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孩沈思:欲将“木瓜”打磨成“苹果”级产品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导语:我是个想把事情做大的人,像我这样的公司创始人,如果做的都不是自己深深热爱、自己都不是核心用户的产品,很难从骨子里体会到那些用户真正在意的东西,所以我当时觉得自己遇到了瓶颈。

图为:木瓜移动创始人兼CEO沈思

2008年,沈思创办了木瓜移动(PapayaMobile)。这名毕业于清华大学和斯坦福的80后女孩接受《创业邦》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他们最新发布的移动实时竞价广告平台AppFlood,并分享了木瓜移动从社区游戏平台转型至移动广告平台的心路历程。

文|Anna Kiplinna

来到木瓜移动北京总部,笔者一进门就听到有人在进行英语交流,夹杂着美式、英式等等各式英语口音。公关部经理晓婷表示,Papaya是一支国际化的团队,现在公司人数增长很快,不断有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精英加入进来。她自己也在加强口语,希望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沈思与美国团队开完会后,接受了《创业邦》记者的采访。她说,自去年10月份以来,木瓜移动每个季度的收入都呈现出几倍的增长态势,业务人数规模创历史新高,海内外团队都在扩招中。但她补充说,公司结构还是极其扁平化,她下面就是总监和所有员工,自己与大家一同在格子间工作。

沈思崇尚的文化价值观是平等、开放、自由。用人方面,她觉得只有你有能力,木瓜移动就会给你施展的舞台和空间,比如之前一名做用户支持的员工希望转做产品,后来又被派往国外,整个角色的转换过程不到半年时间。在海外,为了能迅速开拓当地市场,沈思招聘的都是本地人,她选人时最看重两点:一是这个人对公司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感;二是团队leader本身要具备创业精神。

今年4月份,木瓜移动宣布正式发布其移动实时竞价广告平台AppFlood,主要帮助品牌广告主在国内移动平台上做推广。沈思说,目前已投放完毕的品牌广告主包括苏泊尔家用电器、民生银行,正在帮忙出方案的有一家比较大的汽车制造商,和一家国内数一数二的手机制造商。同时AppFlood平台也帮助中国开发商去海外找用户,目前已达成合作的大客户包括百度、360、博雅互动等。随着他们不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木瓜移动的业务也不断蒸蒸日上。

沈思表示,近来中国开发商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比如借助AppFlood广告平台,腾讯、金山等品牌广告主已经进军海外移动市场。当问及他们为何青睐AppFlood时,沈思说,AppFlood在海外两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壁垒,并覆盖了大把海外的流量。

同时,它能满足品牌广告主特殊的服务需求,比如百度希望覆盖全球的用户,但有些国家存在虚假广告,AppFlood有专业的团队负责提供反恶意软件检测服务,能告诉他欺诈的图片是啥样的,从而避免广告主花钱买到一些假流量。此外,木瓜移动还有客户关系的积累,如在埃塞俄比亚这样的小国家做投放,已经通过那边已有的渠道来投放。

AppFlood 移动RTB的独特之处

广告界有一个说法,对于很多广告商而言,50%以上的预算都不知道去哪了。由于展示方与广告商双方的数据不透明,半数以上的开发者可能觉得现存的应用推广和广告不是特别理想。而AppFlood平台具有100%数据透明度,解决了移动广告领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也就是说,每个广告主只要登录后台,即可100%透明地看到他整个买卖过程,以及发布者投放的过程,他们能选择优质的流量,他们可以非常方便的定制这些流量,他们可以看到一系列核心数据包括转化率、点击率、下载量、用户留存率如何、投完效果如何等等。这种直观的监测方法有助于品牌广告主增强对广告平台方的信任感。

沈思表示,移动RTB广告在美国的渗透率已相当高,近九成广告主都使用过这种投放形式;而在国内,移动RTB广告才刚刚起步,国内移动广告平台做RTB的寥寥无几,因为整个RTB技术门槛相当高,如果要实现智能化的精准投放,既要有能力获取海量的用户数据,又要有能力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修正,这需要强大的DMP(数据管理平台)来做保障。她认为AppFlood RTB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AppFlood RTB已经拥有DMP,能够覆盖国内4.2亿的用户数据。每个用户都有无数个标签,随着数据叠加,不断地多打标签,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实现智能投放,同时他们有很多独家的数据来源。不必将时间花在铺SDK(软件开发工具包)上,而是花在管理数据上,所以能比别人领先一步。

其次,国内一般的网盟用的是iMob的SDK,需要媒体方、APP方安装SDK去铺。但是AppFlood不需要通过SDK去铺,因为自己已经覆盖了十几家网盟,可以在上面一块儿铺,并且很多是国外的网盟,手中有大把中国的流量,比如,刚被Twitter收购的MoPub,它上面有一款游戏,10%的玩家是中国用户,这款游戏广告展示量超过几千万,一两千万都是中国用户的流量。由于MoPub是纯美国公司,这些边边角角的中国流量堆放在那并没有被好好利用。AppFlood RTB技术即可将那些中国流量抓起来,数据覆盖,交叉匹配。

最后,国内网盟以横幅广告和积分墙投放形式居多,而AppFlood平台则是将视频、插屏、全屏流量分出来,专门给品牌广告用。沈思认为,对于品牌广告主而言,最好的投放形式是全屏、插屏和视频广告。但视频投放不是说在优酷推视频贴片就行,表面上看好像可以,但它的问题在于,只有当用户看视频时才能看到广告,并且用户对视频贴片这样的广告天生排斥,接受度不高。

AppFlood平台投放的是精准受众的短视频广告,比如,木瓜移动在海外与肯德基这样的快消品牌合作过一些案例,你玩一个小休闲游戏,玩着玩着金币用完了,这时候跳出一段视频说,你把我看完就有金币拿,而且是一段15秒短视频,诙谐幽默地介绍肯德基的新品等。结果点击此视频并看完的比例超过90%,大部分用户对此类视频广告的接受度较高。这有点借鉴积分墙的形式,让用户参与到广告中并获得收益,但不同的是,力美广告等服务商选择采用积分墙推广模式,积累的是激励用户,留存率很低,奖励积分后就走;而木瓜移动的用户都是非激励用户,也就是说他们看到广告本身觉得很感兴趣,才点击进去,这样的用户往往才是高质量的用户。

围着用户打广告:更精准、更智能、更人性化

移动端基本所有的内容包装形式都是APP,移动广告预算一般都会投放到APP里。但随着各类APP的爆发式增长,APP的生命周期整体持续缩短,用户对单款应用投入的注意力更少,用户粘性下降,用户留存率降低,均导致应用广告显示量减少,品牌广告主在移动端投放广告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

沈思表示,木瓜移动引进了精准移动平台,也就是说围绕着用户来投放广告,而不是APP,与APP生命周期的长短没有关系。比如他们的合作方金立手机,想找二、三线城市比较屌丝一点的年轻用户,AppFlood可运用大数据技术、搜索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帮他精准地找到他想要的用户群,找到这个人就是他想找的用户,从而围着这个人去打广告。

结果,带给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比如小倩在京东商城上买了倩碧黄油,此后她浏览其他网站时就会跳出来倩碧的产品;小君是名汽车爱好者,平时喜欢阅读汽车方面的新闻,近来他浏览网页时不止一次的出现各类汽车商的广告;小新的妈妈是高血压患者,小新曾在淘宝网上买过一些降压药,之后他每次上网都有与血压相关的产品蹦出页面。

当谈及大数据技术的精准度到底有多高时,沈思表示,精准受众也要看具体的用户,比如联想要推广一款女性用户的手机,设计了各种颜色的壳,适用于一二线城市、25-40年龄段的女性,可能30%的用户数据能精准得提炼出来,做到基本无误差,而剩下70%则归纳为基础数据。当然,大数据需要不断叠加、分析、修正,使之更为精准。比如广告投放后,用户看了没反应,或根本不看,这就需要不断修正数据,使之更加精准、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

创业就是在试错与空杯中成长

沈思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也许你做了一百件事,九十九件都是错的,但这个试错过程要快,不然试错成本就很高。2011年,木瓜移动的手机社区游戏做得不错,拿到了2200万美元的融资,公司本身又挣钱。

但她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瓶颈,因为她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纯游戏公司,“我是个想把事情做大的人,像我这样的公司创始人,如果做的不是自己深深热爱的产品,自己都不是核心用户的产品,很难从骨子里体会到那些用户真正在意的东西。”沈思说。

只是那时候年轻很自信,没有觉得想做什么做不成的,有市场肯定能成,但后来想想也许我可以把它做得很好,但肯定做不成一个王国。“可那时摊子已经铺开了,怎样才能绕回来?”沈思说,那段时间真的特别痛快、特别纠结。后来想明白了,她就要做一款自己深深热爱、且自己是核心用户的产品,并且很有把握能做成世界第一。

就这样,团队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与重组。沈思回忆道,一开始根本没有想好我们要做什么,只是不断琢磨、不断探索、不断试错,最后选定方向做AppFlood平台和另一款暂时保密的产品,而这一想法的产生与她在Google的经历密不可分。

斯坦福大学一毕业,沈思就去Google做项目研发和管理工作。她说,Google的模式就是先做一款人人都用的产品,同时做一个广告平台去赚钱。终端用户可能一直以为Google的核心是搜索引擎,但实际上从整个公司架构来讲,Google一半以上的人力物力都投放在广告平台上,形成一个巨庞大的智能系统,同时90%以上的收入也源于此。

沈思在一次次试错过程中,敢于放下、空杯上路,她会为了扭转大方向,而义无反顾地把之前所有的东西放下,开始新的创业历程。沈思的梦想是将这个“木瓜”打磨成“苹果”级产品。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