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新都”的前世今生,给杭州的“中国硅谷说”泼点冷水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最近看到好几篇谈论国内创业地标的文章,有赞赏之声亦有批判之音,其中好几篇提到杭州的,却无不充盈着溢美之词。但杭州是否真能盛名之下其实相副呢?

作为久居杭州十余年,求学、工作、创业于此的新杭州人,因为此前工作关系,曾经较为深度的介入“创业杭州”中的各方面人与事。不能说非常充分而全面,但是至少可以提供一个剖面解读,希望可以给各位有一点点启发。以下本人将试着扒一扒杭州这座创业新都的7年之痒,时间跨度为2008年~2015年5月,分析维度则从阿里系,浙大系,风险投资,创业环境等四个角度回顾,以资借鉴于今。

(本文不涉及任何具体个人,提及一些单位和部门,仅作学术回顾之用,特此声明)

BAT三皇: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中国高校三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中国创业四极:北京,上海,深圳,杭州

阿里系:其实我不熟,信息来源于二度三度和小道

作为BAT三皇之一,阿里系之于杭州互联网创业的影响,意义深远。可以说,阿里系凭借一己之力,把杭州这座城市,拉到了中国创业四极之一的地位。迄今为止,百度、腾讯已经都在杭州设立了分支机构,再加上早就被吸引而来的网易等泛互联网公司,已是明证。

但是凡事亦有两面,阿里在杭州的多年独大,也使得早些年杭州的互联网产业气氛,略显“寄生”之态。在流量为王的前pc互联网时代,很多杭州产业公司寄生于阿里巴巴庞大体系之下,虽然相安无事却也波澜不惊。

此处提及一个有趣的往事,相对于BT对于离职员工,或隐或现的宽容帮带,阿里在很长时间里都不待见“叛将”。早些年唯一的个案只有口碑网,还落得那样下场,亦算反面教材。之后对于蘑菇街的一些应对,又引起业界不少非议。这一点在很长时间内都引人费解,也许唯一可以解释的可能性,是因为阿里强势文化价值观所必须有的一个姿态吧。

这一状况的改变,源于近几年去中心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打了阿里一个措手不及,微信一出更让阿里手足无措了大半年。但阿里在美国上市前一系列堪称教科书般经典的投资并购手法,也许让他们得以更好的看到朋友与敌人,阵营与势力范围的边界。而一些阿里高层离职后,对于阿里系离职员工的投资支持,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如某打车软件,如某理财产品等等,都获得了投资界和用户层面的良好反馈,也让阿里反思良多。因此采取招安而非绞杀的手段,无疑变成一种更加合理而正确的做法。随着阿里生态系统说被提升到公关部的重要指标之一,阿里蜕变后的王者气度,终于给了杭州互联网已新的发展机会。

到今年5月,很多阿里高管的股票将解套,很多人离职二次创业已是必然(虽然阿里股票缩水厉害,不过红包还是可观的)。各大风投公司一直看好阿里离职员工(据说一般只需M4或者P8级别以上)的再创业,几百上千万的天使投资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堵既然堵不住,那不如顺势而为更好,据说阿里最近正在牵头成立不同于原来阿里资本架构的新投资公司,操作方式会有很多迥异于阿里以往做派的事情。此外这次主导此事的阿里高管,级别也非同一般,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但是阿里系创业也有一些通病,这里只简单聊几句。类比仙童之于硅谷的影响,阿里之于杭州的重大价值也当仁不让。但是这二者在本质上又有所不同,仙童“叛将”对于硅谷的创新演进是递进式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个人电脑—软件—互联网——,而阿里系出淘的干将至少目前看来大都是基于电商思路的横向品类突破,至今尚无原创颠覆式爆款出现,这一点阿里尚不如网易。

阿里在三皇里面最被推崇的是其运营能力,而很多人似乎早已忘记当年阿里草创之时无比强悍的地推团队,只记得现在淘小二们精细化的互联网端运营。而老阿里的这点优势,在目前的O2O风口会开出怎样的繁花呢?也许我们在2015年可以有更多期待,是在这个方面。当阿里的离职员工走出阿里的阴影,成就一家独特公司的时候,也将是阿里真正伟大之时。希望这样的公司会诞生在杭州,也许说不准现在它就已在杭州的某个小房间里面成立了呢。

浙大系:因为爱之深,所以责之切

作为杭州创业界的双子星之一,浙大系创业在杭州一直久负盛名(比如某些地产公司,一些制造型公司),直到前几年被阿里系遮蔽了荣光。幸好这几年凭借多位浙大人的创业成功卷土重来,加之浙大杭州校友会在其中的撮合引导之表现亦可圈可点,但这样的根由似乎又与浙大母体并没什么直接瓜葛。

很多人,包括浙大自己也老把自己类比斯坦福大学,但是目前只浙大似乎只是做到了学术上的“东方剑桥”,却远不够格于创业上的“东方斯坦福”。

本人在浙大学习、工作多年,对于浙大感情很深,却又怒其不争。浙大远离政治中心,学术成就排名也已超越北青多年,但气度格局却依然远远不及人家。在杭州逐步成长为“中国硅谷”的时候,错失了很多良机,并没太深度介入,实在可惜。

浙大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浙大王牌学院,在创业杭州的大潮中各自为营。虽然各自表现突出,却始终因为缺乏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浙大的创业配套资源并没得到强力整合。这几年先后成立的所谓产学研基地,创新机构,都因为缺少这一步打通,而流于形势,作为有限。

当年,浙大曾有某院级领导建言学校,整合浙大多方资源,开拓综合的高校创业示范区(从人才培养,创业实践,学术跟踪等等,绝不是那些所谓的大学创业园区那一套东西)。可浙大高层也许是出于均势平衡的影响,考虑良久还是未予通过。任由浙大五大校区那么多教室,办公室,空置多年积满灰尘,也不愿或说无魄力去拿出2~3层楼做一个试点,哪怕一年半载都不愿尝试,遑论其他。

这是5年前的事情,在此回顾并不针对任何人与事,当年的局限性谁都难免,谁都无法保证那个方案如果真的做了,是否会成为全国高校的一个成功典范,还是又一个笑柄。我之所以写出来,只是想感叹当年斯坦福大学能够做出那样伟大的实践第一步,确实不易,只有亲历者遇挫才能真正体会之。

浙大在骨子里就不是一所“创业型大学”,当然全中国大陆各大高校这些年几乎就不曾有过(香港前几年出现过,深圳前几年曾有一所可惜昙花一现)。创业者初心应当是一种执念,是一种追求卓越与超越的内在精神。浙大校训“求是”,本就包含“创新求索真理”之内涵,对于个人犹可为,对于组织却确实很难。

记得有一年,哈佛商学院派出20多位创业方面资深教授(几乎是全院师资倾巢而出),调研中国的创业公司,杭州是仅有的二站之一(另外一站是北京),浙大作为接待方全程安排。其中有一场企业家对话,按出场企业的名单,已经堪称当时杭州乃至江浙的顶配级公司(阿里巴巴是单独参观园区+马云亲自演讲对话)。就我现场感受,美国教授对在场的二家公司表现了极大热情:一家现在中国人都知道的公司,是因为它独有的混合制经济所有制吸引(这是美国那样的国度不可能出现的);另外一家是因为其产品的文化属性,让各位美国教授对于中国是否有机会产出奢侈品品牌,反馈全世界备感兴趣。当然,事后私聊的时候,好几位哈佛教授也不忘吐槽下北京之行的行程和对话,相比杭州的实在太多正式客套以致枯燥无趣。在杭州,他们遇到了全中国最活跃和最有激情的创业者。

在这次紧凑的行程中,全球最顶尖的创业研究者VS中国最活跃的浙商。我个人对于学界如何反哺商界,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原来商学院的学术,从来不只是写论文发paper,讲课讨论,而更加应该是一门知行合一的手艺活。一所大学可以影响一座城市的气质,而浙大对于创业杭州的影响力,我们还可以有更多苛求。

风险投资:请大胆试错,节操与远见一样重要

杭州据说是“天使之城”,其实只是说明“钱多可来”而已。这一年多来,接触了不少创业同行,也和一些本地创投机构的投资经理非正式性闲聊过不少,大家几乎一致觉得杭州的风险投资机构,大部分风格篇保守,自视太高,远见不足,看重近利,少谋未来。偶然有几位天使个人不在其列的,也不能拉高杭州创投机构的总体评分。

参考数据显示,杭州这几年不少好项目,大都是外地VC机构主投的天使或者A轮。到5月为止,中国前十大知名风投已有一半在杭州成立了办公室,而这就发生在短短1年半的时间内。外地大佬都到家门口来抢食了,也一个侧面反映杭州本土的风投机构,实在不够给力啊,根本无法满足杭州火热的创业团队们。

已经遇到好几个朋友和我吐槽杭州本土VC的一些做法,比如出钱投资或者收购一个技术团队,让这个技术团队把投资公司老大的IDEA做出来(往往这些都是所谓的“风口”项目,比如恋爱社交,比如医疗,互联网金融概念是上半年的主旋律)。开发出来这个APP后,再拿去已经谈妥的投资机构那里,融资或者被并购,有些甚至是早就想好了套现或退出的方案,再去收购一些技术团队做出来。比起那些“我有一个想法,就缺一个程序员”的做派,无疑这样的做法是更加深谋远虑啊。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在这里对这个做法不做评论。但是我要批判的是,很多所谓的天使投资人,利用大学生的不成熟,通过压榨大学生劳动力去实现自己的创收目的,这就有点太不厚道了。我遇到过好几个浙大学生团队,才大三大四,就被一些所谓的投资人,裹挟着去做这样的事情,不顾学业一心创业。试问这样的团队,可以打造出伟大的产品吗?只会是赚了小利却害了学生,希望这些投资人敬请高抬贵手,至少保留一些职业底线吧。要不你就真心投资一个学生团队休学去创业,要不就让他们安心读完书再创业。此前遇到过好几个学生时代就创业的人,因为忙于创业顾不了享受当年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在毕业多年后后悔不已,希望这样的故事不要再发生吧。

创业环境: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归计划

我从2008年开始关注杭州大学生创业,当年的创业热情丝毫不亚于近二年。但是08年那一拨的公司最后出来了几个呢?没人做过这个调研,只听闻过那些年创业者的一声叹息。

若以杭州的创业地域分,2008年那一拨的创业支持已西湖区独占鳌头,那年我的一家公司也是注册在了西湖区。而这二年,这一风头明显被“地广人稀”的余杭区盖过,我看过余杭区的规划方案,不可谓不国际范十足。

本人一直信奉“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归计划”,世界知名的硅谷不是加州政府成就的,中国也不可能计划出一个“硅谷”。人们常说:大学除了要有大楼,也得有真正的大师,这是为了说明大学的软硬件两手都要硬。政府搭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否也可以参考下呢?目前国内很多的创业园区,都在提供大楼房租优惠或全免+创业大赛奖金支持,以此作为吸引全国创业者前来的奖励。杭州除了千人计划等高大上的项目确有成功案例之外,其他的众说纷纭此处不表。

但我这里要举一个例子,杭州某区内有一家电商园区,完全私人市场化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主要是政府根本没投入一分钱,给的只是政策扶持。这样的做法可以复制吗?绝对可以,去年我认识的人里面就有3个公司正在这么做着。

政府有支持创业的良好初心即可,真的完全没必要全部去大包大揽,有些事情完全可以借助财政、税收的杠杆作用,让市场自由去匹配协调各方需求。硅谷那些成功企业当年大都就是从自家车库创业开始,创业者最需要的从来不是窗明几净的办公室,而是可以让他们完全不必操心其他与创业工作无关的琐碎行政事务。在公司注册成立,行政事务绿色通道建设上,杭州这二年比08年时候做的好了太多,这里绝对要点个赞。但在创业配套服务建设上,杭州仍然可以有很多东西去优化,已一些创新思路去打造杭州作为创业新都的差异化特色,有可为。

这里就不得不说说,这二年杭州创业环境中非政府力量的崛起了。

杭州无YC,几家所谓的创业咖啡此前也还没搞出多大动静,就同北京几家先锋前辈一样,过不多久就沉默了。创业服务的链条很长,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多细分机会,比如创业技能辅导,专业媒体推广,投融资顾问服务,人才招聘猎头服务,商务法律支持等等。去年开始,杭州逐渐冒出一些市场化专业运作的创业服务机构。个人接触过几家还靠谱的,这个算是星星之火,也标志着杭州的创业氛围真的变得越来越好了。

当年硅谷创业园区的起源虽有其他因素,但最主要还是斯坦福大学的高层领导,对于硅谷整个创业环境的推动。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和原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William.F.Miller教授有过多次接触与交流,获益良多。他是一位非常nice的长者,亲眼见证了硅谷崛起的全过程,现在近90岁高龄依然精力旺盛的创业、传道。在看过他的那本著作《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后,个人对于硅谷何以成为硅谷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现在国内创业气氛那么浓烈,但是好的创业园区依然凤毛麟角,个人觉得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园区在引导层面欠缺远见和相应的实践经验积累,非常推荐他们每个人都看看这本书。推而广之,其实每个创业者,投资人,还有政府人士,其实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绝对会有收获,我在此强力推荐。话说那年我本想送这本书给时任杭州市市长蔡奇同志,当时他非常支持杭州大学生创业工作,可惜他不久调任了,于是就没送出。

杭州的外部环境得天独厚,适合诗意栖居,它不一定成为中国的硅谷,但是只要真心为创业者服务,却终将有机会成就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

小结语:泼的是冷水,暖的是未来

杭州的创业氛围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杭州的硅谷说却依然任重道远,高房价对于产业人才的吸引是条硬门槛,而创业者以及投资机构的远见则步步是坑——浸润电商红利太久,快钱太好赚,却易失却向前看的坚持。

米勒教授在他的书中曾总结道:硅谷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技术领先,而是拥有用最快速度将技术转变成市场的能力。这需要多重因素的配合:人才——包括创新型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配套服务人才;技术——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成果和创意;资金——大公司拨出资金进行科研,风险资本和天使基金出资培育中小公司;市场机制——政府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并有效减少行政体制对企业的干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创新精神。

幸而有一批杭州创业者正在破局,人工智能,脑电波,这些高精尖的创业项目由浙大系领衔。O2O,互联网金融,这些互联网+的接地气项目由阿里系主导。这是一股蕴含了无限变革潜力的力量。我们不妨有一个猜想,也许阿里系与浙大系创业者的互补联动,将是杭州之福,也是足以成就一家伟大公司的发轫。我是来自浙大的PM,从来没在阿里待过,现在从事旅游+社交方向创业,阿里的程序员们,你们约吗?(图片是我们家APP的部分截图)

最后再来一个反转吧。

米勒教授在书中直言硅谷不可复制,不过对于杭州他本人却一直很偏爱,并充满期待。杭州确实算是国内各大城市中最接近这一地利的城市,但未来创业之态势,地理意义上的硅谷是否还有重复建设的必要呢?在硅谷发展模式之外是否也可以有些新的模式创新呢?

有一位伟大的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经写过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基地》。借鉴“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的设定,新型的硅谷根

本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实体场所而存在,基于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搭建的第二硅谷完全可以创建于云端,毕竟一个认知盈余的人人分享时代即将到来,你觉得如何?

点到为止,欢迎各位吐槽。

————————分隔线————————

张旭良(花名蜀山),来自王阳明的故乡,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曾担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秘书,2015年初正式离开浙大创业,现为杭州畅易网络首席产品官。不在风口徘徊,而是跨界彻底,目前一款产品主打在线旅游+场景社交,最新APP即将上线iOS平台。除了正在招聘给力的设计师和程序员之外,我们也在寻找pre A轮投资,欢迎各位感兴趣的朋友私聊,知乎或者新浪微博@张旭良。

梁簌溟老先生曾说过:人活着,要解决三层关系,而其顺序不能颠倒:

第一,人与物的关系,比如谷歌、阿里巴巴所做的链接。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比如Facebook、腾讯所做的连接。

第三,人与内心的关系,这是我们畅易网络想做的联结。

我们不想去“改变世界”,梦想的初心只是去打造一款基于东方哲学理念的互联网产品,去“改变人类”。

人生逆旅,不忘初心。青春未老,梦想可期。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创业邦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