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盈利模式研习笔记1:流量变现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导语:流量是产生消费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流量越大可能产生的消费越多。那么在互联网产品中,如何将虚拟的流量转化为真实的收入?

如今,互联网已经像水和电一样渗透到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中,但是从整个工业文明的发展来看,互联网依然是个新兴事物。关于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总结起来,类别还是比较清晰的。之后这段时间,我打算以我自己的理解和归类方式,来试图讨论一下互联网圈子里面常见的盈利模式。现在这篇,为第一篇——流量变现模式。

关于流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理解其价值。比如,如果你想开一家卖鞋的店铺,在租金合理的前提下,你一般会选择热闹的商业街;你想摆摊卖鸡蛋灌饼,在交得起保护费的前提下,你一般会选择居民区的大门口、地铁站出口,或者写字楼密集的地区。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地方有很多人经过,而这些人,很多是带着需求的,很可能会产生购买行为。

另一方面,你有没有注意到类似这样的细节:很多超市,如果它有2层楼的话,入口一般在2层;如果是3层楼,入口则十有八九在3层;而它们的出口,不出意外,一定会在1层。这种设置的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让你多在超市中停留。换句话讲,超市的经营者认为,你在超市中停留的时间越久,就越有可能多买东西。

著名的家居卖场宜家,据说也曾使用过这样的策略来提高销量。所谓“自古宜家一条路”,有报道称,一旦进入宜家商场,你基本上就必须走完全程才能出来(有一些快捷通道,但是特别隐蔽)。宜家靠着“让顾客迷路”的方式来促成更多的订单,以至于“有高达60%的购买品,不在顾客原本想买的清单之内。”(后来被媒体曝光,据说做出了改变。)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流量是产生消费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流量越大,可能产生的消费越多。

在互联网产品中,将虚拟的流量转化为真实的收入,同样是一种基础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有几种具体的落地方案:

1、banner广告(典型案例:门户网站)

广告可能是互联网上最常见的盈利方式了。在新浪、腾讯网等门户网站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各种banner广告;在类似新浪乐居、搜房网等无节操的房地产 门户上面,则是广告满天飞,有时候会占据你大半屏的空间。这种广告的原理即盈利方式跟地铁站、街边的广告牌本质上没有区别。

上图:搜房网首页上的广告

2、匹配广告(典型案例:Google搜索、淘宝直通车)

与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方式相比,互联网的优势是可以同用户交互。于是,互联网特有的匹配广告诞生了。Google的关键词广告是匹配广告的一种形式,它构成了Google的主要收入来源。

传统媒体上的广告对于受众的区分能力是比较差的,例如,如果你在电视上做广告,你一般不太清楚什么人看到了你的广告,以及这些人是否需要购买你所宣传的商品(如果他们对你的商品没兴趣,那么广告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骚扰),至于广告的实际效果,也不太容易衡量。但是当我们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时候,我 们所输入的关键词所对应的一定是我感兴趣的,想要寻找的内容,这时,如果根据关键词匹配相应的推广内容,则会大幅度提高转化率。

上图:搜索“深圳 英语培训”,Google给出了一些精准的广告信息。

Google的搜索广告一般按照CPC(Cost Per Click,每次点击价格)的方式计价,也即,展现免费,产生有效点击才会收费。在Google的结果页面上,广告位数量是有限的,当有多个广告竞争同一广告位的时候,Google会通过广告本身的一些属性进行排名,排名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广告的出价。也即,在同等条件下,愿意花越多价钱的广告,被展现在结果页中的概率越大,从而获得有效点击的概率也就越大。这个机制强有力的放大了关键词匹配广告的盈利能力。

匹配广告的另外一种重要应用,是在电商平台网站上。

试想,如果我在Google输入“澳大利亚 签证”这个关键词,我的目的可能是想查看一些关于申请澳洲签证的攻略、注意事项等,看完了之后自己跑大使馆办理。这时如果Google给我推出一堆旅行社的签证服务报价,对于我来说,也是无意义的。

但是在淘宝上,大家使用搜索的目的就要明确得多。如果我在淘宝上搜索“澳大利亚 签证”这个关键词,我不可能是去找攻略的,一定是想花钱办签证。这种场景下,提供匹配广告的转化率会高很多。

上图:在淘宝搜索“澳大利亚 签证”,在结果页面右侧会显示一栏叫做“掌柜热卖”的区域,这是淘宝直通车的推广结果展示区域。它的机制跟Google的搜索广告差不多,竞价排名,CPC付费。据说直通车广告已经构成了淘宝网主要的收入来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阅读全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