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管理学院吴晓波:初创企业管理如何管?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个初创企业如何才能成功?有好的技术,给力的资本支持可能还远远不够,事实上,绝大多数投资人在看项目的时候实则是在“看人”。在企业管理方面,初创企业又该如何管理创始核心团队,管理职能部门,提高办事效率,鼓舞创业士气?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吴晓波教授

浙江大学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创新管理研究与教学,1999年,浙江大学开办了针对本科生的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专门从事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与科研教学。2015年10月20日,在2015第八届“世界创业论坛(WEnF)”全球年会上,创业邦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创新创业强化班的创始人之一吴晓波教授,就“初创企业管理如何管理”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据悉,该年会由法国里昂商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和新加坡创业行动社群(ACE)等联合发起,本届大会由浙江大学主办、杭州市政府合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承办,以“创业国际化:全球联动,创新机会”为主题。

传统管理科学与初创企业管理的矛盾

吴晓波教授表示,“目前我们的管理学院、商学院在讲授企业管理这门学科时隐含的研究对象都是成熟的企业、大型的企业,因而是以基于功能的管理为基础的,而针对初创企业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来。”而之所以关于初创企业的研究存量少、不系统也是由于其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吴晓波教授对初创企业的核心元素的概括是:变动中成长(人员的变动、企业发展方向变动、产品内容的变动)。因此,矛盾之一,研究对象的动态性太大。

矛盾之二,研究规则。相比传统管理学,初创企业管理运用的是动态管理哲学。“如果规则变得非常动态化,我们也可以认为初创企业管理是没有现成规则可循的,”吴晓波表示。

矛盾之三,初创企业没有精细的分工。“传统企业成熟的标志是分工的出现,分工决定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而初创企业里,分工往往是不明确的,你也不能指望只有少数几个员工的初创企业进行精细的职责划分,他们往往是身兼数职,”吴晓波教授认为。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初创企业的员工会因为分工太明确,而无法适应变化,适应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反之亦然。

就吴晓波教授个人来看,他认为,“初创企业不需要、也并不适合严格科层制的管理,但初创企业可能更需要强大的领导力。”

初创企业的管理工具:领导力

吴晓波教授首先提出,精细分工在初创企业中并不能起到重大影响,反而会拖累和掣肘初创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初创企业十分依赖创始人、创始团队的领导力。所谓领导力,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威信、魅力去影响企业员工,从而可以激励员工、主动制定工作内容、处理内部纠纷、提高内部沟通效力等等。

“我们经常看到,投资人投项目,除了技术不外乎就是投人,一个好的创始人不仅应该是一个有着战略眼光的人,还应该是一个能引导企业积极向上,形成强大向心力的人。”

当一个企业实行扁平化管理时,如大量初创企业,实行二级管理(即除了管理层,就是职能层),这就非常考验创始人的领导力。“因为,你的员工直接向你汇报,直接从你这里获取信息,无论是你的个人魅力、战略眼光还是处理事务的技巧都直接关乎到你的领导力,”吴晓波表示。

其他工具:如股权激励

很多初创企业,在早期的时候无法提供高额的薪资、福利体系,往往会使用股权激励作为形成“事业合伙人”的工具。“现在很多初创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要留住人无非就是靠情怀和期权薪酬结构,而大多创业企业资产不大、经营收入少,这便决定了初创企业更需要注重对员工的激励制度设计。”

吴晓波教授认为,初创公司用股权激励抓取骨干员工,可以让员工形成“劳动者+所有人”的创业者心态进行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从而,在时间维度上,延长企业与员工的雇佣关系;在企业忠诚度上,让员工成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在人才管理上,避免优秀人才遗失、转跳。

吴晓波教授建议,“尽管股权激励是个好法子,但是由于大多数企业创始人并不知道如何合理使用这套工具,又或者是企业内部财务不够公开、透明,具体进行股权分配、激励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拿出多少股份给员工持有?企业领导人必须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和目标,如引入PE、新员工加入又或者是上市等等,因此要做好未来股权稀释中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布局。”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股权是创业者的产权证,更是奋斗者的期权证,因此每一股的分配都应该起到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在有限的情况下,要起到激励最大化的作用,用在最核心、最有贡献的员工身上。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