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可米酷漫画完成近千万美金B轮!跌下神坛的二次元,如何在寒冬下逆势“融冰”
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于近日获得独家消息: 可米酷漫画在9月份完成B轮近千万美金融资,投资方有继续跟进的SIG,也有中日两家游戏巨头的身影。
今年上半年,资本火了直播和内容创业,进一步衍生到大娱乐领域。然而,去年一整年红红火火的二次元项目却陷入低迷。很多二次元项目在今年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窘境,有危机感的企业纷纷转型,同时普遍融资艰难。
可米酷漫画创始人黄胜辉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这一背景下,可米酷团队在 商业模式 上不断尝试。从单纯的线上条漫平台,不断布局出海、影视和衍生业务,资本还是选择继续相信他们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再加上引入产业资本和战略资源,2016年下半年开始,可米酷比起之前显得“接地气”了许多。
借此机会,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为大家罗列出可米酷的三大改变,看完你会明白:寒冬之下,二次元项目破冰融资究竟需要哪些“手腕”。
如有兴趣,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创业邦4月份对可米酷的专访《他离开阿里,一年之内拜访N多CG画手,只为找到足够匹敌《整容液》的原创条漫IP》
一、出海:可米酷日本分公司,目标资源置换
8月份,资方之一的SIG与可米酷合作,在东京建立了可米酷日本子公司。子公司的主要目标是搭建日本站点,未来推出日本版的App。
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与黄胜辉深入交流后发现:通过运营实体在日本建立可米酷品牌,以获得更多日方资源才是日本分公司的最终目的。日本版App只是一种直观的表现方式。早先,可米酷已经和日本几大流量网站已经有了合作,比如以插画闻名世界的Pixiv。
▲Pixiv被称为“P站”,是日本二次元用户重要的线上社区
可米酷会从已有的中文独家签约作品中甄选出部分优质作品,输出到日本平台,目前已完成50部作品编译工作。
不仅如此,韩国的Comico已经作为条漫在日本市场的先行探路者,给可米酷树立了明确的对标产品。黄胜辉对邦哥说,未来可米酷将会和Comico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
▲COMICO是韩国条漫的代表性企业
很多中国的二次元公司其实都有着不小的出海野心,但是如何与日本市场深度接洽却是难题。如果只是浅层次的资源互换,根本没有核心的价值。可米酷在日本建立分公司,推App,联系渠道商,推广本土作者的计划是比较清晰的布局思路,就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能够具体落实到哪种程度。
二、影视:动画网剧大电影,商业策划先于艺术表达
7月份,可米酷漫画上线了首部漫画、网剧双线创作作品《削死这群熊孩子》。这部作品是与可米酷的战略合作伙伴小草比邻影视联合制作。
暑假时期完成拍摄,将在11月份制作完成后上线。以这部作品为例,可以看到,可米酷如今投入精力策划的作品,都有各自清晰的商业变现逻辑。
黄胜辉对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说,漫画作品和小说类似,需要一个漫长积累人气的过程。如果说从前的起点文学因为垄断性的流量优势,可以有机会孵化如今的一部部的超级IP,那么在当今的资本环境下,根本没有时间用几年时间来培育一个作品的人气。
粉丝没耐心,作者更等不起。所以,可米酷希望改进传统给的责编制度,采用“项目经纪人”的形式,把作品的商业开发放到第一位。
这并不是说不注重内容品质。相反,在明确后续变现方式的前提下,根据网剧、游戏、动画等不同载体来策划漫画内容,显得更加具备目的性。比如《削死这群熊孩子》网剧风格,还有平台上人气作品《神兽退散》的动画改编方案。
这种将漫画先看作“产品”,再看作“作品”的思路很具挑战性,也很难下定论是否是一种正确的颠覆姿势。不过有一点不容否认,如今越来越快餐化的文化消费趋势,条漫作为较为轻松的漫画形式生命周期会更短,短时间内想要将人气变为利益,必须在前期就有充分的思考,才不至于在后续变现环节中被动。
三、衍生:电商必不可少,线下要刷存在感
B站今年年度的线下活动BML 2016( bilibili Macro Link)取得空间成功,也证明二次元群体可怖的线下消费潜力。可米酷这边,除了传统作品签售和漫展之外,他们在探索更多的线下互动方式来强化旗下IP的认知。
比如在成都,平台上的独家作品《太平镇》、《成都1995》作者虹人的老家,可米酷就策划了一场的恐怖密室活动&作者见面会。他们与全国连锁的真人实体恐怖体验馆长藤鬼校携手合作,打造了一个以《太平镇》、《成都1995》为主题的密室逃脱体验馆。
▲弹幕护体……
鼓足勇气全程走完密室的作者虹人,事♂后这样说到:“如果我画笔下的太平镇是真实存在的话,我想它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吧!”
▲试胆大会是夏天的保留节目
同时,可米酷与国内正版授权的优质知名IP(哆啦A梦、最终幻想、漫威、DC等)手办生产厂商广州潮迅动漫深入合作,在新创立的“云购”电商平台提供SKU产品。
国内的动漫衍生产业开发,相比IP变现还是处于原始阶段(正版意识啊),流量型的公司在这方面能够尝试的无非是线下活动和电商。这一点国内也有B站的BML和专注二次元电商的次元仓作为优秀的前辈。只是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认为,现阶段这部分还是品牌推广意义大于商业意义,是值得为布局的点。
从第一次采访可米酷,再来看这次B轮前后他们的布局,一定程度反映出二次元公司在2016年作出的巨大变化。如果去年二次元还是一个依靠线上概念就能获取VC青睐的新型领域,那么一年之后资本早已不相信单纯的流量,是否具备内容创作能力、商业模式、上下游整合能力,将会比单纯的流量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