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我们的技术与科幻的距离越来越近
导语:“从传统的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可穿戴式设备,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人机融合,这包括人的身体和硬件的融合;人的智慧和软件的融合。”
文|夏宏
“2014未来科技大会”昨日在上海举行。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王晋康、韩松及国内数十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天与使投资人出席了这次大会。
未来科技不仅包含已经创造出的高新、前沿科技,更强调人类能够遇见但仍未被创造的科技,以及尚未能遇见的科技。围绕这个主题,演讲嘉宾针对想象与科技的疆界、世界科技趋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科学与宗教、科幻与创业浪潮,以及可穿戴设备、云计算、大数据等话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广受科幻迷追捧的科幻作家刘慈欣昨日接受了媒体的专访,《创业邦》记者据其在现场答问的内容特整理如下:
今天我们看到一些公司的产品,它们距离科幻的距离越来越近,很多创意都有强烈的科幻色彩。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离科幻特别近的那些技术,发现它们都集中在IT领域。有些看似很科幻的技术反而离科幻越来越远,比如说航天技术,从六十年代到闲杂现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包括它的推进方式,深空探测的距离。现在我们说一些科技公司他们在技术、创意等方面越来越接近科幻,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在IT这个领域,而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这样。
我对互联网产业不太了解,一个个人的感觉是,从传统的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可穿戴式设备,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人机融合,这包括人的身体和硬件的融合;人的智慧和软件的融合。这种融合的趋势,有一个关键的壁垒正需要被突破,就是硬件和人生理上的联系。我们目前的硬件和人没有生理上、生物学上的联系,但正在一步步逼近这种关系。
举个例子,手机已经变成人的一个不可离开的东西了,但它还是可以装在口袋里,或扔到一边不看它。但谷歌眼镜戴与手机相比,更像人的一个器官。将来如果把硬件和人的身体很自然地联系起来的话,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去年有一个麻省理工的教授,把胳臂里面植入了一个芯片,遗憾的是那个芯片在他的胳臂里面只正常运行了36天,就马上还得取出来。但是我觉得这是智能硬件的一个方向。我们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很谨慎,真的要在身体里面植入电子设备,肯定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突破我觉得一定能完成。
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肯定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在文学艺术上肯定会对它有一些反映。但从科幻狭义的范围来讲,其实比我们想的简单,不是比我们想的复杂,为什么这么说呢?作家把技术写成负面,把未来写成黑暗,他们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更好讲故事,这个其实是很简单的事儿。你如果想象一个光明的未来,那个小说是相当难写的。要想写好一个小说,就必须要有矛盾冲突,作家通过想象把科学技术“妖魔化”,他的目的是希望矛盾冲突显得更醒目、刺激一些。所以很多科幻作家对未来进行黑暗的描写,他的原因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深,好像真的是对未来没有信心了。
现在人们都认为,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品,描写的未来是光明的,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是我后来仔细阅读了其黄金时代大量的作品,发现也不是那个样子。即便是在那个科学技术表现出最光明前景的上世纪初,那个时候的科幻作品其实有三分之二,他可能都有描写黑暗的内容。就是说,科幻文学本身它确实反映了科学技术它对社会产生效应的某些方面,但又不完全是这样。
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虽然从技术到设备并不比国外差,但是我们的创意可能很缺乏。现在都认为美国的科幻大片在冲击中国的科幻市场,其实我认为恰恰相反,美国的科幻大片给中国的科幻市场目前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因为美国那种特技、故事特别弱的科幻大片,现在在美国已被美国的观众厌倦了。比如,变形金刚四在美国就没有赚到多少票房,那么它被中国观众厌倦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我们现在怎么样抓住这个机会呢?首先我觉得新的科幻电影,必须继承美国原创科幻大片在特技上的优势,另外要有一个适合中国人看的很好的故事,这两者如何结合起来的话,我们就有可能把美国科幻大片带来的巨大市场能接过来,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