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8个月拿到数亿元B轮,Insta360要借迅雷的技术,把360度全景视频玩票更大的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设备和相关技术被投资圈热捧,国内外大批媒体机构也推出360度VR全景新闻直播,对于提供底层全景拍摄技术设备厂商Insta360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风来了,起势了”。

Insta360成立于2015年,首款产品4K beta于去年11月正式推出。机身由2个230°鱼眼摄像头组成,可拍摄4K视频或照片,支持100分钟左右的360度全景直播。它是全球唯一一款量产的具有实拍实看功能的4K级全景相机,并成功打入了媒体、旅游、房产、全景直播等行业,先后与绿地集团、优酷、央视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在去年对4K beta有过详细的产品报道,点击这里补课:

全景摄像超越视觉极限,看这个高冷的三眼可乐罐Insta360

4月13日,Insta360正式对外公布了新的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迅雷网络领投,峰瑞资本、启明创投、IDG资本跟投,总体金额达到数亿元人民币。

创始人CEO刘靖康和联合创始人CMO陈金尧也对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聊了聊想法,关于创立Insta360这18个月团队在做的事情。他们有些羞涩的对记者说:这是我们头一次拿完融资就接受采访,之前融天使、A轮都不太敢出来说。

这确实是句大实话。在网络里检索Insta360的信息,出现更多的是他们作为技术提供商,全景直播了某某活动会议。

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今年两会上,作为央视的神秘设备360度无死角记录发布会现场细节,得到很多主流媒体的关注。陈金尧也只是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句“千金难买央视报道,感谢CCTV”,一点都不得瑟。视频:

央视神秘设备亮相 360度无死角记录发布会现场细节

刘靖康表示,拿到新一轮投资后,Insta360会继续产品研发和人才招募,计划在5月初推出新的消费级产品Nano,定价在1000元以内。

Nano产品图

Nano会是全球最小的全景相机,也由前后2个摄像头组成,可以拍摄3K的全景视频或照片。它可以插到iPhone上,也可以独立使用,电池续航能力大约是50分钟,录制的内容可以实时上传到Facebook和YouTube。(据说将来也会有微信和陌陌

Insta360希望借Nano将全景视频的拍摄走向平民化,未来的旅游、安防监控,甚至城管执法都可以为作为内容来源,带动VR全景视频内容进入爆发式的增长。

此外,Insta360还将发布一款支持拍摄 180 度 3D 视频的相机,和提供更专业图像画质的定制SDK包的新版本4k Pro。

图像实时拼接和渲染是技术门槛,至少得跨1年

去年,Insta360 4k beta产品刚发布时,刘靖康曾在创业邦采访中表示全景相机在市场上是一个空白,产品从设计到研发,即使交给在影像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团队来做,“至少也要花上1年的时间”。

大半年过去,据联合创始人陈金尧介绍,单4K beta这款售价6500元的全景相机,国内外线上渠道和各种代理加起来,每月出货量大约有 1500 台,并且已经获得了数千万元的订单。

而海内外创业公司如Bublcam、Panono产品依然尚未正式对外发售,顶尖巨头理光发布的消费级全景拍摄相机Theta,其拍摄有效像素仅在1000万以下。

以前VR公司拍摄全景视频,是用全景摄像头的方式,用6个GoPro或者30个GoPro组装在一起采集图像,之后在用很长的时间去做拼接、剪辑、做出处理,在拍摄过程中是无法实时预览的。

在4月13日的Facebook F8大会上,Facebook也发布了自主研发Surround 360度全景摄像机。且将于今年夏天通过GitHub开源进行。这款设备形状类似飞碟,共采用17部超高清摄像机环绕构成。据Facebook透露,仅购买制造Surround 360度全景摄像机的必要材料就花费3万美元。

相较而言,4k beta利用双镜头桥接的技术实现了图像的实时拼接与合成,4K的高清影像摄制和视频同步传输延迟能够控制在1秒以内,从采集端就解决了画质可能出现的曝光不一、画质劣化、边缘模糊等问题,Insta360已然掌握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

刘靖康以“过来人”的身份坦诚:全景相机特有的组装、装配和光学结构与传统相机有着很大不同,很多产品细节不到特定阶段是意识不到的。

而Insta360刚踏上VR全景视频这条时,也是爬了很多坑、交了足够多的学费:2014年8月就开始研发面向小B端的三目工程样机,改了好几版但效果仍旧不理想,错过了原定的3月份下旬量产。比如长时间工作时一些材料会发热变形,导致光学结构发生变化,图像在后期拼补就会出现偏差。直到15年12月份才把产品定型,登上京东众筹推向市场,同时赶紧联系早期用户换货补偿,前前后后没少折腾。

Insta360创始人CEO刘靖康,左边相机就是当时的三目工程样机

积累了做第一款产品吃过的亏,后面产品的研发自然加速,新款Nano和180度3D相机都是近半年内研发出来的。

与迅雷的合作是1+1>2

迅雷作为此次B轮融资的领投方,除了资本层面的合作,还将与Insta360在技术、产品、用户,特别是视频内容开发及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全景视频作为VR的重要分支,能够更直观的传达视觉体验和经历。“迅雷有着非常厉害的解编码技术和无限节点CDN服务,可以把一个很好质量的视频压缩到非常小,而且他们传输速度也非常快。另外迅雷还会有一些独特的传输技术,比如说它只会传输你所见部分的画面,你看到的部分它不传输内容,这就极大的节省了带宽以及提高了用户所见部分的质量。“

另一方面,目前迅雷拥有超过3亿规模的用户,以及超过500万的会员用户,insta360也可以作为一个内容提供方。“我们设备卖得好,更多用户就用我们的设备拍摄。经过用户的授权,他们的内容其实可以通过我们的软件分发到一些平台里面。“

所以此次投资更像是一场双赢。按照迅雷的定位和规划,迅雷要做VR领域的“猪饲料”公司,专门为那些能赶上VR“风口的猪”提供粮草,也就是流量、用户以及迅雷创新的技术服务。通过对VR相机等上游企业以及VR头盔等终端显示企业的投资,逐步完善对整个产业链的布局。最终通过共享计算让大容量的VR内容实现更高清、更流畅、和更快的消费者体验。

一个要保持产品领先,一个要提高运作效率

4k beta,Nano,3D相机三条产品线并行,对一个仅成立18个月的创业公司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除了核心的产品技术研发,刘靖康自认最大的难度来自要用做互联网产品的速度做硬件,“简直比登天还难”。

Insta360系列产品(左至右): 3d相机、Nano、4K beta

创业公司的机会来自快速迭代,在短时间内拿出产品交给市场去验证可行。但做硬件又是一件快不了、又烧钱的事情,“光开模做一个首版,外壳成本就接近两千块钱”。

为了加快验证速度,刘靖康曾一口气给4k beta做了100个首版。“当然不是做一百个一样的,而是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出来,每一个设计出十几款。”“一开始良品率很低,报废了很多。”

在VR概念尚未风行、市场需求尚不清晰的2015年,刘靖康的all-in像是在高空上走钢索,赌的就是占领空白的先机。“如果我们做的是App,资金需求还算相对稳定。但做硬件就要扛着很大的风险,一个月就要周转要两千多万,任何一道工序出了问题、产品报废,这两千万砸下去就没了。”

同样考验还有年轻团队的成长速度。一群刚毕业不久的90后,既要深入传统的硬件生产制造各环节斡旋,还要搞定海内外各级销售代理商,“一大堆的事情从来都没做过,而且又非常复杂,都要在短时间内去学习。”

从2个人,到融A轮时20几人,到一年后员工人数翻了4倍,团队的迅速扩张也带来了管理的问题。刘靖康开始忧愁如何让新员工像创始团队一样把公司发展当成自己的事业,如何在人数多的时候还能保持高效协作。

“你看白板上的字还没擦“,刘靖康指着两行被反复圈出的笔迹对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说,“一个要保持产品领先,一个要提高运作效率。这两点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核心目标。产品领先是根本,而如果不关注效率,公司很快会死于成本的急剧增长。“

把精力投放在关注效率的代价就是痛并快乐着,陈金尧几乎一天要跑一个城市谈代理商累出了颈椎病,刘靖康基本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

“但是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小小的开心,每一个短的目标都完成都会小小的开心。回过头来的确很辛苦,但它整体是一个综合的。我个人比较享受这个过程本身,总是在期待下一个事情。”采访结束时,刘靖康打趣自己说,“这一年我足足胖了25斤,都是夜宵害的。”

陈金尧在一旁补刀:创业就是一场修行,嗯, 保持体重 各方面都是。

Insta360 发展历程:

2014年9月,Insta360(深圳岚锋创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14年5月,获IDG资本100万美金天使投资

2015年3月,获得启明创投、IDG资本800万美金A轮投资

2015年12月,正式发布360度全景相机Insta360 4K beta

2016年3月,获迅雷网络领投,峰瑞资本、启明创投、IDG资本跟投数亿元人民币B轮投资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