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的似水流年,众创空间的缤纷泡沫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南立新

这些年来,和我打交道最多的,除了创业者和投资人,就是分布在各个城市的孵化器了,2007年创业邦成立的发布会就是在清华科技园举办的。从2009年开始,每年雷雨季,同事们和我都会拖着行李奔波于各个城市,落脚的地儿也是各个孵化器。2015年,似乎就是在总理的一杯咖啡后,整个中国都沸腾了,各类孵化器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只是名字有些不同,都叫众创空间了。泡沫的味道飘荡在城市上空。

于是,在同事做“年度创业城市”这个选题的时候,我开始追忆,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背后发生了什么。

其实,孵化器的第一波浪潮是和互联网那波浪潮一道开始的。2000年前后,美国大小孵化器遍地开花,连律师事务所都在开设孵化器。第二波,则是移动互联网带动的,以2009年年尾为重要节点。著名的YC成立于2005年,但比较火爆的时期是2009年。其时YC因DropboxAirbnb而声名鹊起,引发了第二波孵化器浪潮。只是大家不喜欢2000年被用滥了的“孵化器”,而喜欢“加速器”这个称呼了。而现在,最火的又变成了——联合办公空间。

中国孵化器始于政府与国企主导的高新园区为小企业和团队设立的孵化器,这么多年,默默耕耘。其中始于1999年第一波浪潮的启迪(清华)科技园,一直是行业的领导者,也是北京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孵化器。上海张江、漕河泾的孵化器,苏州的国际工业园、BioBAY,成都的天府软件园,都算是这些孵化器中的佼佼者。成立于2009年的创新工场,本是新一波孵化器的发起者,最早开始学习YC,但却并未引起大规模的仿效,这或许是因为它的高度无法复制。随后2011年苏菂创立的车库咖啡在全国掀起了创业咖啡馆热潮,3W咖啡就是这波浪潮中的弄潮儿。

然而,今年的众创空间热,其实应该感谢独具慧眼的中关村和海淀区的领导,让人感叹中关村永远是中国创新的发源地。还记得早在2012年,中关村管委会就为我们创业邦这类服务创业者的平台授予了创新型孵化器的牌子,认为平台虽不提供实体空间,但媒体与活动及天使基金依然为大量创业者提供了大量支持,也是一种创新型孵化器;当年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的事儿还上了《新闻联播》。此后,在中关村管委会的倡导下,海淀区结合业态调整,将图书城改造成了创业大街,并采取市场化的企业运行机制,由清控科创和海淀置业组成的公司来服务街区的入驻机构和创业者。2013年开始规划,2014年街上就汇集起了联想之星、3W咖啡等等创业服务机构。

2015年上半年的一杯咖啡,以及随后的政府报告,掀起了真正的孵化空间泡沫。于是我们看到了房地商大军的进入,以潘石屹、毛大庆这些传统中国地产主力的加入为最;甚至为创业者解决住宿问题也被拉上议程,以苏菂加入YOU+、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公寓为代表。工业园区地产商当然也不甘落伍,嗅觉灵敏的他们早就开始从政府与国企类型的孵化器中大举挖人,9月华夏幸福基业出品的太库就是最好的一例。可以看到的是,大型企业也不甘示弱,在创新的旗帜下,他们沿着自己的产业链,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推出了各自的空间,规模最大的应该算是腾讯众创空间。其楼宇之大,落地城市之多,应该排在所有大型公司之首。

各地政府当然更不能落后。他们在中关村和海淀区的引领下,开始仿造中关村创业大街。做得最快的应该算深圳湾创业广场以及苏州金鸡湖创业长廊,他们在引入各类创业孵化机构。可以想见,创业大街将成为各个城市的标配,创新型孵化器将在各地开花。有的城市喊出了“要在未来3〜5年开设1000家孵化器”的口号。这个数字让我确实被惊着了,泡沫真的来了。

在缤纷的众创空间泡沫中,创业者就成为稀缺的资源了。而检验一个孵化器是否成功的标准,其实就是看那里走出了哪些知名企业。各个孵化器在硬件上一个比一个缤纷、靓丽,然而真正核心的竞争力应该是位置和入驻后的服务,这也是创业者挑选孵化器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泡沫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头脑清醒。每个市场的领先者,要么做得早,有品牌和市场优势,要么在进行突破性创新,改变一些行业规则。

7月我在硅谷将各个孵化器转了一圈,得到的结论是,孵化器和所有的商业一样,都要符合经济规律。未来能够生存的非政府孵化器,只有三种。一类是投资导向的孵化器,依托天使和种子投资赚钱和生存。一类是地产商出身的孵化器,它们具有天然的成本与地理优势,无可比拟。一类是大公司沿着生态链搭建的孵化器,它们生存的价值在于为大公司搭建生态链。

而创业邦呢?作为创业平台,用我们的服务连接各个孵化器与创业者和投资人,为孵化器输送创业团队,为孵化器提供活动、培训、融资等内容与服务。泡沫缤纷不怕,关键是要经得起似水流年。

注:本文题图来自于正品图片库123rf.com.cn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