎。广告与社交网络更像是相生相随的。
如果说变现是每一个产品的最终使命,那广告就是社交网络的最大宿命,但是拥有超过六亿用户的微信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工具,所以它的每一个举动都将影响数亿人的生活。
其实从2014年到2015年,微信在商业化上的探索已经在日益加速。原本崇尚工具属性“重社交、轻媒体”的微信从单一的即时通软件,逐渐加入了微信公众号、微商、微信支付等功能,在微信的虚拟平台上,我们可以完成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的商业需求。如今,微信朋友圈要推广告的消息一出,腾讯的股价也随之上涨。目前,微信第一波所推出的三条广告略显成效,只是热度和新鲜感过后,用户是否会对未来大规模的投放引发反感还未可知。微信在朋友圈广告的推广精度以及用户体验维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流量变现的时候到了
不可否认的是,微信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普及的黄金时期,抓住了用户社交资源的黄金宝藏,抓住了国家整顿微博舆论的重要机遇,迅速成长为国内第一大社交应用,无论在用户规模、活跃度还是在线时间上,都让其他同类型的社交应用无法比肩。
截至2014年7月底,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接近4亿;微信公众帐号总数580万个,且每日新增1.5万个;接入APP总量达67000个,日均创建移动APP达400个。平心而论,活跃用户数如此庞大,营销空间自然不可限量。而在它日益强大的同时,商业化的落地也就变得顺理成章,那么,广告无疑是扩大营收规模的重要途径。
有人质疑,用户资源做大了,就一定要宰了吃吗?但是天下没人愿做赔本的生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信做广告无可厚非,据了解,Facebook在2014年广告收入更是超出了55亿美元,且移动端广告收入占比超过66%,此前微信已在尝试订阅号等方式的营销,据了解,在2014年中,腾讯就已经在筹谋朋友圈广告了,基于对微信的数据分析,腾讯内部对朋友圈广告的评估结果是每年100亿人民币的营收。
事实上从微信朋友圈广告上线这几天的效果看来,也的确如此。以vivo数据为例,自1月25日晚8:45正式上线朋友圈广告开始,到1月27日9:00,vivo智能手机的曝光量达1.55亿人次,其中在朋友圈点击“vivo智能手机”的lo-go、对该条广告点赞和评论超过720万次,而vivo官方微信也因此增加了22万粉丝。微信庞大的规模和传播能力的确具有强大的变现能力。
数据分析是核心
有人说,腾讯的朋友圈广告首发注定会成为2015年社会化营销的一大经典案例!现在看来,首次朋友圈广告投放效果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用户的抵触情绪也并没有那么大。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广告创意,不但给用户带来新鲜感,也因其高明的投放手法演变成一场“身份认同的狂欢”。“收到宝马的是土豪,收到vivo的是中产,收到可乐的是屌丝。请对号入座!”这样的方式让用户有很强的参与感,这种尚未定性的“相互攀比”,还带来了对广告的二次传播。不管腾讯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这一高明之举也说明了腾讯对用户的深度了解。毕竟只有了解用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用户体验。
依照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发展来看,信息流广告已是移动社交媒体商业化的大势所趋。但根据目前信息流广告的经验来说,只有用户数据的积累和算法优化才会提升信息流广告的精准投放,降低用户体验的伤害。
虽然,微信对广告进行了规定,对单个用户每48小时内智能推送一个广告,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信息流广告通过大数据能将对用户的骚扰降为最低,但目前QQ空间、微博所推荐的广告来看并非尽如人意,要想让大数据给用户普遍匹配出用户喜欢的广告还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
因此,对于微信朋友圈广告来说,对用户群体的细分和碎片化时间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结合数据分析,进行精确的定位,不能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腾讯一直自称注重用户体验,微信又拥有海量数据,现在如何通过精准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层层过滤,从而做到精准的匹配是微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其实,任何产品在变现的初始或多或少都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影响,微信也不例外。腾讯方曾对媒体表示,朋友圈广告作为一项产品,具体针对用户投放的数据算法,并不一定是通过社会属性的变量,相反,是通过用户发布的内容,背后有一个算法来进行编码和数据挖掘。该算法以及算法逻辑并非完美,还要根据用户后续的反馈不断更新。我们希望通过微信的进一步摸索与尝试,可以探寻出一种适合社交媒体的算法,从而更好的匹配用户需求。这是信息流广告的核心问题,也是微信作为中国第一大社交平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