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孵化器管理者:什么是最好的创业地?
11月26日,2013创业邦年会在北京千禧大酒店开幕。本次年会主题为“颠覆力”,创业者与投资界代表轮番登场,共同回顾2013年的创投圈大事件,探讨2014年的创新模式以及商业新格局。在“最佳创业地”的专场讨论中,上海张江企业孵化器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燕、中新天津生态城副总经理廖蕊、东部软件园总经理陆华、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世服宏图北京区经理吴雅玲、君联资本投资总监张林参加了讨论。
以下为现场文字实录:
刘毓文:现在请各位老总简单介绍一下现在你们这个机构的特色,以及在什么开始做现在这个岗位的,在做现在这个岗位之前是做什么的?
黄海燕:大家下午好,我是黄海燕,我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工作了13年,之前一直是在负责高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从2008年开始成立了这个公司,5年以来,我们已经培养了600家的中小企业,我和我的团队应该是伴随着高科技发展成长起来的。
廖蕊:我来自廖蕊,我来自中新天津生态城动漫园,我们是文化部下属的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园,我到生态城之前,我是在美国学习了8年,从事互联网的工作,到了生态城做了绿色产业协会任的秘书长,之后由于生态城动漫园的成立有了一个工作调动,到这里来任职。
张林:我是君联资本的,我之前做过工程师也做过销售。
吴雅玲:大家好,我是1999年2000年在澳大利亚读书,回来之后一直在做酒店管理,2011年加入了世服宏图,主要提供创业者服务式办公室,还有虚拟办公室的服务,现在已经做了四年,希望大家有创业的可以找我们,专门服务于中小型的企业。
刘毓文:台上的嘉宾都非常地谦虚,想问一个问题,也是根据今天上午分享的数据,根据大家投票说,未来创意的领域55.95%是消费服务43.67是健康等等,首先大家聊一下你们是怎么看,因为大家都做服务的,或者做咨询的,你怎么看你们认为一些热点的领域去做自己内部的资源?
黄海燕:我想聊一下,前面也有嘉宾分享过,每年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会议,大家都在讨论和分析,现在什么样的产业和行业可以涉足,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其实创业不是为了而创业,我觉得更多的其实是你这样一个团队,你首先采用自我出发,你自己到底有什么,并不是大家经常说医疗健康是非常火的,所以所有人都去做,这就导致了现在大家认为所谓红海的出现,但是我又觉得这样子的情况下冲击出来之后又并不满意,我更强调的是你自己这个团队从你熟悉的事情开始去做。
如果一定要我给大家一些建议的话,说接下来要做什么,我觉得接下来是要围绕着人的需求去展开,从人本身的健康需求,到他的精神需求,我觉得要从这些方面大家去看,能不能把自己一些好的资源,能够跟刚才讲到的方向去结合,从张江的发展来讲,因为我觉得张江大家一直说是中国的硅谷,我觉得在20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确实我们并没有去(英文)这个硅谷的模式,但是我们发展的状态上非常非常像,所以整个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主要有四大类,IT,生物科技,文化创意和新能源,所以我想我们还是会坚持在这四大主导的产业去发展,所以我觉得将来在中国其实真正在科技上的创新还是有潜力的。
刘毓文:这个问一下,您自己公司内部像管理的系统也好,内部资源也好,怎么来支撑。
黄海燕:这个问题也非常好,为什么要有孵化器,其实孵化器就是我们要帮助企业来建立一套野蛮生长的环境,所以我们更多的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是由做孵化器的事情来说。
艾诚:现在有请苏菂,来自车库咖啡的创始人。
黄海燕:在中国的创业环境不是那么好,我们很多的资源都是分裂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资源整合器,接下来要做什么,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要想办法把刚才讲到的几个创业辅导方向上,我们有的社会化资源进行整合,这是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做的。
廖蕊:其实今天坐在这里我感觉不够资格,大家都是长辈,我们生态城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园区,在为创业者服务领域的话,属于一个刚刚起步,在刚刚刘总提到的几个领域里面,作为生态城,因为它本身是一个非常关注生态环境的这样的项目,那么在生态城里面,我们主要是大力提倡发展第三产业,这里就包括像文化,IT,生物医药的研发,还包括环保科技的研发等等这些领域,那么作为国家动漫园,我们其实是国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像医药研发,包括像环保科技离我们这个园区有点远,刚才我也想到一个问题,大家在创业的时候仅仅关注于技术,仅仅关注每天繁忙的创作,没有人关心身体上的情况,黄总也说到了,创业的时候,我们考虑人性化的需求,精神方面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一个很小的例子,现在在我们园区创业的团队中,其实他们做的事情很频繁,刚刚刘总里面都没有文化这个领域,他们是为我们广大的群体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他们仅仅是做了一个动画的短片,画了一个小小的漫画,或者说画了一个裸眼3D的技术,向我们有一些展示的领域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可能是我们很难获得这种投融资的,但是第一他们自己喜欢这个领域,刚刚黄总也提到了,你自己能做什么,你的团队能做什么,首先自己要喜欢。第二,你能够为这个社会带来除了经济效益之外,他的社会效益,经济层面上的贡献有多大,这是我自己做这样一个文化产业园的一种小小的体会。
就刚才刘总提到的我们在做创业服务这块都做了什么?现在国家动漫园,有一个孵化器,我们希望尤其是作为一个文化创意的产业园,我们希望我们的创业者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们鼓励大家,你们可以随便的想,你们想做什么都可以在这个地方去尽可能的帮助你实现,但是一定要脚踏实地,从小做起,你们做不到的,没有资源平台的,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尽可能的帮助大家去实现,我们自己有一个有意思的领域,我们就像一个八角章鱼一样,我们要把触礁伸出去,为你们服务。
张林:我们君联资本它既做VC,也做PE,跟创业走得近点,就是做偏早期投资的VC,里头有互联网,消费,服务,还有包括清洁技术,医疗医药等等,所以基本上非常多的,给创业者的建议,其实我觉得刚才黄总说得非常好,首先这个事自己要非常愿意干,非常想干,我觉得作为创业者一开始没有必要把这个做得非常大,我一定要做多么多么牛的公司,一定要上市怎么怎么样,一定能自己说服自己去创业,其实小而美的东西也有非常不错的前景。
说到君联资本我们跟其他的投资机构,有些不太一样的是,刘总在20多年之前也是白手起家创业的,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也有比较成功的创业经历,他本身又是热爱思考的人,所以在他企业增长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企业文化方面的经验。其实我们也跟很多企业做过企业文化研究,这是我们第一个特色,就是我们有在企业文化方面的经验,有这方面的打法。另外君联的合伙人都是多年在大公司从事高管的经历,所以他相比其他的兄弟公司,或者同行来说会更理解,或者说是更懂这些中国的企业家们,所以跟企业家的互动,尤其是包括大的数据处理方面,往往能够得到 非常多综合的建议,所以这两点是我们在融资服务过程中比较好的。
刘毓文:吴总可以介绍一下,刚才方浩先生分析的一个创业者的调研而来的,这个排名前五的,您是认同这个趋势的,还是不认同。
吴雅玲:我们的公司已经有35年历史了,进入中国有15个年头,我们全球有140家上市公司,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创业起步当中的,我们主要是在硬件和软件上面给大家提供一些服务,首先硬件,众所周知每个人创业的时候是需要有一个办公室,可能需要一些稳定的网络,还需要一些完善的办公设施,还有完备的办公家具,还有打印,复印,还有视频会议,还有前台,就是人力资源,我认为这个创业者的趋势使用服务式办公室和虚拟办公室是全球的模式,现在北京的写字楼租赁的空间是在全球的前三名,那如果你想有一个品质的形象,但是您创业初期又没有一个很大规模的人数,比如说几十人去租赁一个足够大的面积,那么选择这种商务中心,是一个趋势,希望在座的创作者可以考虑一下。
苏菂:大家好,很抱歉,我迟到了。其实这堵车也有我当初建立车库的原因,在三年之前,我做一些工作,当我发现每天去约见创业团队的时候路上的时间用的很多了,因为我们有很多创业团队,我站在投资的角度讲,希望有一个创业投资聚集的地方,这样大家都省事,当时发现没这个地方,每天开着车跟他们一天也能聊三家,全浪费在路上了,我就办了这个事,就有了车库咖啡的想法,当时怎么能够提供更好的办公条件,因为身边很多朋友都是自己创业的,我就想能不能给早期创业的团队一个更好的办公条件,最后选择在西区,包括现在我们的位置,也是因为西区算是科技创作最集中的地方,800平米,二楼,都是办公室定位,傻乎乎的定位,现在这个也算是创业的集中地,跟当初的想法是一样的,包括海淀区也规划成一城三新,变成了海淀创业城,未来的规划,包括今年的规划,我就看到了创业投资者能够给我聚集到一条街上,我相信是能够提高算是双方的效率,不用那么堵车了,如果都住在附近,见面就近了。
刘毓文:其实我看这一期《创业邦》的杂志,第14页是对一些最佳创意城市的点评,感觉像我们买通的一些,我们一般来说北京是交通和雾霾,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好,但是每个城市也有每个城市的问题,其实永远没有一个完美的选择,各个公司也会在不同的阶段去选择比较合适自己的,在这一点上,一个希望大家讲点,在这个问题上一些挑战,其实我们互相间都有竞争关系,比如说苏总讲的车库咖啡,其实大家都在探讨,黄总,寥主任他们这边也在说,如果有需求,我们就会去配备,第一,我们怎么去研究怎么样的需求是要买的,创业者的需求非常非常多,各种,缺人,缺钱,缺想法,缺跟国际对接的渠道等等,我们是怎么研究自己的价值观和方向的,或者说自己的挑战也好。
黄海燕:其实这个也是一个好问题,我记得当时你看硅谷的经济好和不好,但是有没有经验,我有一个经验,就是看硅谷堵不堵车,堵车了大家很痛苦,因为就像刚才苏总讲的每天上下班都非常难,但是越是堵车,越是大家都工资拿得高。但凡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其实现在也不仅这两个城市,我去很多二线城市也是一样的塞车,其实你像我们现在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这样一种区域,还是说我们能够集约化的帮助这些中小企业发展,这些都是方法,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即使在美国也只有一个硅谷,也就是说,各类要素非常聚集的地点也就那么几个,而今天在中国我个人觉得,我一直是呼吁,大家要去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东西来得最长久?是说我在一片不毛之地要把很多的要素带进来,我去打造一个这样的新之地,还是说我在现有基础上,把现在好的资源挖掘出来用好,我觉得后者可能更好,而且来得更长久,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家互相之间,第一个是合作,第二个我一直把培育创新企业是比喻跑接力赛,每个人跑一棒,这个当中,像北京,上海一线城市他一定还是有他最有竞争力的地方,但是我始终觉得,在中国确实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方还是在长三角,我觉得长三角很多地方也都很有特色,之所以长三角能够非常活跃的有这样的创新环境,我觉得得益于大家互相之间的合作,大家把自己的每一个属于我自己的那一方把握好,这就真正的将来建造更好的中国的创业环境。
刘毓文:我特别认同您讲的,就是大区域的概念,在大区域里面每一个小的园区都有作用。另外几位嘉宾怎么讲的?
廖蕊:像黄总说的,您二位觉得很近,我们各自有各自资源的优视,对于动漫园来说,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像苗圃,孵化器前段一些技术的孵化,因为跟我自己的园区也是粗放型的园区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面临的挑战非常多,因为对于初创来说,因为我们要把基础性做好,吃住行方面的,但是马上他们对业务和平台型的需求马上就出来,所以我们现在面临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说在面前我们这些团队投资金融方面做的,我们现在四大产业聚集,动漫影视,互联网、IT,还有一个是广告传媒,基本上大家看还是集中在文化创业类的比较多,虽然文化IT也有一些,但是现在跟大产业相比的话,还是弱项的。其实对于同机构来说,文化创意是他们…怎么说看,好看不好吃,国家大力在发展,大力在提倡,但是由于这样的文化创意,是很难一下子让大家看清楚它市场的潜力,我做一个电视剧它未来会不会大卖这是主观的,可能我喜欢这个电视剧,可能黄总就不喜欢这个电视剧,我怎么投你呢?我们很多团队面临这样的困境,其实作为我们这样的机构来说,我在和很多的金融机构,不管是银行,基金的管理公司,还有天使投资人大家首先要把资源平台搭建起来,跟大家不断地去探讨,能够研究出一个比较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这样一些金融产品帮助到他们,正好也是借创业邦的平台,因为我知道今天也来了不少这方面的投资人和创业团队,跟大家探讨他们的未来发展之路是怎样的,怎么样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这些资金的问题,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团队还是小事,因为基本上他们成立团队的时候都是几个人,大家的思路是差不多的,所以就在一起了,团队还好,但是在资金上现在是一个很痛苦的阶段,我也很想听听其他的嘉宾,后面两位又是做这方面的,想听听大家在这方面的看法。
苏菂:其实这个话我觉得说多了容易得罪人,首先是这样,我们一直国内开连锁,我希望创业更加聚集,大家去做就OK了,我们现在看全国各地,今天经济转型从现在的企业转成低密度的,人均产值要变高的高速的发展,但是目前我们看到各地招商引资都特别好,发现一个问题,海南有海鲜,到哈尔滨就没了,你选哪个地方适合你,这是比较土的比喻,确实是这样的。
比如在北京发展,最长期的积淀就是科技积淀,有这么多科研院校,研究所,包括还有是政治中心,其实中关村在那种年代的时候就产生作用了,包括两弹一星制造,多少年来都开始人才一代一代的锤炼,但是你说很多人到北京来创业的群体,我看到8个住在一个三居室里,这个条件适合生活吗?不适合,你说适合创业,也不适合,但是这里招聘人才是最方便的,曾经滨海园区的主任跟我过来聊天,说天津好啊,到北京半个小时高铁,您早上到这儿多长时间能到,从出门9点到了12点,他从那边天津的高铁有点时间,北京的高铁在南站到中关村又得一段时间,我有一个想法,我说咱们滨海有钱,直接从咱那工业园区修一高铁到中关村,半个小时下班回家天津住,那多好啊,住的又宽敞,我觉得现在是羡慕的,但是十年二十年后谁知道是怎么样的?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去看各地政府也以单个省和市作为考核,政府也需要创新和突破,反而产生了现在很多政府给的政策,又减免税收,又给人,又给地的,其实他不长去那儿办公,能不能各个地区来一个合作,共同营造这么一个区域,包括税收怎么着。另外一点,各个地区去吸引创业团队,有的时候我们给钱给人是没有用的,或者说给地,比如说我们今天去看税务系统,工商系统十年了,依然像我们每个人去跑那么几天,否则你这一块永远是槛,但是我们看现在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十年前只有少部分人在网上支付,到现在每个人都在银行支付,因为银行他算是商业驱动,我们税务能不能所有都在网上商管理呢,比如我们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全部办理完了,更方便了,如果我们今天都能够信息化了,自然而然这些人就去创业了。
张林:因为我跟大家都是合作关系。因为我们是从早期成长起来,怎么着都有机会来合作,我想讲点题外话,因为大家创业就说互联网,首先选择的是一线城市机会更多一些,因为他资源非常集中,比如说做电子商务的,他很快从那边出来,作为我们投资人其实把钱投给创业企业特别担心有两件事发生。一个,拿到钱没多久CEO就换车了,就反映出来钱不会用的心态。另外有一点,换办公室,当然是往好了换,跟前面的问题是类似的,每当我们看到很快公司还没怎么着呢,又换车,又换办公室,这个公司估计得麻烦了,所以也是在座的大家今天来背后的资源都非常多,除了我们应该更紧密的合作,我也希望创业企业能够更多的利用自身的优势,把钱最好多用在刀刃上。创业环境好看怎么个好法,我们去山清水秀的地方工作心情是好了,但是举一个小例子,您说的时候,我们美国一个公司,研发跟生产是在国内,其实销售在国外,我们去那边做见教的时候,发现他们那帮完全就是几个人租了几个办公室,我们开会的时候现租一个地方,我觉得这个创业精神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早期的企业家,尤其是早期捐赠的,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我觉得人在钱在,这个事就好办。
吴雅玲:刚才跟着你的话题来说,人,钱还有渠道,我想说,比如说小型的几个人的,或者到十个人左右的,肯定需要人,那我们每个楼都有行政人员的办公室。另外钱,如果今天在座的各位需要更好的办公室,您这个流动资金可能是不是很富裕,我们可以提供给您前三个月免租,让您前三个月开展您的业务,有更好的资金流,现金流,从第四个月我们才收取租金的费用,另外就是渠道,我们每一个楼房,客户是遍布全世界各国,我们客户群有很多是做融资,IT行业,律师行,还有奢侈品比较多,还有其他各行各界,还有虚拟办公室,就是很经济实惠的,从几百元到三千元是最多的,我们的客户各个行业领域都已经覆盖到,如果你要是缺乏渠道,我们会定期的帮助这些客户组织一些市场活动,会把其他的客户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在我们会议室里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关于公司,我们楼层的公共办公室有70个人左右,虚拟办公室客户有100多个客户,那这些人同时也就是扩大了商业渠道,也是您的一个潜在的客户群体,这个都是围绕在人、钱,渠道方面的,给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刘毓文:各位嘉宾在分享的时候,我想创办公司是最头疼的。第一,繁琐的注册程序;第二,过高的注册资本;第三,还要赢得家人的支持。有一个人哀叹了一声,他小孩很小,苏州市有一个儿童医院,在市里面,还没有搬到我们园区,快搬了,年轻的人都在园区,半夜三更一点钟跑到儿童医院人满为患,他说,觉得创业特别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孩子,怪不得我的同事都不肯回国呢,看到这个,我觉得作为孵化器创业的服务机构也好,提供解决方案的也好,还是希望能帮忙。但是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到底要到什么程度才是最最合理的,因为有一些企业是炒出来的,可能我们主流的人天天研究的东西压根就没看见,但是公司就起来了,我们服务机构却把很多资源都放在了我们认为主流的一些地方。我每天都在面临这样的困惑,各位分享一下,你们怎么看?台下有很多创业者,他们不知道跟一个投资机构去谈判的时候,什么东西是最合理的?什么样的策略比较管用?
黄海燕:十几年来,我大概见了几万个公司,我常常跟做公司的人讲一个问题,很多人碰到我的时候会问,说你能给我什么,像刚才刘总问的这个问题,我通常对他们的回答是,你要什么,因为每一个公司每一个团队不同的阶段所做的事情不一样,需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园区也好,孵化器也好,我们真正意义上是什么,并不是说我们今天的企业说,我什么资源都没有,我需要你们,其实我们更大的意义在于,我们是一个社会资源的整合和配制,在这样一件事情上面我们的效率很高,所以今天对于我们众多的来创业的团队来说,我看很多团队,我觉得是没有想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比如说像今天上午大家听了各位嘉宾的分享,在我看来,我觉得很多可能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跟你有什么关系,别人在讲别人的故事,所以我是给很多创业者的一个建议是说,你们如果想要做公司的话,真的是要静下心来,就是柴米油盐,你要特别想去做,很多CEO说公司注册我不管的,我随便找个人去做,那是不可以的,你必须了解这个地方他所有的流程,政府在什么地方,你需要自己先去跑一趟,你需要建立这样的关系,第二个,你作为一个CEO刚创立的时候人都特别少的时候,千万不要摆CEO的架子,你很多事要自己干,走过了这一层,将来才会了解我们的团队,其实是我们帮助你提供最高性价比的服务,才能真正服务你这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绝对不是说你自己也没想清楚,看着别人有什么就什么都给我,我很同意刚才张总的说法,我现在说实话,怕我们的企业去融资,因为我们看到钱多压死人,其实很多企业做得蛮好的,但是一旦有资金进来以后,他最难过的是,他不知道这个钱怎么用,所以最后可能他已经忘记了说,我今天做这个公司,我的竞争力是在于市场,我要从市场去出发,而我盲目的去开发技术和产品,结果开发完了以后,都不要这个产品卖到什么地方去,所以我给大家的一个建议是,大家一定要特别想清楚,自己在每一个阶段,你到底最缺的是什么?
苏菂: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很多人一说就是我缺钱,他其实缺的很多,他以为有钱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实际上有钱不一定能够解决。那么首先我觉得创业这个东西说实在的,就是一个人梦想的追求,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人登珠穆朗玛峰也是一个例子,其实是人的问题,其实你就是广交朋友,让这些朋友认可你,当有一万个人认可你的时候,不断的有人去帮助你,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人就是几万块钱创业的,都发展的很好,他就是要抓住,是把价值作为核心。
廖蕊:我特别同意刚才黄总说的,我们自己孵化器这样一个服务团队,我们其实完全是根据创业团队的需求来提供我们这种定制化的服务,我举个例子,有一个团队,因为我原先最一开始做的是完全苗圃式的孵化,我们有一个创意空间,第一期12个工作室,进来的时候每个工作室都只有四五个人,而且他们连企业都不是,他们连成立一个公司的三万块钱都没有,但是他们很专注自己做的事情,他很希望干的事。
第二个,我觉得创业者是要有一些成本的,你一定要经历生存下去的这种痛苦,你可能才会活下来,其实对于他来说缺什么,他什么都没有,人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但是他跟我们提出来的只有一个要求,要有渠道,我们要做自己的品牌,你要以你们国家级园区的资源平台去帮助我们开拓渠道,这个我们可以做,为这个团队,比如说我带着他们去和优酷谈和土豆谈,通过我们的努力在这样的平台上面专门搞创意的专区,由我们来给他们做原创的内容,你的市场渠道就打开了,这个更适应于更有文化产业的创业团队,他融资非常困难也融不到的情况下,我们给他开到一个市场渠道出来对他来说是一个途径,其实就是帮助他们打开各种各样的市场和渠道,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企业,他跟我分享他自己创业经验的时候,他很珍惜,他在现在周转正常的情况下,他还会去创新,因为有的一有了钱,他就安于现状了,这也是我们作为孵化器的团队希望给大家营造这样的环境,包括所有的在我们这里的工作,我们希望他们之间是有合作的,并不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有的时候大家互相岔开,他拿到巨额的投资,我们要达到还不想在这儿来有抱怨,有埋怨,还说你们这个孵化器给他达到了,给我们没有达到,我希望大家都是公平的,在美国的创业环境中是这样的,大家不会计较,包括我好的点子去跟同行的人去交流,往往你的问题我可以帮你解决,一个工作室我做完这个东西出来,我想有一个LOGO,但是我没有一个设计者,我有一个设计者就可以给你用,所以这是我们目前所做的。
刘毓文:因为时间到了,我刚刚听到各位嘉宾分享了,我大概总结一下,今天其实只是一小部分,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城市也在这里打造支持创新创业,对创业的公司来说,可能自己在发展的阶段当中,要考虑自己的需求,我在什么阶段,我是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做的资源都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机构跟我最佳的匹配,我特别认同黄总说,你的服务载体是资源的整合,我觉得CEO是资源的调动者,所以我们创业者擦亮眼睛看看什么是最合适的,谢谢大家的耐心,谢谢台上的几位嘉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