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圈“造假”那点事儿
导语:排除道德层面的原因,就整个客观环境来说,就业压力增大,创业成本攀升,融资成本高、恶意竞争等外部环境,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诚信风气。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又如期而至。“打假”成为各个行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创业圈的虚假现象也是数不胜数。
为此,小编盘点了业内那些已经成风的虚假现象,大部分算是业内“潜规则”。当小伙伴们看完这些已经公开的“秘密"时,或许只能用“呵呵”一词表达当前的心情。
创业邦作为一家专注服务创业者的媒体,希望创业者、投资人等创投领域的各个群体,反思“造假”背后的真实原因。同时,响应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的倡议,大家一起努力净化、改善并提升我们来之不易的创投环境。
1、 融资造假
近期,窝窝团等几家企业疑似虚报融资额,被媒体推到风口浪尖。窝窝团被指多次融资数额造假。春节期间,徐小平在微博发起抵制虚报融资额之后,“打假”开始引起创投圈前所未有的关注。
虚报融资额早已是业内已经公开的秘密。很多创业者一般是将融资额翻三到十倍报出,将人民币报成美元,或者将估值说成融资额,或者采用比较模糊的报数方法,比如,将1000万人民币的融资额报成数千万人民币,将百万美金说成千万美金。除了虚报融资额外,还有一些创业者借助媒体故意散布莫须有的融资信息或并购信息造势。
综合来看,创业者虚报融资额,有多方面原因:1)给媒体宣传提供爆料点,借势营销;2)给竞争对手制造压力;3)给投资机构的LP看;4)投资机构默许虚报数目,借机提高品牌知名度。由于创始团队和投资人都有签订保密协议,所以短期来看,如果公司不上市进行财报披露,谎报的投资额度很难被揭穿,“造假”几乎等于零风险、零成本。大家谎报数目的最终结果可能逼迫竞争对手变本加厉,攀比着虚报融资额度,在势头上压倒对方。
2、 App刷榜
App营销和推广难度逐步加大。新开发出的一款应用,如何在App Store中几十万、数百万个应用中快速脱颖而出?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开发者会走“捷径”,优先选择收效最快的刷榜服务,使用作弊的方式将应用刷到总排行榜,从而获得更多下载量和用户关注。刷榜不止在创业型公司作为普遍的推广手段,很多大公司也在操作。去年,携程移动端下载量突然飙升至榜首,被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有明显刷榜痕迹。优酷、360、人人游戏等公司也都有被苹果公司下架的“前科”,均被指为因刷榜所致。
除了避免辛苦开发的产品石沉大海外、冲业绩等诉求外,部分开发者一般会在融资前进行一轮刷榜推广,给投资人制造一份漂亮的用户数据。在哄抢项目的时代,早、中期投资人做投资决策非常之快,根本不允许对项目做精细的尽职调查,加上出于尽职调查成本方面的考虑等因素,最终的结果是聪明的投资人也很容易被刷榜公司所蒙蔽。
App刷榜行为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而生,成为开发者惯用的作弊营销手段,有愈演愈烈之势,刷榜难度、成本也都在抬高。作为造假者的帮凶,刷榜服务商除了能帮应用开发者刷到排行榜之外,还能为应用添加评分和评论,又能给竞争对手的应用进行差评。这里已经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刷榜工作室的服务内容包括冲榜(把App刷到客户指定的榜单排名范围之内)、维护(冲榜成功后,维护客户App在一定范围之内)等细分工种,服务越来越专业化,他们自称为App推广公司,服务被冠上“APP优化排名——ASO(App Store Optimization应用市场优化)”这个貌似合法的外衣,俨然一副正规军的样子。行业从早先使用软件刷榜,到后来模拟人工,现在直接变成真人手工刷榜。
尽管苹果公司一直调整排行榜的算法打击刷榜公司,每一次“清剿”活动之后,都会淘汰掉技术落后的工作室。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技术强大的公司总能吃透App Store排行榜的新算法,及时给出刷榜应对方案。一些刷榜公司直接打出“不达目标,全额退款”的口号吸引开发者。
除了苹果市场,刷榜服务逐步蔓延到Android市场和国内第三方应用市场。因为刷榜生意有着健康的现金流,一些较大的刷榜服务商曾透露将刷榜业务包装成可复制性、阳光化的商业模式,找VC融资。甚至喊着走出国门,刷到美国、欧洲应用市场的榜单。据他们反映,有些投资人对刷榜业务的态度暧昧:“既不提倡,又不反对”。由于刷榜现象已成潜规则,所以即使有些投资商发现优质的开发商有刷榜行为,也会毫不顾忌地追逐,并不会给创业者扣上“不诚信”的帽子。
其实,除了App刷榜外,其他平台也存在很多造假行为。比如,在淘宝早就盛行着大量卖家刷信用度、刷好评,大众点评上的商家雇人刷好评等等作弊行为。
3、 微博、微信刷粉丝
社交媒体营销火热的背后,虚假现象也不少。包括娱乐明星在内,可谓是一个“全民刷粉”的时代。众所周知,在新浪微博上能花几十块钱,轻松购买到成千上万的“僵尸粉”。但购买这种没头像、没内容的“僵尸粉”的时代很快过时,早就升级为购买“活粉”。这些“活粉”有博文、有图片、有评论,有转发,能加V认证,跟真实的粉丝几乎没任何差别。购买的粉丝不会突然间暴增,而是每天陆续增加一定数量,这样就能逃过微博管理员的监督。比如,有家微博代理平台刷高级粉丝的报价为55元/万;刷地区粉丝的报价为305元/万;刷50%达人粉(刷出的粉丝中,一半为达人粉)转发能在6小时内完成,每5000个转发的报价为450元。
最近两年,随着微信的崛起,企业的营销重点纷纷由微博转向微信,部分企业开始在公众账号上做文章,除了购买粉丝外,还刷图文阅读量、刷图文赞、刷投票等。例如,在某个微信推广平台,可以花30元购买500个微信公众平台粉丝,且粉丝自带头像、名称、地区、个性签名,能保证“真实存在,永久不掉粉”。
对于公众平台上的这些作弊行为,腾讯官方也曾公开表示将给予惩罚,且已经有相应的“反刷”机制和技术应对方案。此外,微信方面还强调在公众平台运营过程中,严禁跳转第三方恶意营销链接和不安全外链,并封停微信平台上假货、欺诈等灰色产业链的商业流程,避免对用户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尽管微信下了狠心,但背后服务代理商似乎也不是省油的灯。有家打着“微信营销”旗号的代理商,号称“全网唯一一家不封号的微信业务代理平台”,其代理的业务非常广泛。在“微信刷图文阅读”产品介绍时,该平台称“与真实无异,不仅在手机阅读页显示,也会显示在后台报表之中。”
社交媒体的粉丝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就能给一些企业做推广。比如,微博粉丝量达到50万人的账号,帮商家发一条小广告的收入可能就上千元。刷粉丝行为之所以猖獗在于,很多广告主对海量受众有强烈需求,且难以识别真假数据。
4、财务造假
IPO之前,企业会计信息被“注水”是常态。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也早已不是新鲜事,每年都有诸多企业被爆光。还有业内人士曾直言不讳抨击创业板,称造假与造富齐飞。创业板开启四年间,超过10家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处罚。
尽管不少上市公司造假金额巨大,但监管部门多数只是从轻处罚。拿去年被曝光的新中基公司来说,连续6年通过设立隐形空壳公司虚构业务等方式,累计虚增净利润2.2亿元。尽管造假严重,但只被证监会罚款40万元。这样的处罚并不能根治上市公司违规造假的乱象。该退市的没退市,也未被严惩,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被严重践踏。
除此之外,处于监管部门之外的种子期和成长期的企业财务造假现象也非常多,包含粉饰财务报表、转移企业利润、将融资挪为私用、签订虚假销售合同、过度包装企业成长性等等。造假目的,除了为获取融资外,也可能为骗取政府优惠政策,或欺瞒合作伙伴等等。
5、 数据造假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近期指出,IT产业与互联网产业存在很大诚信问题,出现严重的数据造假,甚至出现“税前营业额”这种奇怪的名词。其实,不止企业销售额、订单量可以造假,用户数、网站访问量、商品价格、客户转化率等数据通通可以造假。互联网上的大数据,可谓真假难辨,形成很多垃圾数据。
拿较为热门的电商行业来说,去年双“11”期间,天猫陷入“造假门”,平台上销售的锤子手机预订量被乘以3公布,用作弊的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眼球。之后,天猫被动承认预约数据经过人工改动,并公开致歉。此外,双“11”期间,阿里、京东、腾讯等电商平台公布的交易数据也被业内人士指出掺杂水分。
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数据原本应该是公正、公平、客观、独立,但事实并非如此。深入各个细分行业的创业者其实都明白,其中的腐败和交易无处不在。企业买报告、买市场排名,买奖项已经为各行业的潜规则。
企业可以私下跟第三方机构的分析师付费,在数据上做文章,也可以直接买通第三方机构,除了能调整数据和调查结论外,还能量身定制各种报告或者市场排名。作假动机要么为打压竞争对手,或者为政府索取扶植政策,或者作其他用途。2010年,赛迪顾问陷入“造假门”,被指为IPO前的企业提供市场容量、排名等重要数据的包装,甚至“给钱就办事”。这个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第三方数据机构存在的潜规则。
除此之外,中国的创业环境还有铺天盖地的“假象”,比如假货满天飞,虚假广告、假营业执照、学历造假、虚假宣传、假投资条款等等。如果从道德层面指责创业者“造假”,似乎有些小题大做,或者不合情理。排除道德层面的原因,就整个客观环境来说,就业压力增大,中小企业创业成本攀升,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恶意竞争等外部环境,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诚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