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本质: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式设备
每个人的身上都只需要携带一颗CPU ,虽然同时可以携带多个屏幕。这就是移动装置最本质的特性,看不透这个本质的移动装置(包含了智能型手机与当下最热门的可穿戴式设备领域),最终会被丢到历史的灰烬里。
本质一:看的比讲的多
互联网变化之快,让行业专家跌破眼镜已经成为常态。回归本质来 看待事物或许让我们更能掌握未来变化些。如果回首移动互联网这 几年的高速发展,首先我们发现移动终端的尺寸变化颇能反映出一些 本质层面的事情。
笔者在2002年前后发表探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文章中曾指出,市场 要起飞,关键在用户看手机屏幕的时间要比打电话还长才行。原因是 ,用来上网的手机必然配备较大屏幕,在10年前的环境下,拿个砖块 讲电话,自己感觉不方便,旁人看了怪异,不会有人想用大手机的。
从iPhone开始情况有了变化,然后我们看到了手机一路往大屏幕的方 向发展去了。现在,你拿个 6寸屏幕的手机在耳朵旁讲电话已经不会 有人笑话你了,因为你的手机主要是拿来看的而不是拿来讲的。你的 通讯行为有很大一部份转向了微信或者Line,手机跟你的耳朵很不熟。
看的比讲的多,这是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第一个本质。从这个本质看 ,苹果Apple 坚持不推出大屏幕手机是错的,也反证了三星在大屏幕 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先见之明与成功。然而,手机屏幕变大了,iPad 之类的平板电脑怎么办?
本质二:平板电脑就是电脑
有没有发现大屏幕手机普及后,在地铁里拿iPad打游戏的人变少了? iPad的地位已经退居到”床上用品”了——睡觉前打游戏半小时然后关 灯就寝。笔者本来出门随身带iPad,但换了大屏幕手机之后就很少带出门。这产生了一个本质上的问题,平板电脑算不算移动装置?
从实际使用情境看,平板电脑大部分是在固定地点使用的:家里,出差时在旅馆里,不能乱跑的环境例如飞机火车上。因为使用时最好是有桌子的,这让平板电脑的移动性局限在室内环境。所以平板电脑真正会取代的,是笔记本电脑。很多人都说,他们回家后不再开电脑了。
平板电脑就是电脑,这是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第二个本质。常常有人 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是使用碎片时间在上网的。实际上这个市场应该要再细分为手机和平板电脑两个市场,两者的使用情境并不相同,而后者更接近于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情境。
平板电脑不会被大屏幕手机取代而消失,两者并不存在取代关系。而对于知名电脑制造商来说(例如近年亏损严重的宏碁),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笔记本电脑市场正被平板电脑侵蚀,但是这个侵蚀过程中最大的赢家是却苹果iPad,而非他们依赖了二十年的微软。
本质三:智能手机的本质是随身CPU
随著硬件的成本持续下降,移动装置的热潮延烧到了可穿戴式设备上 。在中国美国都冒出了大量的初创企业在做自有品牌的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然而,大部分初创把智能手表把当成第二种智能手机来 思考,把APP 商城等功能往手表上放,这是很有问题的。
当很多人因为手机可以显示时间而选择不再戴手表后,手机取代了越 来越多装置,例如数码相机。智能手表要真的像科幻电影那样取代手机成为“戴在手腕上的手机”需要几种关键技术突破:更小的CPU , 够持久但更小的电池,空间投影技术(屏幕小,需将画面投射出来)。
智能手机的本质是“移动运算中心”,这是第三个本质,任何试图 取代这个地位的可穿戴式设备最终都会失败。不论是智能手表还是智 能手环,从其足以承担的运算能力来看,完全配不上“智能”两字——至少在目前没有比手机运算能力还强而且电力足够持久的移动终端。
可穿戴式设备的的制造商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智能手机的运算 能力,把展现做好。简单来说,可穿戴式设备的功能主要会在收集周 围环境的参数(体温,动作等)传送给手机做计算,然后取回结果展 现给用户看。依此观之,手表连把展现这个事情做好都不够资格。
多元化与协同工作
未来的移动终端一定是多元化的,各种尺寸并陈,大屏幕手机出现不 会导致iPad等平板电脑灭绝,而平板电脑蚕食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也不 会导致笔记本电脑市场消失。然而,一个人身上只需要有一颗CPU - 移动运算中心,这将决定可穿戴式设备必须跟手机协同工作的命运。
智能手机的屏幕一定要很大吗?真不一定。假定一个人随身会携带 多个屏幕(眼镜,手表,或可投射到空间或墙上的随身投影仪)而这 样的显示方式又很便利的话,手机的大屏幕就不一定需要,甚至只要 CPU 不用屏幕。但是,可想见这样的日子短时间内不会来到。
作者为嘉丰资本投资合伙人@黄绍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