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看外行如何进入钱多、名声烂但生机勃勃的整形美容行业
导语:一群最有学习能力和商业敏感的创业者的故事:面对几何级壮大并彻底洗牌的整形市场,他们将享受几百亿人民币的超级红利。
让人想不通,已经是2015年了,为什么整形医院的广告还是无处不在?
公交车身,地铁扶手,户外灯箱,网络,电视,写字楼里的亮角落,……这么多年,这个行业就像黑洞一样,吞没了无数广告费。试图调查整个行业产值的时候,连创业者自己都很困惑:中国整形行业的产值从来没有绝对标准的数据,最保守的数字是2013年总产值500亿人民币,而这个行业贡献的广告费,几乎能占到总产值的一半。
钱多,名声也不太好。能看到的新闻大多是负面事故,媒体给它打造出了“脏乱差”的形象,百度和分众们则默默享受着它的红利。如果200多亿的广告费分羹出来,会是一笔多大的生意?
创业,要找的就是这样的行业。何况它正面临一次几何级壮大并彻底洗牌的机会。
下文要介绍的几位创业者,无一不是整形行业的门外汉:媒体人,产品经理,品牌经理人,投行合伙人,85后温州姑娘。他们试图把整形医生变成老板,用移动App让整个行业透明化,或者将整形服务当成一顿快餐去售卖。他们其中几人为此打过瘦脸针、美白针和玻尿酸,以体验整形对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响。
他们初入这个市场的故事尤其有趣:有足够的敏感度去捕捉商业机会,接下来需要的是快速的学习能力,要找到商业链条中的缝隙,排除不利因素,用自己的优势去消除行业里的顽疾。
为什么整形行业会“几何级壮大并彻底洗牌”?讲述故事之前,先解释一下我们的判断:
1.全民观念改变
整形行业最通俗的两种分类是动刀和不动刀。不动刀的微整形指的多是皮肤抗老,也就是通过热玛吉、超声刀、注射玻尿酸等手段达到面部线条的紧致、皮肤的光泽年轻,可以理解为美容院皮肤护理的深层延伸。
那些缅怀青春的电影为什么会受到80后的热烈欢迎?因为留恋青春的背后是害怕衰老。明星打针,天后吊线(蛋白线埋入皮肤提升轮廓),四五十岁的人通过微整形,面貌会焕然一新。下面将写到的一位创业者专注做微整形,他聘请第三方调研得出的数据显示,微整形在韩国占到整形行业总体产值的超过80%,在中国还不到70%。请注意,这个数字已经接近70%了,只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
至于动刀,甚至对五官轮廓进行大改,90后、00后年轻人的反应很平常,自己喜欢什么相貌,就变成什么相貌,对于外貌的追求也可以是很理想主义的。
2.海外商业冲击
韩剧看多了就会明白:底子不好,用整形来找补。
韩国医生走穴,韩国医疗品牌(不管是真的还是仿冒),赴韩整形中介——中国人已经认准韩国为首选标签,整形变成了一桩进出口贸易。
3.手艺人解放得更彻底,整形医生变身老板
国外是医生开诊所,注册的时候医生就是法人。成熟市场的整形机构分为很多梯度,有专注于某个项目的2~3个医生的小诊所,也有中等规模的医院、大型规模的中心医院。
在中国就变成了医生为投资者打工。很多整形医院都是几万平方的大型医院,为了尽量缩短回本时间,初期便砸广告,营销费用的高企使医院利润很低,医生的收入也更少,公立医院亦如此,所以整形医生不得不走穴。
这两年,到处都在推广医生多点执业,把走穴当成家常便饭的整形医生绝对是医生中的先锋群体。现在备受逼迫的他们有了另一种选择——自己做老板,下文写到的“联合丽格”就在推动这件事。他们走的不是烧钱的大型全科医院线路,是靠真正的“一招鲜”、专业化来获取高利润。
4.移动互联网捅开了线下商业、PC端生态的天花板
钱多、混乱的体现是掮客多,业内俗称为“渠道”。他们无孔不入地钻进各种有潜在消费者的地方如美容院、高端会所、健身房帮医院招揽生意,给客户一个虚高的报价,2万元的手术敢报价到十几万,然后拿分成。他们吃的是“信息不透明”这碗饭,所以整个行业的均价不透明,行医质量更不透明。
PC互联网没有消除这个顽疾,信息入口被百度占据,竞价排名机制导致用户百度整形关键词的时候搜到的都是整容医院,讨论社区无法争取到流量。
但是移动互联网上面的信息入口不再只是百度。如更美、新氧这些App,用户只需要从App Store或Android的应用商店下载。这也是很多“工具+社区”在移动互联网上反而能成长起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