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房地产面前根本谈不上改造,VR看房也救不了房地产的命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在此前的文章中,笔者围绕互联网对传统房地产行业的改造,阐述了一个观点:即情怀美好,落地太难。无论是重筹买房,App卖房或者社区医疗。描述的美好总是遭遇着严苛的现实,互联网在房地产面前根本算不上改造,最多是锦上添花,多一重营销的噱头。而今天要说的VR看房,也逃脱不了这个魔咒。

时髦的VR看房体验 不实用的营销噱头

VR技术今年火爆异常,无论是对游戏电影还是家居家装看房领域,似乎有了VR,以往所有的行业运作规律都要变革,房地产即将被互联网攻占,行业又将被颠覆一般。在这种风口下,中毒般的创业项目集体涌入,各类VR看房产品层出不穷,今天融资千万,明天又覆盖30个城市。不懂黑科技的开发商,业主甚至也在疑惑,VR看房是什么?用什么用?简单来说就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平移到房地产行业,让开发商在楼盘没有盖好的情况下,通过VR技术,让买房的人看到未来房子的样子户型和细节,一方面测试用户购买意向,同时减少看房成本,也避免了位置限制。

利用VR看房优势就是你在西安城中村也可以看到北京运河边的院子,看房不受地域的限制。其次这是个很好的营销噱头,推出VR样板间的开发商会吸引更多的购房者,本着好奇的目的,访客量也会很大。同时开发商提前宣传可以测试用户对于户型装修的具体喜好,及时的调整设计与销售规划,减少试错成本与样板间的成本。但笔者说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噱头。但从实际需求看,即使开发商推出虚拟样板间,仍然免不了实体样板间,并且在看房的尝试中,此前已经有360°样板间等类似的体验,对于年轻人还好,年纪大的人完全不吃这一套,最终也是偶尔做活动的时候用,对促进成交作用有限。而对媒体而言,黑科技,看房,变革等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热点,于是乎VR看房掀起房地产行业革命的标题等就出来了,甚至有人连此前的360°全景看房和VR看房的区别都没搞清楚,就开始意淫黑科技。

买房不是做梦 新鲜感难以转化为成交量

我们排除售楼部一面之词,也不去理会媒体的炒作,就单说VR看房这件事靠谱不?只有明白了房地产运营的整个来龙去脉,才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肯定的是买房子买的不是一个单品,而是一个片区,购房也不单单只是样板间,配套同样重要。无论是自己住还是投资升值,这一点首先要明白,因为住宅不是流水线产品,它本身的价值是取决于开发品牌,地段,配套,区域规划以及周边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你几千块一平买的是包括钢筋水泥,拥有的资源,服务以及实体的空间一整套的产品,并非一个单品,这也是VR看房站不住脚的地方,因为面向的只是一个单品,所以谈不上变革。一个用户在决定购房的主观意愿后,会考虑到这些问题,二环还是三环,地铁口多远,小区带不带学位,容积率绿化率多高,物业是几星级的,开发商有没有操盘经验,小区有没有维权曝光过……伴随着业主对于买房难的现状,在可以承受的房价前提下,这些附加因素显然更加受到关注。很明显,VR看房解决的只是售前开发商营销环节中的很小一部分,配套服务的要求VR是撬不动的。

虽然在营销层面讲,售楼部是一个项目的阵地,样板间是开发商画饼的场所。但要知道的是商品房制度这么多年了,在户型上可供倒腾的创新已经很少了。两梯四、两梯六、三梯八的住宅布局让户型更加趋近标准化,好户型与烂户型懂行的业主一眼都看得出,反倒是开发商要通过不及投入的装修去掩盖户型本身的缺陷,从而造成看房的假象。比如利用镜子放大空间,营造视觉差。缩小家具尺寸,放大房间面积等。对于用户而言,看房也不仅仅是看房子整个布局的本身,而是小区内,周边等。说VR看房带来房地产革命的媒体显然是放大了样板间的作用,并且忽视了买房是一个综合因素促成的因素,以新鲜感促成业主冲动消费,结果是很难得,并且这大部分人一辈子买一套的现状也不会因为VR的黑科技而有所变化,如果真有这么大作用,重筹买房,淘宝卖房的尝试又何必举步维艰。

此外,从购房的过程而言,既是一个多方考量的结果,也是一个多人考量的结果。当你看上一个项目,势必会带着父母,家人去挨个问,挨个跑,总不能带着VR眼罩就开吃憧憬到实木地板与壁挂火炉吧。买房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里斗争过程,土豪除外。为什么房地产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依旧沿用着最老土的宣传渠道,满街的广告牌,大妈街上发传单,包括售楼部专门设计茶座以及儿童区,就是为了购房者的目光多多停留,通过在你身边一直说的效应,达成成交,包括样板间与售楼部的通道,售楼部的布局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让业主多多停留,外加置业顾问的鼓吹。如果说VR看房真有如此功效,那就不需要售楼部,也不需要置业顾问了,业主来了后,戴上虚拟眼镜,直接刷卡就OK了。用户刚兴趣的是房子本身,并不是样板间,也不是VR眼镜所呈现的实景。倘若你看到的就是你买到的,就不会有开发商虚假宣传,精装房缩水的消息了,开发商直接对用户看到的VR镜像进行PS一系列的美化就行了。

看得见摸不着 VR看房的BUG在这里

回归到样板间本身,为什么开发商要在这么小的空间投入巨资,人力。这里我们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开发商要通过样板间呈现什么?第二,用户通过样板间感受到什么?样板间可以说是一个项目的“精华”,一方面展示着房屋的整体结构,空间划分,同时,也描绘着开发商为提高业主心理预期画的饼。很多人自己装修后就疑惑,为什么自己装不出样板间的感觉,原因很简单,要么就是你买到的房子不是你看到的,所谓的户型修改,封阳台,凿墙。要么就是你画的钱不够多。售楼部样板间呈现出的是最好的楼层、最好的楼位以及最好的装修材料,对于普通业主是做不到的。试想一个小区如果有2000套这样同户型、不同位置,不同楼层的房子,你看到的只是千分之一,也就是样板间最好的状态。这点对于VR看房而言,都是可调的,光线,色彩什么的都不是问题。总而言之,样板间就是你在买房时候开发商给你呈现的交房的最好状态。

再说第二点,与其说用户通过样板间感受什么不如说是用户只能参观样板间。在整个购房流程中,用户始终是属于弱势的一方,尤其是交了钱以后。用户在买房的时候是看不到实体楼的,给出的户型图也只是标注了大概,很多人觉得只要户型图标注了尺寸,墙体空心实心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前文说过,户型本就不是单独存在的各地,单个户型——相邻户型——住宅楼位——小区朝向,这四个因素影响着户型,很多业主在买房后发现卧室距离邻家太近没有隐私,南北通透的户型采光却在天井里,这些在样板间是看不到的。即使开发商良心发现,标注了所有的位置,样板间不缩水,这样业主看到的才是一个趋近真实的情况。回归标题本身,VR看房的BUG就在业主进入样板间里,看得见摸不着。对于房子而言,户型可以模拟,光照可以调节,但是墙体的缝隙,精装的材料,住宅的层高,这些关乎居住感受的因素可不能单单靠看,必须的亲手去触摸,身临其境的感受,看得到的不算,摸到了踩到的才是业主去样板间的本来目的,这种实物的触感是VR技术做不到,但却是购房的业主最关心的,也是售楼部不敢押宝在VR看房上的根源。

突围在短租市场 VR技术要用对地方

那么VR技术在住宅领域真的就一无是处吗?也不是。上文所说的是一手房中VR看房的种种BUG,但是要知道,在整个房地产行业中,短租(酒店)等也是很大的一部分。短租不需要买新房长时间的决策、高成本的付出,更多的是需要短时间场景的呈现,这种呈现包括对房间的布局,家居等的直观感受,这种特点很适合VR技术的发挥。短租相比较新房,首要的特点就是你看到的就是你得到的,所谓的采光,楼位都是看得到摸得着的。VR技术只需要把既有的场景表现出来,不存在像新房一样的虚构情景。用户通过VR看到的就是已有的房子,而非呈现的是一个未来不可知的住宅类型。其次短租的特点是要求新鲜感,要求简单直观。VR看房黑科技的卖点就能很好契合这个需求,同样道理还适用于公寓、主题酒店,写字楼等。按照这种逻辑,最应该关注VR看房不是开发商,而是遍布大街的中介门店。

技术本身没有对错,用对地方就是对的。如同今天大家对VR看房的各种争议一样,所有新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这种声音,变革、颠覆、毁灭,在语言的煽动下,我们开始质疑技术本身。但还是那句老话,技术本身没有对错,对错在于使用它的人,VR看房对于传统的房产营销手段是一种革新,增加了用户看房的新鲜感,刷爆了头条,有话题点,就如同特斯拉巡展售楼部一样,确实吸引了人气,促进了开发商的关注度,起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但热闹背后,所谓VR看房对房地产行业的冲击,互联网对行业的颠覆是否有些言过其实呢?我们的用词是否太重了。相比较表达观点,笔者更认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为重要,VR看房这件事,哪些人跟风,哪些人是确实思考过的,会有一个结果的。

作者:杜大能耐,90后文青,微信公众号:dudanaodai

本文由作者授权创业邦独家发布(微信搜索关注:ichuangyebang),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